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歐陽修對陶淵明頗為羨慕:“吾見陶靖節(jié),愛酒又愛閑?!比欢e居看似簡單,卻鮮有人能拋棄富貴,甘心貧窮?!对佖毷俊犯嬖V我們,陶淵明并不總是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靜穆,他的內(nèi)心也充滿著矛盾,他最終能依“道”而行,主要依賴從古圣先賢的事跡中挖掘的固窮精神。
一、 孤云與飛鳥
《尚書·洪范》有所謂“六極”,其四為“貧”。“貧”,孔傳:“困于財?!痹婿J為:“陶淵明隱居之初,生活尚不致貧窮如是。此蓋屢遭災禍,七十歲以后所作?!澫涤谒挝牡墼味暌页螅ㄋ亩澹?,淵明七十四歲。早于《有會而作》、《乞食》一年,一年后寫此二詩時貧窮之狀尤甚矣?!?/p>
《詠貧士》由七首詩組成。前兩首分別吟詠作者當下的生活與情感,后五首則每首吟詠一到兩位歷史人物,重現(xiàn)當時的歷史情境,展示古圣先賢的精神風貌,向他們致敬。
《詠貧士》其一首句以“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暗示了作者的處境。云本為聚散無根之物,更何況離群之孤云。“孤”“獨”二字強調(diào)了寂寞苦悶之情。李善注:“孤云,喻貧士也。”“曖曖空中滅,何時見余暉?”隨著時間的流逝,孤云的境遇非但沒有好轉(zhuǎn),反倒越來越暗淡失色,不知不覺消失于天空之中,不曾留下一抹余暉。孤云的存在是被人所忽視的,其寂滅沒有任何人關(guān)注,只是自生自滅而已。孤云意象本于《九章·悲回風》:“憐浮云之相佯?!蓖跻葑ⅲ骸跋嘌穑瑹o依據(jù)之貌。”《九章》是戰(zhàn)國時期屈原的作品。屈原懷才不遇,被君王放逐,一副忠君熱腸,無處可訴,“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發(fā)現(xiàn)浮云如他一般無所歸依,對其產(chǎn)生憐惜之情。陶淵明使用孤云這一意象,既是在對古代文化的喚醒與認同,其“有我之境”的表現(xiàn)手法,亦得益于以寫哀景怨情見長的屈原。屈原被放逐是君王的昏庸造成的;而陶淵明主動選擇歸隱,成為貧士,則是由于世道的黑暗,出于避世存身與保存真性情的需要。二者在濁世之中努力保持自身的高潔情操則是一致的?!肮略啤笔秦毷康南笳?,接下來,一只與眾不同的飛鳥再次宣告隱居是陶淵明的必然選擇。
陶詩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飛鳥這一意象,如“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等。然而在此詩中,飛鳥這一意象群發(fā)生了分化:“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碑旊鼥V的霧氣隨著朝霞的升起而漸漸散開,眾鳥紛紛飛出巢穴覓食,有只飛鳥卻遲出早歸。李善注:“眾鳥,喻眾人?!北婙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隱喻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人對于仕途的選擇,此鳥則隱喻陶淵明出處與世俗異趣。為何異趣?陶淵明解釋是:“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故轍”隱喻回歸田園。歸隱是量力而行的舉動,一如《歸園田居》的“守拙歸園田”。相比于眾人之投機取巧以獲得現(xiàn)實的好處,“守拙”需要勇氣,也要付出饑寒的代價??鬃印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瀟灑言論,多多少少遮蔽了饑寒帶來的壓迫感,給人以崇高的道德美感,但臻于道德至境的陶淵明并未在現(xiàn)實中找到能夠忍受饑寒的知音,于是他在該詩結(jié)尾嘆息:“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薄爸簟币辉~讓我們又回到屈原《離騷》結(jié)尾那濃重深厚的悲哀之中:“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毙稳菘蓍露舷虑笏?,歷經(jīng)劫難而對故國懷著濃重的悲哀與熱戀的詩人,與蕭然陋室之中的詩人面影相重疊。我們聽到的仿佛不只是陶淵明的詠嘆,還有屈原的嘆息。
二、 現(xiàn)實中貧士的世界
陶淵明在辭去彭澤令時已經(jīng)預見到辭官之后必然會陷入饑凍交迫的境地,而且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稓w去來兮辭》序曰:“質(zhì)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詠貧士》其二中,陶淵明真的陷入了他曾預想的境地:“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傾壺絕余瀝,窺灶不見煙。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見言。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這首詩的前三句交代了時令、環(huán)境與詩人窘迫困頓的處境。寒涼的歲暮,詩人緊緊擁著粗布衣服,坐在門欄下曬太陽,從中汲取一點溫暖。房子周圍的花兒都已凋謝,樹木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條。這蕭條的冬日景象,與“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的景致形成鮮明對比。而詩人的處境,也與“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時較為充裕的物質(zhì)條件相比,貧寒了許多。酒壺里倒不出一滴殘余的剩酒,本應生出裊裊炊煙的柴火灶,也因無米可煮、無菜可吃而變得冷冷清清。“饑凍”真切地降臨到詩人的生活中。《讀〈山海經(jīng)〉》中“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的陶淵明一去不復返。詩書還在,但已經(jīng)被他塞到了座外,太陽偏西了,他都沒時間去研讀。生存成為了第一位的需要,他需要依靠陽光的力量來幫助自己打起精神,勉強過活。此時,孔子走到了腹內(nèi)空空的詩人面前。他的落魄形象與此刻的詩人何其相似?!霸陉惤^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孔子在陳遭到圍困,絕糧七日。子路慍怒地責問他:“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以“君子固窮”來回答。陶淵明雖未遭到圍困,但在閑居中也遇到了與孔子極其相似的窘境,“窺灶不見煙”表明他已絕糧,“竊有慍見言”則表明家人對他不乏抱怨?!对佖毷俊菲淦咴疲骸澳牮嚫腥势?,泣涕向我流?!北M管陶淵明也曾說過“室無萊婦”(《與子儼等疏》),但他對妻子是理解的,也是充分愛護的,因此賦予了其“仁”的稱號。不過陶淵明對自我的期許是修養(yǎng)真性,保持善名,這是他的夙愿,不能因生活困苦而輕易否定:“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yǎng)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中》)孔子對君子固窮的肯定,為現(xiàn)實中如孤云、失群鳥般失落的陶淵明給予了寶貴的精神支持。他以“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收束這首詩,“此”即代指孔子和像他一樣固窮的古代的君子、賢人,正因為有了他們,陶淵明孤寂、落寞的情緒才能得以緩解,才能欣然接受眼前蕭瑟、冷清的一切,理解妻子的慍怒,怡然度過這籠罩著貧困與饑餓陰影的歲暮。endprint
三、 古圣先賢的身影
從《飲酒》其三(榮叟老帶索)開始,陶淵明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生活著古圣先賢的純潔世界。出場的賢人分別是:九十歲鹿皮帶索、鼓琴而歌的榮啟期;捉襟見肘、納屨踵決而弦歌不輟的原憲;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黔婁;困于積雪之中不肯干人的袁安;見錢入即棄官的阮公;與世俗息交絕游、舉世僅有一位知音的張仲蔚;辭官而歸忍受清貧的黃子廉。這些先賢進入陶淵明的詩歌,是他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結(jié)果。下面以榮啟期和原憲為例加以說明。
這兩位先賢與孔子的生活時代基本平行?!读凶印ぬ烊稹酚涊d:“孔子游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鬃釉唬骸壬詷?,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士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睒s啟期認為,單是上天所賦予的基本屬性,如性別、年齡、長壽,就足以讓人快樂。貧,是士人的常態(tài),死,是生命的必然歸宿。生活的貧苦,生命的終結(jié),都是士人一生中必然經(jīng)歷的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如果認清了這是宿命、天命使然,固窮就會變成情感上能夠輕易接受的事情,不需要付出意志的極大努力。南朝墓葬中,榮啟期與竹林七賢一起成為墓磚所刻畫的人物,與他對生死窮通的豁達態(tài)度密不可分。陶詩的兩大主題:貧困與死亡,在榮啟期的這段對話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而他對榮啟期的描述“欣然方彈琴”,也著重突出了榮公之樂。
原憲和子貢都是孔子的及門弟子。《韓詩外傳》載:“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揉桑以為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屨則踵絕。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而返。聲滿于天地,如出金石。”
原憲盡管貧窮,但在“仁義之匿”的前提下,縱然乘肥馬,衣輕裘,他也不愿為之。他明確指出,無財謂之貧,無德(“學而不能行”)謂之病,暗示子貢之富并不值得欽慕?!叭柿x之匿”的前提,也讓我們意識到固窮氣節(jié)的高尚所在。在不違背仁義的情況下,君子是無需固窮的??鬃釉f過:“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薄帮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案欢豢汕蟆钡那疤嵴恰安涣x”,即原憲所說的“仁義之匿”。陶淵明“豈望襲輕裘,茍得非所欽”,既是對孔子所說的“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的詩性演繹,也是對子貢“乘肥馬,衣輕裘”的物質(zhì)至上主義的輕蔑。原憲的回答再現(xiàn)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他“捉襟見肘、納屨踵決”的生活困境,正是對孔子“君子固窮”訓誡的完美實踐。貧窮在這種歷史語境下被賦予了“仁義”的道德內(nèi)涵。陶淵明選擇“清歌暢商音”來表達原憲的固窮情操,包含了對儒家“固窮”思想的肯定。而“清”“暢”二字,更賦予了人格和聲音的雙重美感。子貢作為世俗士人的形象,除在《韓詩外傳》中被刻畫成一個失敗者,帶著內(nèi)心的不安和慚愧的臉色默默離開原憲所居住的陋巷外,在《詠貧士》中也遭到陶淵明的批評——“賜也徒能辯,乃不見吾心”?!稗q”字讓人想起孟子的“吾豈好辯也哉,吾不得已也”,但子貢此處并沒有孟子的家國情懷,沒有浩然之氣,只有俗人固有的對貧富貴賤的成見。
《詠貧士》其三的情感是波瀾起伏的。榮叟是道家人物,天生善于“自寬”,他可以毫不費力地固窮,并從中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原憲對孔子的“固窮”精神確實做到了“學而能行”,但他需要為身體力行固窮而付出艱苦的努力;陶淵明則在儒道之間跳進跳出,他有適合隱居的天性(“偶愛閑靜”),但也需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力來使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平靜和滿足(“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由此,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在詠古圣先賢的貧士時,陶淵明經(jīng)常不自覺地留下旁白,表達他的情感波動、思想變化。相比于出場的主角,他的旁白很突出,讓人印象深刻。主角的演繹與旁白的穿插,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融,為我們演繹了關(guān)于貧士生活的生動話劇。
四、 回憶的作用
陶淵明在《詠貧士》中不斷回憶那些隱居的古圣先賢,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寂寞潦倒的隱居生活找到精神支撐。而他之所以甘心隱居,其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
其一,向往自然的心性。陶淵明充分了解自己“性剛才拙”的天性,如果勉強出仕,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他的不少詩句都表明了這一點:“性剛才拙,與物多忤”“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質(zhì)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人事固以拙,聊得長相從”等。蘇軾“掛冠不待年,亦豈為五斗”的說法是正確的,陶淵明在官場之中,時時感到難以忍受的束縛,甚至在征程之中,先已抱了“心念山澤居”“暫與園田疏”的念頭,做好了辭官歸田的準備,不為五斗米而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只是個導火索而已,歸田是他遲早的選擇。
其二,懼禍的心理。世道黑暗,宦海沉浮,與其遭遇不測再后悔,不如及早抽身。所以《與子儼等疏》云:“自量為己,必貽俗患?!薄陡惺坎挥鲑x》亦云:“密網(wǎng)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必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
其三,悟道之舉。人生短暫,禍福難測,不如與仁義為伴,順性而行:“所以貴我身,其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薄斑瓦退字袗海夜矎狞S綺?!薄拔嵘鷫艋瞄g,何事紲塵羈?!薄柏M不知其極,非道固無憂……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
陶淵明的隱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對自然的向往使得他在田園之中能尋找到真正的快樂,而性剛才拙的個性,使他不得不“量力守故轍”,于山野田園之中終老此生。貧士的共同之處在于氣節(jié)。然而現(xiàn)實中的人聰明伶俐,八面玲瓏,盡管有不少隱士或言談高妙的玄學家,他們并非陶淵明的同道。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貨。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碧諟Y明與一般貪求榮利而在思想上求擺脫的隱士不同,他不慕榮利,遺世獨立,是真正的隱士。他的閑居看起來簡單卻極難實踐。陶淵明老年時饑寒交迫、簞瓢屢空,甚至不得不叩門乞食。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無人可以理解他的行為,妻子對他也多有抱怨。他陷入極度的孤獨之中。幸好浩瀚的中國文化孕育了眾多品德高尚的賢人,他們志存高遠,是現(xiàn)實中的貧士,精神上的貴族。在邈遠的文化記憶中,陶淵明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獨者,而有著眾多的同路人。他積極主動融入了古貧士這個群體,發(fā)掘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寶貴的精神品質(zhì),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同道的遺憾。他終于為自己拋棄塵世宦途、棲遲衡門的抉擇尋找到了固窮的意義,恢復了堅守貧寒生活的勇氣。因此,盡管《詠貧士》的前兩首對現(xiàn)世困苦生活的描繪筆調(diào)有些沉悶憂郁,但在這組詩的結(jié)尾,陶淵明擺脫了一切顧慮,用高亢、明亮的語調(diào),發(fā)出了振奮人心的心聲:“介焉安其業(yè),所樂非窮通?!薄罢l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p>
對現(xiàn)代的讀者而言,《詠貧士》不僅敘述了老年陶淵明在極度困難的隱居生活中砥礪精神的過程,也為我們抵抗現(xiàn)世的浮華與誘惑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千載而下,陶淵明實際上已與孔子、榮啟期、原憲、黔婁、袁安、阮公、張仲蔚、黃子廉一道,成為了文化記憶中的另一座豐碑。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