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濤
(青島62中)
哲理散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殷海濤
(青島62中)
一位作家曾說,哲理散文創(chuàng)作要“不以理絕情,不以情蔽理”,因此我們在閱讀與鑒賞哲理散文時,要從“理”與“情”的關系入手,明“理”、悟“情”、體“趣”、賞“美”。
哲理散文不需要嚴密的邏輯去論證,整篇文章也不是一個完整嚴密論證的過程,但是它要用議論性的語句去表達一種觀點,或表達對某一事物、現(xiàn)象的感悟、認識和理解。因此,我們在閱讀哲理散文時,如果能把握住這些議論性的語句,那么就可以很迅速地了解哲理散文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時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腳步”?!皬奈匆娺^開得這樣盛的藤蘿”“不由得停住”,表現(xiàn)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動的心情。紫藤蘿花也曾隨人世變遷受苦受難,但是苦難過去,它馬上恢復了生機,“在笑”“嚷嚷”“我在開花!”表現(xiàn)了花兒生命的喜悅。這種喜悅感染了作者。文章的前邊一直在寫花,但到最后當我們看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句子時,便可以比較容易地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可以說紫藤蘿花啟示作者由個人情感糾葛飛躍到對生命本質(zhì)的認識。
散文的特征之一就是濃烈的抒情性,哲理散文也不例外。哲理散文具有“散”的特質(zhì),它雖有議論,但更多的是借記敘、描寫、抒情來表達哲理,以事悅人,以情感人?!凹氂隄褚驴床灰?,閑花落地聽無聲?!边@是哲理散文所追求的境界。因此,我們在閱讀哲理散文時,只有抓住形象,體悟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理”。
如,冰心的《談生命》,作者深入淺出地把“生命”這個原本很深刻話題比作“春水”和“小樹”,運用形象的描寫,生動地昭示出生命“流動”“生長”的特性。最后直抒胸臆,升華哲理。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guī)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在學習過程中要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春水”“小樹”這兩個形象,體悟作者的情感。
哲理散文往往聯(lián)想比較豐富,涉及的材料比較廣泛,思維變換快,思辨力極強,且有創(chuàng)造性,如果不細心閱讀,就會感到茫然無緒。因此在閱讀時,只要我們能理清文本的層次,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表達哲理時所體現(xiàn)出來的趣味。
如2005年中考的課外閱讀《生命的暗示》,文章開頭寫悠長的鐘聲將我驚醒,由此展開文章的思考,首先,鐘聲“以其絕對接近精確的殊榮,當之無愧地充當了生命的量尺”,以此引發(fā)作者對生命認識的解讀,從而提醒我們要珍惜短暫而寶貴的生命。然后以“鐘聲是生命長度的量尺,卻不是生命價值的量尺”,引出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考。
哲理散文除了“理”美之外,更以其語言美而令讀者折服。余光中先生曾說:“生活中體會到的感性若要奔赴筆端,散文家還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音調(diào)?!?/p>
如,七年級上冊《行道樹》中的主旨句“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對這一個句子的理解,我們需要抓住的是三個關鍵詞:“神圣”“痛苦”“深沉”。什么樣的事業(yè)是神圣的呢?人類需要的、對社會發(fā)展有益的事業(yè)。為什么這樣的事業(yè)是痛苦的呢?因為它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艱辛,同時也可能意味著要忍受更多的不被理解的寂寞與孤獨。為什么這能將深沉給予我們呢?因為我們在付出更多的同時體會到了奉獻的自豪與快樂,這才是真正充實而有價值的人生。
總之,對哲理散文的欣賞,我們只要從文本出發(fā),綜合運用以上幾方面的技巧,就能“不以理絕情,不以情蔽理”,真正地走近哲理,提升精神,涵養(yǎng)人格。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