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226000) 朱曉方
從兒童出發(fā),構建生態(tài)化語文課堂
江蘇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226000) 朱曉方
目前,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兒童的核心地位,漠視兒童的個性差異,“偽兒童化”的課堂泛濫。為此,課堂教學必須讓兒童在場,根據(jù)兒童的需求,構建生態(tài)化課堂,使兒童真正成為“演說家”“體驗者”“代言人”,以啟動童心,助推他們成長。
語文課堂兒童視角生態(tài)化
“讓兒童在場”已經(jīng)成為當前小語界的共識。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常常充斥著一股“偽兒童化”之風。兒童在課堂上處于“被閱讀”“被牽引”的狀態(tài),他們的感知、情感和思維被打上成人的烙印。為此,從兒童出發(fā),為童心松綁,構建以生命成長為核心的語文課堂,成為當前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童年是一個多夢的季節(jié)。和成年人比起來,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眼光、獨到的見解,有著豐富的想象和五彩斑斕的內(nèi)心世界。然而,語文課堂上一些忽視兒童的現(xiàn)象令人心痛,教師滔滔不絕,學生對答如流。當教師為學生的表現(xiàn)沾沾自喜的時候,殊不知距離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愈來愈遠。因此,教師眼中不能只有教材,更應該有童心,要有給課堂松綁的理念和勇氣。例如,《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的教學,當談到“掃路人哪些地方讓你敬佩”的話題時,學生敞開心扉,進行“真情告白”。
師:學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受呢?
生1:“干一行,愛一行”,今天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生2:讀了本文,我明白了“人不能計較自己的得失,腳踏實地地做,總會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的道理。
學生沉浸在精心營造的精神殿堂中,課堂上洋溢著個性的因子。
這堂語文課,是一堂成功的課。教師把自由的權利還給兒童,傳遞給學生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精神,讓他們獲得了豐厚的人生感悟。
兒童天真爛漫,他們向美、向善、向真。在他們的眼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觸手可及的。然而,一些語文課堂,兒童配合教師的教學,扮演著群眾演員的角色。因此,從兒童出發(fā),必須以兒童的姿態(tài)邀請兒童,在他們心中播下自然的種子,根植幸福的體驗,讓心靈得以舒展。例如,《鳥語》一課教學,在孩子們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為了讓“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進一步感染他們,教師播放百鳥爭鳴的音響,讓孩子們靜下心來,慢慢聽、細細品。
師:你聽到了什么?
生1:我聽到了“種田織布”“勤勞刻苦”。
生2:我聽到“喳喳”的時候,仿佛聽到了“喜事到家”。
師:聯(lián)想力真豐富?。?/p>
生:我過生日的時候,我家的小斑鳩一直對著我叫,“咕咕”“咕咕”,仿佛在說:“祝你幸福!祝你幸福!”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將兒童置身于自然情境之中,讓他們傾聽、想象。在這種“兒童之境”中,由動聽到動心,孩子們歡呼雀躍著,心靈盡情地舒展,成為鳥兒的知音。
兒童的成長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和發(fā)展?jié)摿?。如何將這種可能性和發(fā)展?jié)摿ψ畲笙薅鹊赝诰虺鰜恚@就要從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入手。為此,我們要根據(jù)孩子成長的真實情況開展教學,確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讓他們以自己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宣泄自己的情感。請看《拉薩的天空》教學片斷。
師:讀完課文,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不寫西藏的其他地方,只寫拉薩的天空呢?
生:我覺得拉薩的天空有美的地方,也有不美的地方。(教師示意繼續(xù)下去)文中說拉薩的天很低,人們說話聲音能碰到天,伸手摸到天,這樣的確能感覺到天空的藍,但是這么低,一定會給人壓抑的感覺。
師:大家也覺得這樣嗎?
生1:對,空氣是稀薄的,讓人產(chǎn)生壓抑感。
生2:不是的,你看課文中寫的西藏人民生活多快樂,多幸福?。。ń處煘楹⒆觽兊募冋?、率性的語言感染了)
師:我們來聽一聽《青藏高原》吧!
于是,在高亢、清脆的歌聲中,孩子們走進了文本,走近了西藏。
美和童心從一開始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只有情感的共鳴才能獲得真實的感悟。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讓學生做自己的“代言人”,在質疑中生發(fā)對西藏由衷的向往之情,在歌聲里感受藍天下人民的幸??鞓贰?/p>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上從兒童出發(fā),就是回歸兒童本位,堅守兒童立場。教師要用最貼近兒童的方式,誘導、啟發(fā)、拓展,讓兒童在快樂中接納、在幸福中行走,讓詩意的心靈與稚嫩的年齡碰撞,構建最美麗的生態(tài)化課堂。
(責編韋雄)
G623.2
A
1007-9068(2016)1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