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
拖贏的戰(zhàn)爭
●李崢
戰(zhàn)國時期,趙國離匈奴最近。匈奴衣食匱乏了,就侵入趙國的邊境,大肆擄掠一番,把男人擄去做奴隸,把婦女擄去給兵將取樂,牲畜擄去放牧。
面對這個縱馬馳騁、來去自如的對手,趙國上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好的應對辦法。
于是,趙王派大將李牧去駐守雁門郡(今山西代縣),李牧也沒有對付匈奴的好辦法,干脆就用了最笨的一招:拖。
作為邊將,李牧擁有很大的權力,不僅可以設置官吏,而且防區(qū)內的所有租稅也都歸李牧征收。李牧把租稅都收入自己的幕府中,卻并不濫用,而是全部劃歸為邊防守軍的經費。這一筆租稅數(shù)額可不算小,李牧樂得大方,每天都殺幾頭牛犒賞兵卒,給他們的待遇十分優(yōu)厚,以此激勵他們練習騎射,同時加強戰(zhàn)備:維護好烽火臺,以便軍情緊急時保障通訊暢通;大量派出間諜,刺探匈奴的動向……總之,戰(zhàn)備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與此同時,李牧下了一道死命令:“如果匈奴入侵,所有人馬立刻退入軍營中,不能和匈奴作戰(zhàn),有膽敢和敵人接戰(zhàn)的,有擅自去追捕敵人的,一律斬首!”因此匈奴每次入侵,兵卒們就點起烽火通知各處守軍退入城中固守。
如此數(shù)年,李牧的軍隊從未出戰(zhàn),但是百姓、牲畜卻也沒有什么損失。
這個笨辦法很讓人瞧不起,匈奴和邊防守軍都認為李牧是出于膽怯。兵卒們平常在一起聊天,都哀嘆說:“唉,怎么攤上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將軍啊!”朝中大臣也眾議洶洶。趙王承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譴責李牧。
李牧說:“我就這樣,陛下您要覺得我不行,您就換人吧。”趙王一聽,你這不是將我的軍嗎?大怒,把李牧召回朝中,換了另外的將軍代替他。這個將軍很有進取心,匈奴一旦入侵,立即出戰(zhàn)。但是匈奴人強馬壯,趙國的軍隊根本不是對手。結果不僅戰(zhàn)士減員,百姓、牲畜損失極大,邊境上幾乎不能耕種、放牧了。
趙王一看這可不行,又來請李牧重新出山。李牧像對待匈奴一樣對待趙王,也來了個“拖”字訣:閉門不出,稱自己有病。趙王厚起臉皮,數(shù)次強迫李牧去雁門郡抵御匈奴。李牧端足了架子,這才說:“趙王您要非用我不可,我的策略還是像以前那樣,您看著辦吧?!壁w王只好答應。
李牧回到雁門郡,故伎重施。匈奴是有勁無處使,又是好幾年一無所得,只好繼續(xù)嘲笑李牧是膽小鬼。守邊的將士們過著這種和平的生活,不光糧餉不缺,每天還都有豐厚的賞賜,人人都渴望戰(zhàn)斗。李牧看時機已經成熟,于是精選了1300輛戰(zhàn)車,13000匹戰(zhàn)馬,5萬名勇士,10萬名弓弩手,全部組織起來訓練作戰(zhàn)。同時一反常態(tài),派人把牲畜趕出去大模大樣地放牧。
匈奴一看這種形勢,反而不敢貿然進攻,派先頭部隊試探性地入侵。李牧命令接戰(zhàn)部隊故意一觸即潰。
單于聽過先頭部隊的匯報,立即率領主力部隊大舉入侵。李牧布下奇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大破匈奴十幾萬鐵騎。匈奴潰散進大漠,其后十幾年的時間里,再也不敢迫近趙國的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