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明
(南京大學哲學系,江蘇南京 210046)
?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邏輯結構的再思考
——以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性定位為切入點
張明
(南京大學哲學系,江蘇南京210046)
摘要: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邏輯結構的關鍵在于,如何界劃其中“三要素”之間的張力關系格局。它們并非如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是時間秩序的先后排列、邏輯層面的并列或實踐主題的差異,而是呈現(xiàn)為主干與部分、主體與補充的“總分”關系格局。鄧小平理論由于實踐主題的統(tǒng)籌性、理論基礎的指導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基本的邏輯構架,因而在整體理論體系中具有了先在的邏輯優(yōu)先性與主導性功能。當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發(fā)展及其最新理論表達,必須在鄧小平理論所提供的邏輯構架內加以深化與拓展。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邏輯構架;鄧小平理論;實踐主題;理論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作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概括與邏輯表達,其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時期、不同實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構成了這一理論體系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與基本理論內涵[1]。盡管從實踐發(fā)展所經歷的時間性流變角度而言,上述3個組成部分構成了不同時期、不同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出場”的基本形式;并且,從邏輯主題層面而言,三者也是各自針對不同實踐主題所作出的理論回答。那么,上述3個因素究竟處于何種關系格局之中?這是科學把握并進一步深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要解答的首要問題。盡管從一般意義上而言,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個組成部分之間一脈相承、密切聯(lián)系,三者之間有著共同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價值導向與實踐主題等通約性要素。但是,通過從整體性維度與本質性層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透視,很明顯,這3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并非呈現(xiàn)為簡單的邏輯并列與時間秩序的先后排列,也不僅僅是針對不同問題做出的不同回答,而是強烈地呈現(xiàn)為主干與部分、主體與補充的復雜關系。也就是說,從根本意義上而言,鄧小平理論由于實踐主題的統(tǒng)籌性、理論基礎的指導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基本的邏輯構架,因而在整體理論構架中具有了先在的邏輯優(yōu)先性與主導性功能。然而,學界在此問題上卻長期處于“失語”狀態(tài),常用“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等抽象化概念來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問題,理所應當地認為三者是以實踐主題、時間先后的邏輯規(guī)則加以排列的。筆者擬從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性定位入手,以期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邏輯結構,并為更好地堅持發(fā)展這一理論體系提供方法論上的頂層設計。
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靈魂的鄧小平理論:基于實踐主題的定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非是單純邏輯演繹或理論推導的結果,而是深刻地根植于現(xiàn)實的實踐活動之中——改革開放。這一特殊的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可以從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進行基本的界劃,即時間上的改革開放新時期與空間上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中國??梢哉f,實踐性構成了這一理論體系的本質屬性。這一點從更寬廣的意義上來說,是由社會主義在中國實踐的具體歷史、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發(fā)生機制與發(fā)展邏輯所共同決定的。因為生發(fā)于西歐文化傳統(tǒng)與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之中的經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的生根與發(fā)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卓絕地實踐具有空前的開拓性。甚至可以說,“摸著石頭過河”的比喻,不僅僅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艱難探索的生動概括,也可以從更普遍性意義上被用以描繪社會主義在中國開展的“實踐先行”這一基本特征。換言之,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在場性”(包含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的歷史性實踐),最顯著的特征并非是“理論優(yōu)先”,而是呈現(xiàn)為深刻的“實踐先行”,即在不斷生動的實踐之中逐步探索出社會主義建設的規(guī)律,甚至是在經歷了系列曲折之后才找到了既契合馬克思主義理論普遍性、又彰顯中國經驗特殊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礎性實踐主題的科學回答,正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的歷史階段中由鄧小平理論所構筑的。
1. “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的“未解命題”
從社會主義傳入中國并為中國知識分子所接受的時刻開始,“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就始終拷問著中國共產主義先進分子。只不過較之于早期中國知識分子單純從學術研究層面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初始性譯介、宣傳,中國共產主義知識群體對于社會主義的認識與探討突破了單純學術性理論的研究,而更多地具有了解釋并改變世界的意味在內,即將社會主義思想視為救國救民方案而接受并努力將其在古老中國大地之上進行運用與實踐?!笆赂锩宦暸陧?,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2]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理解也經歷了由朦朧到覺醒、由自在向自為的深刻轉變。毛澤東所言的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重新考慮”中國問題,并不意味著從一開始就已經得出指導實踐開展的正確路徑;“找到馬克思主義”與正確“應用馬克思主義”之間并不是線性的直接等同關系,二者仍然存在著系列中介。諸如,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國情?是理論剪裁現(xiàn)實抑或是理論與現(xiàn)實結合都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的重要問題。從早期照搬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論教條,到毛澤東時代努力嘗試超越“蘇聯(lián)模式”的異質性探索,都構成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曲折歷程。實事求是而言,關于上述問題的解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曲折歷程,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并未對此問題做出符合實際的科學解答。“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3]116
那么,緣何說改革開放前數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運動并沒有弄清楚這個基本問題?這里涉及一個檢驗標準的問題。對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認識,從根基上屬于主觀認識范疇。因此,對于某一主觀性理論的認識與判斷,不能僅僅依據其內在理論邏輯是否自洽的理論判斷,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主觀認識的正確與否應該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即在實踐過程中判斷理論與現(xiàn)實的符合程度。毛澤東在《實踐論》中就曾做出明確的表述,即“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據客觀上的社會實踐結果如何而定?!盵4]盡管不能排斥在認識社會主義過程中理論原則的先在性,但無論何種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規(guī)定性都最終需要從社會主義的實踐活動之中加以證明其科學性,并且只有在不斷與現(xiàn)實實踐的交互作用之中才能不斷加以總結、提煉與升華,乃至最終獲得關于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在這一點上,需要尤為注意的是,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理論規(guī)定,并非是基于現(xiàn)實實踐層面客觀經驗的總結——馬克思生前并未目睹到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現(xiàn)實社會形態(tài)而存在,他更多的是基于對資本主義的“病理解剖”基礎上得出的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預設,即社會主義在馬克思的理論視域中更多的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對偶性”存在。因此,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相對零散的理論規(guī)定,從本真意義上而言是仍有待于實踐進一步檢驗的假設,不妨將其稱之為“馬克思設想”[5]。毛澤東時代在社會主義的認識問題上,更多的是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的一般規(guī)定性層面入手的,即經濟體制上堅持純之又純的公有制經濟、經濟運行制度上堅持計劃經濟的排他性、分配方式上的按勞分配。當然,不可否認他也做出了新的探索,諸如在上述“3個基本規(guī)定性”之上,又加入了階級斗爭與為人民服務的高尚道德這“2個補充”,進而形成了關于社會主義的“3+2”模式。由此觀之,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觀,更多的是從“馬克思設想”出發(fā),更多地強調社會主義教條的“理論優(yōu)先”原則,并將其直接運用于現(xiàn)實實踐活動之中。這種關于社會主義實踐的理想模式,已經由改革開放前30年的歷史所證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開啟,從直接性意義上而言,正是在總結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在對待“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上的教訓而產生的。
2. 從靜態(tài)“結構主義”到動態(tài)“功能主義”:鄧小平理論關于實踐主題的新路徑
面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理論與現(xiàn)實的雙重困境,鄧小平明確指出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失敗的關鍵在于未弄懂社會主義實踐主題的問題。也正是在此意義上,鄧小平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科學回答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在鄧小平看來,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并非是單純抽象的理論命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不是單純停留于書本的檢索或居于書齋純粹的思辨,而關鍵在于現(xiàn)實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與檢驗性。“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盵3]382也就是說,鄧小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問題的理解,主要不是從固守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條”或“本本”出發(fā)的,他對這一問題探索性思考的邏輯起點就是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模式失敗的特殊歷史背景。在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上,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誤區(qū)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更多的是基于“馬克思設想”及其現(xiàn)實實踐形式的“蘇聯(lián)模式”,缺乏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行之有效的思考;另一方面是從靜態(tài)結構層面出發(fā)開展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中國社會主義的“3+2”模式。這種認識更多地從生產關系的維度出發(fā),對社會主義的本質進行了結構性描述。也就是說,它從馬克思主義的“金科律例”出發(fā),為社會主義設定了若干結構、框架及其要素,而上述內容都主要是基于靜態(tài)的生產關系維度去把握的,諸如公有制、計劃經濟等等。上述從結構性靜態(tài)層面認識社會主義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便是,“馬克思設想”從本質上而言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及其制度的“病理解剖”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是作為取代資本主義的“對偶”而存在的。但這種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現(xiàn)實具體存在(資本主義制度)相對立的“對偶性”存在,首先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的充分繼承基礎之上所展開的。對此,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就曾明確指出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歷史性與繼承性基礎,即“兩個決不”思想[6]。但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在此問題上卻過分強調靜態(tài)層面的生產關系變革及其鞏固,過分追求純之又純的公有制,而忽視了發(fā)展生產力這一社會主義的本質功能性規(guī)定。鄧小平后來對此問題曾做出過深刻的總結,明確將社會主義的本質與優(yōu)越性轉向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功能性層面[7]314。
針對傳統(tǒng)實踐在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上存在的脫離中國具體國情與更多停留于靜態(tài)結構層面的認識失誤,首先是要擺脫教條主義本本與框框的限制,解放思想、從社會主義在中國實踐的具體“場域”出發(fā)求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鄧小平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并不能從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出發(fā),而必須深刻地根植于中國具體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鄧小平那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并非是停留于經典塵埃之中的理論圣旨,而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經過中國經驗所中介與整合之后的新的理論形態(tài)——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3]63。確立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fā)搞社會主義是通過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礎性前提,那么,究竟什么是社會主義?鄧小平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也是從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基礎上得出的,即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并未弄清社會主義究竟為何以及如何建設的問題,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及其優(yōu)越性應當體現(xiàn)在較之于資本主義更能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的方面[3]137。因此,鄧小平突出了傳統(tǒng)從生產關系的靜態(tài)結構層面理解社會主義本質的誤區(qū),明確從功能層面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3]373。由此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賴以建立與發(fā)展的根本前提是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所未能解決的實踐主題的科學解答,而鄧小平理論無疑是第一個對此問題做出科學解答的代表,把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升到新的水平[8]。
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構架:基于理論內涵上的定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源于實踐,并經過完善的理論總結之后而形成的一個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體系結構。盡管從組織構成上來看,它主要包含不同組成部分——不同時期黨的理論總結,但是從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內涵及其所呈現(xiàn)出的主導性趨勢而言,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奠定了基本構架,這種基礎性結構支撐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結合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原則
如前所言,鄧小平理論所致力于回答的基礎性問題便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v觀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xiàn)實的轉變及其具象化展開的近百年歷史進程,無論是蘇聯(lián)還是中國都未能科學回答這一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分依賴于“馬克思設想”中所規(guī)定的若干原則,而缺乏從本國生產力較為落后前提所設定的社會主義特殊發(fā)展階段的國情出發(fā)、未能提出建設符合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針對上述弊端,鄧小平通過進行指導思想層面的“格式塔”轉換,即重申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出發(fā),解放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突破馬克思主義的條條框框,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性寓于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特殊性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盵3]3鄧小平理論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從根本上而言是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的產物。因為只有實現(xiàn)了思想的解放,才能不斷突破傳統(tǒng)教條禁區(qū)的限制,才能科學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結合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實踐,在發(fā)展中真正堅持,才能提出基于矛盾普遍性基礎之上關于矛盾特殊性的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
但是,這里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解放思想、突破馬克思主義條條框框的原則與界限問題。解放思想是否意味著比誰敢突破經典理論傳統(tǒng),比誰的膽子大?毛澤東時代尤其是“文革”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力度是極其巨大的,但最終實踐證明所謂馬克思主義理論“頂峰”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理論”不過是導致全國陷入內亂的錯誤思想。因此,鄧小平為解放思想所設定的一個基本底線便是,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結合論”[7]364。建設社會主義需要解放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待經典理論及其實踐模式,但這首先是建立在對現(xiàn)實情況的科學全面把握基礎之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開辟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對于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突破性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根基上而言歸因于鄧小平的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結合論”。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結合論”的創(chuàng)立,從根本上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原則。因為其一方面正確處理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社會主義理論的態(tài)度問題,即不崇拜、不迷信馬克思的經典設想,摒棄教條主義與本本主義的思維范式,以實踐作為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另一方面,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突破性發(fā)展并非是毫無原則的否定,而是建立在實事求是原則基礎上的繼承性突破。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與改革開放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前提與基本路徑
在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的視域中,社會主義是作為資本主義替代性產物而“出場”的,它首先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豐富物質基礎的繼承性之上。因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那里是不存在的。盡管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曾語焉不詳地提及共產主義分為“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9],并且毛澤東在1949年后也提到過社會主義可以分為“不發(fā)達”與“比較發(fā)達”兩個階段[10],但是他們都并未能夠對此做出詳細闡釋,并且在實踐中也未能將上述思想火花進一步發(fā)揚。鄧小平從中國社會經濟落后的基本現(xiàn)實情境出發(fā),從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發(fā)展歷史經驗的總結入手——不注重發(fā)展生產力,明確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勾畫出關于社會主義在中國實踐的整體性布局——呈現(xiàn)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吧鐣髁x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fā)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fā),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guī)劃。”[3]252從初級階段實際出發(fā)的核心任務便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恢復歷史辯證法的客體向度,重塑發(fā)展是硬道理、社會主義因為生產方式內部矛盾的非對抗性及其合理化趨勢,彰顯了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趨勢。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更能促進生產力發(fā)展,也理所應當地成為鄧小平視域中社會主義的功能性本質。因此,他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指出,建設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具體路徑便是改革開放。對內搞改革的本質是通過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層面不符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因素的變革,以期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從而在與資本主義“競爭并存”的格局中凸顯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對外搞開放的政策,是建立在對“和平與發(fā)展”世界主題的敏銳洞察基礎之上的戰(zhàn)略選擇,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最終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改革開放30余年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從根本上都是沿著上述實踐前提與宏大路徑所展開的,并且改革開放也內在成為凸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與共產黨在當代生命力的載體,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要長期加以堅持的基本原則。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可以概括改革開放的社會歷史性地位,即“以往是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現(xiàn)在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救馬克思主義”。也就是說,鄧小平所開啟的改革開放,是在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情勢下的“逆生長”,它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共產黨在當代歷史背景下的“在場性”及其生命力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不斷容納進新的理論內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由鄧小平理論所規(guī)設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與改革開放論,必將內在地成為這一理論體系后續(xù)發(fā)展所賴以支撐的基礎性指導。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與“三個有利于”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運行的基本構架與評判基準
基于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的困境——不注重發(fā)展經濟,鄧小平明確將發(fā)展經濟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心,并內在地將其與社會主義本質屬性與主要任務相掛鉤。那么,究竟應當如何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里,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對偶”,應當而且只能建立純之又純的公有制經濟,并且在具體運行機制上只能采取計劃經濟。也就是說,基于公有制基礎上的計劃經濟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視域之中,是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規(guī)定性而存在的,因此在傳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模式中單純計劃經濟也成了應然選擇。然而,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表明,在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在根本上與發(fā)展生產力的目標是背道而馳,“不搞市場,連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盵3]364因此,鄧小平擺脫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教條的限制,從實際情勢出發(fā),將市場從資本主義的屬性中剝離出來,而將其視為客觀的經濟手段加以引入,從而實現(xiàn)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嫁接。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的提出,突破了馬克思主義經典教條為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設定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框架,明確將計劃與市場視為調節(jié)經濟運行的客觀手段。然而,面對資本的引進及其挑戰(zhàn),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也面臨著爭議與挑戰(zhàn),如何評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理所應當地成為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為此,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評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恰當與否的標準,即“三個有利于”標準,這一標準的科學性已為實踐所證明,并且仍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著檢驗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尤其是面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重任,改革究竟朝何種方向推進、如何把握改革的方向與步驟、如何科學評價改革的成敗得失,仍然需要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衡量不動搖。
三、重探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定位的重要意義
通過上面的論述,不難發(fā)現(xiàn),鄧小平理論由于實踐主題的統(tǒng)籌性、理論基礎的指導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基本的邏輯構架,因而在整體理論體系中具有了先在的邏輯優(yōu)先性與主導性功能。科學理解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學理性研究,而且更是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意義的理論探討。上述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科學理解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從根本上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發(fā)展路徑及其實踐走向。眾所周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作為一個系統(tǒng)化的理論體系而存在的,在這一理論體系內部的3個不同組成部分之間,必然存在著協(xié)調三者之間關系的邏輯構架。在任何一個理論體系內部,必然有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其決定性作用的主導性地位,并且這個組成部分決定了整體的性質與發(fā)展趨向。這一理論體系內部3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究竟表現(xiàn)為何,并非是由外力干預或者人為設定的結果,從根本上而言是由事物的內在矛盾所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它所致力于解決的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很明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由鄧小平理論所解決的,鄧小平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的是一種全局性、整體性設計,其他二者都是在這一“總體性”問題視域之下對不同側面等“枝桿性”內容的補充與發(fā)展。鄧小平理論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既區(qū)別于資本主義、又區(qū)別于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的新型選擇。在當代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原則主要不是復歸于書齋的本本,而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其內在核心便是堅持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性指導作用。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出的理論基礎性的夯實、整體發(fā)展路徑的勾勒與具象化發(fā)展政策的描繪,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之中加以不斷堅持與發(fā)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科學理解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有助于更加科學地從整體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辯證關系問題。鄧小平理論是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陷入困境與危機的歷史背景下,關于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思索,其為中國社會主義的新型發(fā)展奠定了基本的構架與路徑。但實事求是而言,因為主體理性認知的有限性,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構架及其發(fā)展路徑的勾畫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仍然需要在實踐的不斷推進之中加以完善與發(fā)展。因此,堅持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指導地位,并非意味著對它的堅持即是排他性的趨向,仍然需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鄧小平理論。鄧小平所言的用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3]291,仍然適用于對待鄧小平理論本身。在這里,就涉及科學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問題。就它們二者的實踐主題及其主要內容而言——黨的建設問題與科學發(fā)展的問題,盡管在鄧小平理論框架之中也曾有過系列闡釋,諸如在黨的問題上堅持黨的領導體制的改革、堅持“兩手抓”,在科學發(fā)展的問題上也曾經提出了統(tǒng)籌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但上述內容都并非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形式集中加以提出的。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與鄧小平時代的歷史條件及其實踐主題是密切相關的。鄧小平時代所致力于集中解決的問題是為中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探尋出一條符合實際的科學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問題和科學發(fā)展問題此時并非居于主要矛盾的地位。然而,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與歷史的推進,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社會主義實踐的失敗,一大批居于執(zhí)政地位的共產黨一夜之間垮臺。這種外部因素的刺激以及內部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黨內腐敗問題并未呈現(xiàn)出縮小趨勢,此時,黨的建設問題逐漸突出并成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得不回答的核心問題。因為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政治傳統(tǒng)之中,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與共產黨三者處于三位一體的關系格局之中,“馬克思主義又叫共產主義”[3]254,前兩者的現(xiàn)實形態(tài)與發(fā)展命運最終又由共產黨的實踐所決定。因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從根本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鄧小平理論這一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黨建層面的補充與完善。同樣,科學發(fā)展觀亦是如此,鄧小平理論將發(fā)展視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心任務,并且改革開放近30余年的實踐確實取得了重要的成績。但是,面對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代價問題,以及總結西方近代以來發(fā)展的深刻教訓,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成為推進鄧小平理論關于發(fā)展問題的重要路向。因此,由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向科學發(fā)展的轉變內在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在發(fā)展問題上的新路徑。由此觀之,盡管鄧小平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基本構架,但隨著實踐的不斷推進,必須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鄧小平理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第三,科學理解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有助于科學理解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實踐活動的整體性理論定位問題。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歷史征程中,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提出了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理論觀點,諸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四個全面”,等等。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治國理政思維、如何從理論上進行系統(tǒng)化的總結并提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高度,是目前理論與現(xiàn)實發(fā)展的雙重需要所共同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以為,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探索性實踐,仍然是在堅持鄧小平理論基礎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諸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執(zhí)政伊始就明確提出“中國夢”的概念,將其視為凝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識的重要頂層設計。但外媒與國外一些學者在對“中國夢”的解讀過程中卻錯誤地認為“中國夢”這一中性化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去意識形態(tài)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始。其實不然,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解釋之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夢想是“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與“政黨夢”的有機統(tǒng)一,“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階段性目標與長久性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意味著去意識形態(tài)化,而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性與現(xiàn)實性的有機統(tǒng)一。所以,“中國夢”的概念仍然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回答,仍然是在鄧小平理論所規(guī)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具體框架內推進的,只不過前者是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細化與具體化回答。再如,“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提出,從根本上而言仍然是對鄧小平理論的進一步豐富與發(fā)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布局,是對鄧小平理論最初將小康社會與社會主義建設相掛鉤的設想的進一步完善——從建設到建成、從單一到全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布局,是對鄧小平理論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戰(zhàn)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深化與拓展——從改革的階段性向改革的整體性轉移、從分門別類規(guī)劃到總體性頂層設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布局,也是對鄧小平理論中關于“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的當代發(fā)展與推進——國家整體戰(zhàn)略層面的法治化規(guī)范;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也是對鄧小平理論中“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升——從力度與制度上的雙重推進。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前所進行的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實踐與新探索,仍然是在堅持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所進行的,是對由鄧小平理論所構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補充與新發(fā)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就鄧小平理論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及其發(fā)展路徑的實踐主題的基始性回答,還是就鄧小平理論中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構架及其具體發(fā)展路徑的規(guī)劃,都以集中化、顯性化形式呈現(xiàn)出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性主導地位。鄧小平理論從根基上發(fā)揮了主導性作用,其他組成部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都是在有鄧小平理論所提供的總體性框架之下做出的。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發(fā)展及其最新理論表達,必須在鄧小平理論的邏輯構架內加以深化與拓展。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5] 劉林元.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考察[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3(6):34-41.
[6]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 [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7]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包心鑒.近十年來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思想研究述評[J].江淮論壇,2014(2):56-62.
[9]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10]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Deep Chan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Sun Qiang,et al
(School of Marxism,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forms the new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lies in chan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updated awar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reflection of new connotation on department,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breakage of 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fragmentization of horizontal dimension are the modernity risk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anwhil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s a grey zone of cognition and study on it. Therefore, enoug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m and initiativ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logical structure of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scientific way lies in defining the tension relation pattern of the three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reflect the relation pattern of main body and part, main body and supplementary generality-section instead of indicating orderly arrangement of time order, juxtaposition at logical level or the differences of practical themes. Deng Xiaoping’s theory focuses on the overall plan of practical themes and guidance of theoretical basis and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s holistic theoretical system bears preexistent logical priority and dominant function.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deepen and develop the key points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logical structure provides by Deng Xiaoping’s theory.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situation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ogical structure; Deng Xiaoping’s theory; practical theme; foundation
Logical Structure of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oints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ZHANG M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4970(2016)02-0018-06
作者簡介:張明(1987—),男,江蘇溧水人,助理研究員,博士后,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MLC006)
收稿日期:2015-07-01
DOI:10.3876/j.issn.1671-4970.2016.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