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面肌痙攣MRI成像序列的探討

2016-03-13 15:55繆文捷馬建科蒲徍徍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6年13期
關鍵詞:狀位面肌面神經

繆文捷,馬建科,蒲徍徍

(甘肅省中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面肌痙攣MRI成像序列的探討

繆文捷,馬建科,蒲徍徍

(甘肅省中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面肌痙攣是神經外科常見病,保守治療效果欠佳,而微血管分解減壓術是最有效的方法。MRI能夠清晰顯示面神經、血管及其周圍組織的形態(tài)異常。分析MRI各成像序列的優(yōu)勢與不足,以期為面肌痙攣患者MRI檢查時成像序列的正確選擇提供幫助。

面肌痙攣:MRI;成像序列

面肌痙攣是神經科常見病,疾病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fā)性不自主抽搐,隨著病程進展,抽搐會更加頻繁,嚴重者同側眼瞼下垂,口角歪斜,口齒不清。對其病因大多數觀點認為是面神經區(qū)的微動脈受壓迫導致[1]。面肌痙攣臨床上保守治療效果欠佳,而微血管分解減壓術(MVD)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術前清晰顯示神經與血管的關系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的迫切需要。MRI由于其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能夠清晰顯示面神經、血管本身及其周圍組織結構形態(tài)的異常。MRI檢查序列多種多樣,不同序列優(yōu)勢各異,對診斷結果影響較大。本文對55例面肌痙攣患者的MRI成像序列進行分析,希望對面肌痙攣患者MRI檢查時成像序列的正確選擇有所幫助。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臨床診斷面肌痙攣或有面肌痙攣臨床癥狀的患者55例,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齡33~71歲,病程3個月~18年,均為單側發(fā)病。

1.2檢查方法

使用GE HDXT3.0T超導型MRI掃描機,頭部正交線圈。先分別行頭顱自旋回波SE序列T1W(TR 477 ms,TE 15 ms,視野230×230、層厚5.0 mm、層間距1.5 mm)、T2WI(TR 3 648 ms,TE 100 ms,視野230×230、層厚5.0 mm、層間距1.5 mm)掃描。之后分別行腦干三維時間飛躍擾相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多平面掃描,先行正中矢狀位掃描,再在正中矢狀位圖像上作與腦干呈100°左右的橫軸位掃描,上至延髓,下至橋腦,以顯示位于延髓橋腦交界水平的面神經。在距面神經10 mm左右的范圍內作平行斜矢狀位掃描,以顯示面神經從腦干走向面神經溝的部分,橫斷位圖像上作冠狀位定位掃描。掃描參數:TR 10 ms,TE 3.4 ms、視野150×150、層厚1.0 mm、層間距1.0 mm。三維穩(wěn)態(tài)自由進動梯度回波序列(3D-CISS)掃描參數:TR 26 ms,TE 1.5 ms、視野230×230、層厚0.8 mm、層間距0.0 mm。三維時間飛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掃描參數:TR 38 ms TE 5 ms,視野240×240、層厚1.0 mm、層間距0.0 mm。在工作站以軸位影像為原始數據進行左右斜矢狀位和冠狀位多平面重建,運用最大密度投影進行血管重建[2]。

1.3影像學判斷標準

神經外科與放射科醫(yī)生共同閱片,分別從軸位、斜矢狀位、冠狀位連續(xù)觀察椎動脈及基底動脈走行,在三叉神經、面神經或舌咽神經平面觀察是否有上述動脈分出小的血管,并確認是否有血管神經接觸。凡有明顯血管袢與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腦干區(qū)及其附近腦干緊密接觸者,均視為壓迫血管。凡存在壓迫血管且與癥狀側相符者為陽性,與癥狀側不符或雙側存在壓迫血管為假陽性,未發(fā)現有壓迫血管則為陰性。

1.4臨床評估標準

責任血管的最終判斷以手術為準,術中記錄有無責任血管,責任血管的來源、數目及其壓迫部位,并用錄像記錄整個顯微操作過程。

2結果

2.1頭顱自旋回波SE序列

55例患者SE序列圖像顯示,2例占位病變,占3.64%(2/55),術后證實為橋小腦角區(qū)腦膜瘤。其余53例腦白質和灰質對比度極佳,中樞神經系統顯示非常清晰,神經和血管未顯示。

2.2 3D-TOF-SPGR序列

55例患者中除2例占位外,其余53例術前3D-TOF-SPGR序列掃描圖像顯示,病變側神經與血管接觸46例,可疑血管受壓5例,遠離2例。術中證實,46例病變側神經與血管接觸,4例受壓,陽性符合率98.03%(50/51)。1例未受壓,假陽性率1.96%(1/51)。遠離2例。

2.3 3D-CISS序列

55例患者中除2例占位外,其余53例術前3D-CISS圖像顯示,病變側神經與血管接觸45例,8例未受壓。術中證實,45例病變側神經與血管接觸,陽性率84.91%(45/53);5例受壓,3例未受壓,假陰性率5.66%(3/53)。

2.4 3D-TOF-MRA序列

55例患者中除2例占位外,其余53例術前3D-TOF-MRA圖像顯示,血管接觸或壓迫面神經52例。術中證實,2例無壓迫,假陽性率3.85%(2/52)。遠離1例術中證實。

3討論

3.1常規(guī)頭顱MRI

腦白質和灰質對比度較好,中樞神經系統顯示非常清晰,可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明確繼發(fā)性面肌痙攣病因。研究表明,約1%~2%的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患者可能系橋小腦角腫瘤、動靜脈畸形所致[3]。該序列對神經、血管顯示欠佳,不能明確神經和血管的關系。

3.2 3D-TOF-SPGR技術

此序列陽性率較高,主要原因為流入增強效應。腦脊液呈低信號,血管呈高信號,顱神經和腦組織呈等信號,小靜脈未顯示,因此較其他序列能更清晰且同時顯示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等神經和責任血管。為更好地顯示微小血管,常采用1.0 mm薄層掃描,通過橫軸面、冠狀面、矢狀面及斜矢狀面重建來判斷顱神經與血管的關系。本次研究以橫斷位檢出率最高,其次為斜矢狀位,冠狀位只顯示部分顱神經。重建后的圖像更有利于判斷橋前池段三叉神經與血管的關系[4]。通過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積成像(VRT)技術追蹤、重建責任血管來源,來幫助了解責任血管的復雜程度[5]。3D-TOFSPGR序列的優(yōu)點是可以直接觀察面神經全貌及其與周圍血管的關系。缺點:(1)對管徑小于1 mm的血管難以顯示,有一定的假陽性率。(2)對血流較快的動脈顯示較好,血流較慢的靜脈顯示不佳;對因靜脈壓迫所致的面肌痙攣,普通3D-TOF-SPGR很難檢出,需增強掃描[3]。所以,3D-TOF-SPGR的結果必須與患者臨床癥狀緊密結合起來分析。

3.3 3D-CISS技術

此序列假陰性率較高,掃描過程中如影像結果呈陰性時,需加掃其他序列綜合分析。其原理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掃描,能快速得到很薄的3D圖像。層厚可從1.0 mm降到0.5 mm,提高空間分辨率,對血管的管腔和管壁及血管與神經的關系顯示優(yōu)勢明顯。該序列上,腦脊液呈高信號,神經及其周圍血管呈低信號,如加用流動補償來降低運動偽影,小動脈及小靜脈都可顯示,使腦池內顱神經顯示清晰,有利于判斷腦池與神經、血管之間的關系,尤其在采用小視野、三維薄層掃描后,能清晰顯示責任血管與面神經之間的平面關系。但是采用T2掃描,會導致軟組織對比度降低,神經、動脈及靜脈血管在此序列上同是低信號影,當神經周圍血管較多時判斷有壓迫神經的血管及其來源、空間走行和復雜程度則較困難,從而可能遺漏責任血管,造成假陰性。面肌痙攣患者手術植入的人工海綿墊片和局部解剖結構改變,會使3D-TOF-SPGR序列顯示不良,而3D-CISS序列顯示相對較好,結合術前3D-TOF-SPGR圖像能更好地評價術后恢復或復發(fā)情況[6]。

3.4 3D-TOF-MRA技術

該技術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基于流入增強效應的MRA成像方法。3D-TOF-MRA的優(yōu)點:(1)面神經等信號,周圍血管高信號,可清晰判斷腦神經出腦干區(qū)神經與血管的空間解剖關系,對于責任血管的確認具有重要意義。(2)通過MIP技術與VR技術重建面神經鄰近血管,利用多方位重建圖像判斷責任血管來源及復雜程度,為手術提供參考。缺點:(1)由于3D-TOF-MRA對顯示小動脈血管壁有一定困難,當面、聽神經周圍較多的小血管環(huán)繞神經分布時判斷神經血管接觸或壓迫容易造成混亂[7],加上掃描層厚較厚,部分容積效應,可能將部分神經和血管距離極近但未接觸的病例顯示為接觸,造成假陽性[8]。(2)3D-TOF-MRA結合三維重建技術對于顱神經的全程追蹤有一定困難[9]。

4結語

對于面肌痙攣患者,應將頭顱MRI平掃作為常規(guī)掃描序列,排除橋小腦角器質性病變。3D-TOF-SPGR對神經血管接觸有較高的敏感性,可作為首選檢查序列。3D-CISS序列假陰性率較高,術前結合3D-TOF-SPGR序列對面肌痙攣病因分析較好。術后復查首選3D-CISS序列。由于3D-TOF-MRA序列假陽性率較高,故不單獨作為面肌痙攣病因的診斷方法,必要時可與3D-TOF-SPGR結合使用。行MRI檢查前先評估病況再做序列選擇,盡可能采用多序列分析以獲得準確結果,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

[1]趙衛(wèi)國,沈建康,濮春華,等.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1,81(18):1121-1123.

[2]燕樹林,余建明.全國醫(yī)用設備使用人員上崗考試指南[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1.

[3]王義寶,公茂青,張久偉,等.磁共振3D-SPGR序列成像技術在顱神經血管壓迫綜合征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06,22(5):296-299.

[4]魏增華,呂守華,李永濤,等.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J].中國醫(yī)刊,2013,48(7):65-66.

[5]趙衛(wèi)國,胡錦清,濮春華,等.磁共振3D-SPGR序列成像技術在面肌痙攣術前評估中的作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2(3):192-194.

[6]張偉,黃紅星,羅曉,等.MR 3D-CISS序列對血管壓迫性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30(3):317-319.

[7]李曉會,孫泓泓,申富坤,等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聯合3DTOF在血管壓迫性面肌痙攣的應用[J].西部醫(yī)學,2012,24(8):79-80.

[8]梅莉,鄭建剛,劉良卿,等.3D-TOF-MRA成像對血管壓迫性面肌痙攣的診斷價值[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9)112-114.

[9]崔高宇,謝兵,馮華,等.3D-TOF-MRA對微血管減壓術術前診斷的價值[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8):79-80.

R445.2

B

1671-1246(2016)13-0143-02

猜你喜歡
狀位面肌面神經
不同部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行PKP手術后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的改善情況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與脊柱-骨盆矢狀位失衡及椎旁肌退變關系的研究進展
正常國人脊柱骨盆矢狀位排列與腰椎間盤退變的關系研究
面肌痙攣如何護理
前交叉韌帶前內側束及后外側束薄層斜矢狀位質子密度加權像MRI研究
面肌痙攣最常見的問題
蒙西醫(y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療效觀察
面肌痙攣,試試微血管減壓術
針灸為主綜合治療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60例
面神經麻痹80例的護理干預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