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翔
李志剛,山東滕州人氏,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信息管理系,國內資深足球記者,自1997年入職至今,一直工作于足球報道第一線,親身見證了魯能泰山俱樂部的發(fā)展歷程。
2014年初,李志剛出版《魯能足跡》一書,該書從魯能泰山俱樂部各賽季征戰(zhàn)的整體角度,全面展現(xiàn)了魯能泰山隊的歷程,該書一經出版便在廣大魯能球迷中引發(fā)了巨大的反響。
2016年3月2日,在經過一番籌備工作后,李志剛帶著他的新書——《魯能點將錄:泰山108將》正式與公眾見面。李志剛的新書,從另一種角度對魯能泰山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展現(xiàn)了一個媒體人的體育情懷。
《魯能點將錄》:一場有關于足球的歲月相聚
3月2日上午,位于山東書城二樓的簽售廳內人聲鼎沸,前來參加李志剛新書發(fā)布會的球迷,早早就把本來就不大的會場填滿。有些遲到而沒有座位的球迷只能站在后排旁聽,當魯能的隊歌響起時,平日里空曠而又幽靜的書城,因為有了足球這個主題,一瞬間變的熱鬧起來。
在簽售會現(xiàn)場,除了相關領導和球迷外,記者還看到了魯能足球的標志性人物邢銳、邵延杰等一干老甲A時代的球員,作為魯能泰山隊曾經的老隊長邢銳,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被安排在了居中的座位。
他對記者說:“我與志剛認識這么多年,雖然也拜讀過他以往很多的作品,有過不少感悟,而這一次志剛的《點將錄》,帶給我更多的卻是溫暖?!?/p>
在李志剛的書中,“囊括了魯能泰山歷史上所有值得被銘記的球員”,這其中有已經退役轉行了的察可軍,有已轉會他隊的呂征、高迪,也有上個賽季中才轉會到山東而來的尤西雷,這些球員都被李志剛以形象的手法描繪出來。這些都足以喚起人們對于每一個曾經在魯能足球隊效力過的球員記憶。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因素,使得這次簽售會營造出了一股令人有些感動的氛圍。
在這個上午,沒有地域和職業(yè)之分,也沒有年齡和貢獻大小之說,有的只是大家對于過往十多年來對于魯能泰山共同的回憶。
“以水滸寫體育”
在《點將錄》中,宿茂臻位列第一位,李志剛給他的標語是:“丈二鋼槍無敵手,人才武藝兩超群”。
為了能給書中所錄球員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李志剛除了綜合俱樂部這幾年來官方的球迷數(shù)據調查,還結合了球員在隊時取得的成績以及主流“民意”,力求能夠做出最大程度上的客觀評價。
令記者感到有趣的是,李志剛將當年“叛逃”魯能的新西蘭球員斯梅爾茨放在了第一百零七位“地賊星鼓上瘙”的位置上,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李志剛向記者表示,在他心目中,斯梅爾茨當年的行為非常的不光明磊落,“他就像是《水滸傳》里面的“小偷”時遷,他在“作案”時那樣逃離了球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p>
雖然斯梅爾茨也向魯能做出了道歉,但李志剛依然認為,他當年的叛逃行為給球隊和球迷帶來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所以才以這樣的排位,將斯梅爾茨收錄書中。
李志剛的足球地理
多年的采訪生涯讓李志剛的足球視野有了更寬闊的維度。日本、韓國、巴西,這些球風迥異的國度讓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足球的內涵。
2014年,李志剛作為特派記者被派往巴西報道世界杯的賽事,在那一次旅途中,讓他最為動容的不是賽場上激烈的競技,也不是桑巴民族的熱情奔放,而是巴西人對待足球的態(tài)度:“那是一種滲透進血液的熱愛”。
李志剛告訴記者,有一次在采訪報道的間歇,他跟隨當?shù)厝饲巴數(shù)氐臒釒в炅钟瓮?,在眾人都在驚嘆南美熱帶雨林那名不虛傳的美景之時,李志剛卻注意到,在一塊被河道所圍住的濕地之上,有幾個光著腳的巴西當?shù)睾⒆釉谕业靥咔颉?/p>
這是孩子們的足球約會。李志剛告訴記者,在約定的那個日子里,這幾個孩子都會不顧路途艱難,從附近的村落相聚而來,為的就是能夠在一起享受短暫而又美妙的足球時光。這樣的小插曲給李志剛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對于外國球迷來說,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來到球場,不是去‘發(fā)泄,而是去‘尋找,尋找自己的童心、年輕時的信仰以及一種精神層面的寄托。”
他告訴記者,不僅是球迷,外國球員也基本上都精通“入戲”和“出戲”的法門,他們在球場上也會爭得你死我活,但只要主裁判宣布比賽結束,便意味著結果不可更改。外國球員馬上便走出單純“勝負”的困擾,兩支隊伍又成了“同志加兄弟”,可以再續(xù)前緣了。
“至于中國足球,乃至部分中國球迷,要么‘入不進戲,要么‘入進去,出不來,所以才無法像‘傻老外那樣,真正體會到足球的樂趣所在?!?/p>
對話李志剛
《齊魯周刊》:您最早為什么會萌生以《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的形式來將魯能球員分門別類的寫進您的書中?
李志剛:首先我個人對于中國古典文學是非常的喜愛,作為一名山東人,我對《水滸傳》的感情非常的深厚。
其次就是,這么多年的跟隊工作下來,我感覺作為一支土生土長的山東球隊,魯能的隊員們也有著與水滸好漢一樣的性格品質,像“拼命三郎”崔鵬、“神行太?!焙聜ィ@些綽號都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詳?shù)?,于是我索性就把魯能泰山歷史上的球員以各自的特點作為分類依據,再結合水滸中的星宿排列下來,一一呈現(xiàn)在我的書中。
《齊魯周刊》:這本《點將錄》匯集了您十幾年來的觀察心得,能談一談作為一名體育媒體工作者的感悟嗎?
李志剛:首先,我從小就十分的熱愛體育,所以選擇體育,特別是足球為職業(yè)是我的夢想。
在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正是都市類報紙的黃金期,那時候對于報紙、對于媒體,我是抱著崇高的敬意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的,雖然中間遇到過很多困難,但是也正是這些造就了今天的我。
《齊魯周刊》:您印象中記憶最為深刻的跟隊經歷是哪一次?
李志剛:一次是1999賽季魯能客場對陣大連的那場比賽,那場比賽魯能翻越了大連“這座山”,回想起來,我還是能明顯的感覺到正是通過那場比賽,球員們逐漸開始建立起了自信心。
另外一次是2004賽季初,我作為唯一的跟隊記者,跟隨球隊前往土耳其集訓,當時隊內良好的氛圍,以及圖巴教練所帶來的非常“先進”的戰(zhàn)術理念令我難忘。
《齊魯周刊》:近來中超興起了新一輪的“燒錢”運動,對于現(xiàn)在的中國足球您怎么看?
李志剛:我一直認為,中國足球無論是好是壞,它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其實就是中國體育的一個縮影。中國足球的發(fā)展必然是在曲折中慢慢的探索前行的,金元足球是一種資本力量、商業(yè)模式的探索,但有些時候,有錢也并不一定能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我想這也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