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無比渴求得到更多歷史文化的滋潤,也無比受困于浮躁庸俗趁虛而入的煩惱
一個梅長蘇攪得大梁王朝風(fēng)云變幻,一部《瑯琊榜》也惹得無數(shù)人隨之心潮澎湃,除了為劇中的“蘇哥哥”飆淚之外,很多人對神秘莫測的“瑯琊閣”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江蘇稱劇中的“金陵”就是南京,其中的“瑯琊山”“瑯琊閣”就在棲霞山附近;山東也指出,“瑯琊山”和“瑯琊閣”,與山東東南沿海的古瑯琊郡、瑯琊臺有關(guān);早因《醉翁亭記》聞名的安徽滁州瑯琊山自然不甘寂寞,也加入了“爭名之戰(zhàn)”,居然將自家瑯琊山頂上的“會峰閣”改名“瑯琊閣”,借助《瑯琊榜》吸引游客,好不熱鬧。
“瑯琊”之爭并非首例。電視劇《西游記》帶熱“花果山”后,洛陽、宜興、寧波、東莞等地都曾表示花果山原型在當(dāng)?shù)?《山楂樹之戀》熱播后,外景地湖北遠(yuǎn)安縣甚至有人建議改縣名為“山楂縣”。這還不算什么,幾年前山東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黃山曾爭奪“西門慶故里”之名。既然西門慶都能啟動若干文化工程,爭搶“潘金蓮故里”,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但問題是,這么搶下去,真就能搶出個什么名堂嗎?猶記得電影《阿凡達(dá)》票房大賣時,張家界景區(qū)以電影曾在此取景為由,把景區(qū)內(nèi)著名的“南天一柱”改名為“哈利路亞山”,引發(fā)一片質(zhì)疑之聲。幾年過去了,《阿凡達(dá)》電影熱潮早已褪去,“哈利路亞山”這樣的名字,再也不具備旅游號召力了,只能淪為不倫不類的符號。
盲目地傍劇揚(yáng)名,還只是近年來一些地方文化政績沖動的一個小縮影。從各地推出聲勢浩大、耗資動輒上百億元的古城再造計劃,到旅游開發(fā)大吹“復(fù)古風(fēng)”,修建仿古的明清老街、唐宮宋城,從像孫悟空、武大郎之類沒有現(xiàn)實依托的文化符號被過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飯、最大月餅、萬人打太極等世界吉尼斯紀(jì)錄為噱頭拉升城市關(guān)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視等問題讓文化政績的泡沫越吹越大。許多真正記錄著城市變遷和文明歷史的古建筑,卻被摧毀在無情的推土機(jī)下。長期以往,假古跡遍布各地,俗文化充斥時代心靈,我們所期待的文化振興豈不是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