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學,王建霞(.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泉溝學校.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學校)
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打造高效課堂
韓進學1,王建霞2
(1.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泉溝學校2.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學校)
在少數(shù)民族牧區(qū),每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都比較少,在課堂上教師和每個學生互動的機會都很多,因此,通過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即通過調(diào)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以產(chǎn)生教學共振,達到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利用各種評價手段調(diào)動師生的興趣,使老師愛教、學生樂學。例如,在一堂思想品德課上,要通過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父母的愛,懂得感恩。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單憑書上的一些圖、幾段文字,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得很乏味。我在課上安排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找好朋友談心,談心的主題是《說說我的家人》,然后請好朋友對所說的內(nèi)容進行點評。因為是面對自己的好朋友,他們談得很開心,使生生互動和諧地開展。我還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在小紙條上,同家長開展紙條對對碰活動,學生同家長互動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反饋后,老師對活動有成效的學生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評價方法使學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需要動手做學具或動手收集資料,我就安排學生到家中同家長合作,并請家長把學生活動中的長處和不足進行評價。孩子們樂意把自己的才能展示給父母看,而家長也能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家長同孩子的互動,使枯燥的東西趣味化,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學效率更高。
學生都希望自己被賞識,一句充滿愛心的評語,一個飽含鼓勵的眼神,都使他們的童心得到滿足。老師在課堂中要注意捕捉一切可以鼓勵的時機,適時表揚孩子們的成功之處,他們一定會更加出色的。我在給我班孩子上作文課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的作文寫得不太好,但我沒有指責他們,而是先找出作文中寫得好的地方,表揚他們的成功之處,然后指導他們修改寫得不成功的地方,孩子們都很高興地投入自己的修改工作。在老師的參與和指導下,學生修改的習作有了很大的進步。作文批閱完后,我總是把他們的作文結集裝訂,讓其他同學評價,學生相互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促進的過程,孩子們在鼓勵中快樂成長,達到了互動發(fā)展的目的,使教學效果更好。而在教學北師大版第十冊《凡卡》一文時,有一個孩子提出凡卡的生活真是太艱難了,還是回到鄉(xiāng)下快樂。這個問題提得太好了,我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通過各抒己見使學生認識到其實回到鄉(xiāng)下凡卡也照樣活不下去。此時,我將贊許的目光投向那個提出問題的孩子,讓大家把掌聲送給他,我看到了他的自豪和自信。
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言堂”在我的課堂中被徹底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活躍的課堂。學生可以對所學內(nèi)容質(zhì)疑,可以請同學幫忙探究,使合作氛圍愈加濃厚。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敢于向老師及同學挑戰(zhàn),我在語文課堂中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叫“想說就說”,讓學生在組內(nèi)質(zhì)疑、解疑,他們可能會提到許多跨學科的問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評價,老師對大膽質(zhì)疑的學生予以表揚。有些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能當堂解決的,可以讓他們到課后再進行探究。例如,北師大版第九冊《浙江潮》一文時,學生提出“什么是潮,為什么要把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定為觀潮日?”我認真聽完他們的問題后,誠懇地說:“你的問題提得很好,老師可以為你提供資料,由你自己動手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課后我?guī)蛯W生找到了《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讓他們自己動手在書中找答案,最后他們學到了書本之外的知識,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我們不能單以分數(shù)判斷學生的優(yōu)劣,而要充分考慮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把家庭評價、學校評價、教師評價、生生評價統(tǒng)一起來,使孩子們的成長得到一個中肯的評價。我在日常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平時表現(xiàn)的資料,例如:作業(yè)上優(yōu)良的數(shù)目、師生豎起大拇指的次數(shù)、受到社會好評的次數(shù)、小組長的學期評價等,設計出了相應的評價量表,提供了相應的評價標準,綜合所有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中肯的評價。我們還組織學生定期對評價量表和評價標準進行修改,使之更趨完善。班里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突出,但他在家里是父母的小助手,在社區(qū)是一個有禮貌、守紀律的孩子,我在學期末就可以對他做出這樣的評價: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孩子,父母及周圍的叔叔阿姨都非常喜歡你,如果你的學習成績能再提高一些,那將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評價制度的完善,使學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被老師充分掌握,為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生在這個大家庭中成長,需要我們不斷改革評價機制,讓學生在享受鼓勵的氛圍中和諧發(fā)展,健康成長。只有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楊慧玲,馬建新.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打造高效課堂:小學美術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與實施[J].甘肅教育,2012(5):6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