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健
(廈門衛(wèi)視,福建 廈門 361000)
柔性的控制 積極的響應
——從會話話輪看《魯豫有約》的訪談技巧
林子健
(廈門衛(wèi)視,福建 廈門 361000)
電視訪談作為一種節(jié)目形式,是通過大眾傳媒將自然的人際交流或談話過程展示出來。同時,訪談作為會話類型之一,具備一定的傳播優(yōu)勢與特征。本文從會話話輪看《魯豫有約》的訪談技巧,旨在對會話提供更高的傳播效用與交際價值。
會話話輪;《魯豫有約》;訪談技巧
《魯豫有約》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的電視談話性節(jié)目,節(jié)目風格鮮明,魯豫認為采訪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此,她為被訪者營造了真實、寬松的談話氛圍。只有在此種輕松的氛圍中,才能進行良好的談話。電視訪談作為大眾傳媒方式之一,從會話分析來看魯豫訪談過程中的會話技巧和特點具備一定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會話分析作為話語分析的分支之一,重點分析具備交際目的的書面語言以及口語語言在實際運用中的結構特點,在實際語境中研究分析語料,對人們出于自然交際場合時所用語言進行貼近觀察,重點關注社會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情況下的話語,主要包括實際話語交際過程中分析者參與話語或不參與話語,所用方式包括筆錄、錄音以及錄像等。話輪與話輪轉換作為會話分析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其中話輪指的是在會話中,在任意時間說話者所敘述的語言,并以聽話者與說話者的角色互換或沉默標志著結束。話輪的衡量標準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說話者話語連續(xù)性,即在結束一個完整的語法語義序列之后是否沉默,如果沉默,則同一說話者的話語并非一個話輪;另一方面是聽話者與說話者之間是否發(fā)生角色互換,如果兩者之間角色互換,則說明結束了一個話輪,并開始了下一個話輪。
本文通過話輪研究理論,分析《魯豫有約》會話特點分析,望對訪談節(jié)目特點、風格的形成提供借鑒作用。
(一)轉移發(fā)話人,分配話輪
因電視訪談節(jié)目的傳媒特點明顯,在話輪控制上通常具備更加突出的表現(xiàn)。在話輪控制上,通常是由主持人控制,由主持人以節(jié)目需要達到的效果分配話輪,不具備絕對優(yōu)勢的說話者。另外,話輪控制方式比較特殊,主持人通常以點名的形式確定下一個話語者。如果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主持人未明確下一個話語者,則可能增加冷場的幾率,這種情況則需由主持人繼續(xù)話題,避免場面尷尬,因此在電視訪談節(jié)目里,話輪轉換的技巧尤為重要。而在《魯豫有約》節(jié)目中,魯豫則通過轉移發(fā)話人的方式分配話輪。
例如:20160226《魯豫有約:用聲音打造靈魂》。
魯豫:在跟你們具體聊之前,有幾個問題簡單回答,你們就給我一個第一直覺的反應和回答就好,好嗎?簡單。到目前為止,你們各自最滿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徐濤老師?
徐濤:下一部。
魯豫:下一部?真的沒有滿意的嗎,到目前為止。
徐濤:沒有。
魯豫:好,任志宏老師?
(任志宏回答略,季冠霖繼續(xù)回答。)
魯豫:廣濤,你可以說有一部是滿意的。
(姜廣濤回答略。)
以上內容是魯豫通過同一問題在不同嘉賓之間的切換,張弛有度,互相牽拉,又在同一嘉賓身上不做過多的糾纏,既保證了節(jié)目的流暢性,又使話輪在嘉賓和嘉賓之間實現(xiàn)了內在循環(huán)。
(二)掌控過渡區(qū)域
在會話過程中,話輪從一位話語者轉至另一位話語者,這一過程即為過渡區(qū)域,話輪轉換也是在這一區(qū)域中發(fā)生的。會話過程中,話輪轉換一般出現(xiàn)在聽話者覺得說話者話題已經結束之處,這也要求參與會話者應具備分析和理解說話者話語內容的能力,同時具備識別結束語的能力。要求會話者具備以下幾種能力:首先為上一個說話者補充一個自然的結尾;其次為未結束的句子上在適當時機加上建議性結尾;最后,預測話語結束,并在話語者講話時講出相同的話語。優(yōu)秀的采訪者應可以對受訪者答話結束與否作出準確判斷,并明確如何開展新的話輪,并且要在適當位置繼續(xù)或中斷上一話輪,對會話進程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可按照受訪者的答話特征與肢體語言進行判斷。
例如:20160226《魯豫有約:用聲音打造靈魂》。
魯豫:有沒有女生表示過,看到你和你的聲音之間會有一些小小的差距。
姜廣濤:對,會有落差,而且這種落差他們形容是幻滅。
魯豫:倒沒有那么可怕,(眼神示意季冠霖)你覺得有那么大差別嗎?
(季冠霖回答略。)
同樣的話題吸引不同的嘉賓參與,這是很顯示主持人功力的地方。在這段會話中,姜廣濤用“幻滅”來自嘲,魯豫一句“倒沒有那么可怕”輕輕地頂住了話題,馬上把話輪轉移給下一位嘉賓,這表現(xiàn)出一個成熟主持人四兩撥千斤的圓熟技巧。既給嘉賓留足了面子,又不過分發(fā)揮,十分輕松地分配著話輪。
魯豫:如果您的聲音沒有這么好聽,沒有做跟配音有關、跟聲音有關的工作,您一直開火車的話,你現(xiàn)在會在做什么,您想過嗎?
(徐濤回答略。)
……
魯豫:對自信的一種摧毀。
徐濤:對自己產生懷疑,可以說是摧毀。
魯豫:每個人都可能要經歷過那個時候。
徐濤:那個時候……
魯豫:嗯,所以說,徐濤老師和任志宏老師是完全不同的性格,聲音上的表現(xiàn)形式都是不一樣的。
徐濤:任志宏我們本身性格有很大差別。
魯豫:是,差別是很大的。
在這一段中,魯豫“所以說……”這一句是對徐濤發(fā)言非常高超的自然結尾,明確地發(fā)出訊息:徐濤的發(fā)言結束,任志宏的表達開始。但是又給了兩人交接點可討論的話題:性格差別,就像電視特效中的淡入淡出一樣,既有對上一個話語者積極的響應,又引導著一下位嘉賓的話題方向。
在《魯豫有約》中,主持人可以有效掌握話輪轉換特點,對話題進行適時控制,因此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會話分析可以為電視訪談節(jié)目提供一定的指導,使會話更具傳播效用與交際價值。
[1] 劉慎安.由《魯豫有約》看我國電視談話節(jié)目的現(xiàn)實困境和發(fā)展趨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4(08):28.
[2] 王曉敏,郭琳.談話類節(jié)目《魯豫有約》分析[J].企業(yè)文化(中),2013(03):187.
[3] 王姣.訪談類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言技巧——以《魯豫有約》為例[J].新聞愛好者(下),2011(10):116-117.
[4] 姜夢倩.從語用學角度探析魯豫的采訪技巧與語言特色[J].西部廣播電視,2014(16):111.
[5] 梁子.淺析電視訪談節(jié)目的大眾傳播語境——以《魯豫有約》為樣本[J].視聽,2014(07):124.
G222.3
A
1674-8883(2016)24-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