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舊聞、食事作家,上海作協(xié)會員,海派雕刻多面巧手。
天臺山一帶出產(chǎn)上品糯米、粳米和小麥,當?shù)厝朔昴赀^節(jié)喜歡自制些美味,有水浸糕、米面、豆面、豬肉麥餅、光餅、魚面、豆腐圓、蛋清羊尾、五味粥、糟羹、青團、烏飯麻糍、漾糕、灰青糕、重陽糕、十景糕、花糕、浸糖糕、糯米圓、麥餅筒,許多美食都是黏黏糊糊的。
先說一糊,前年元宵節(jié)我在天臺山附近的臺州市度過,吃到“山粉糊”,朋友說這是當?shù)卦?jié)的傳統(tǒng)美食。它又稱“糊糟羹”、“粉菜羹”、“綹糟羹”、“元宵羹”,非要我嘗一嘗。說來也奇怪,江南的“山粉糊”是甜的,里面的貨色真不少,有葡萄干、蓮子、紅棗、紅糖、小湯圓、荸薺、冬瓜糖、桂花等,做羹的原料以紅薯、藕粉為主;江北的元宵“糊糟羹”卻是咸的,里面放的是冬筍絲、咸肉絲、香菇絲、香干絲、蟶子肉、牡蠣、年糕粒等,做羹的主體是米粉。朋友說,臺州江南岸正月十四吃甜羹,正月十五吃咸羹??磥砼_州人吃的花頭真多呀!其實呢,這羹里面也躲藏著幾只小小的糯米圓子,只不過是陣容擴大了!我感覺咸的“糊糟羹”味道好,鮮、香、滑、咸,很是爽口!
再說第二糊,天臺山人喜歡吃的“糊拉汰”,這個“汰”字,就是上海人所說的“汰面衣餅”的“汰”字,就是把面粉調成稀薄而不失黏性的糊狀,放在略擦薄油的熱鍋里拖汰成圓形的薄餅。因制作過程會用到“糊”“拉”“拖”三個動作,天臺人“汰”和“拖”同音,所以天臺人叫“糊拉汰”或“糊拉拖”。臨海朋友李方彬兄告訴我,“糊拉汰”的面粉、水、鍋里的油、火候都有講究,油放多了,面太稀了,火候太小了,弄不好真的會變成一灘面糊糊了。好的“糊拉汰”皮薄如紙、圓如鏡、透光亮,放點鹽、蔥,香脆可口,還可根據(jù)個人口味撒上土豆絲、豆腐、青菜等輔食,即成“天臺式比薩”,美味又有營養(yǎng),是天臺人最拿手的風味佳肴,吃起來香味四溢……還有一種同類小吃叫“餃餅筒”,在一種專用的平底鍋上“糊”成,皮軟而薄,放上粉絲、豬肝、五花肉、海鮮、鱔肉、蘿卜、芹菜、豆腐、洋芋、腌菜、菜干、苔菜、肉醬等佐料,卷成筒形(類似于肯德基的老北京雞肉卷),可即食也可敷油放在平底鍋里烤至焦黃,香脆美味,更是好吃。做“餃餅筒”的水平數(shù)臨海、仙居、天臺最高,各地制作方法大同小異但叫法卻不同,臨海和仙居叫“麥油子”,椒江、黃巖叫“食餅筒”,三門叫“麥焦”。天臺山還有一種粉食就是麥餅,有用土豆泥做餡兒也有用野菜做餡兒,好吃又養(yǎng)生,制作過程也十分講究,攤餅時要兩面多翻身,翻身時敷油;餅快熟時,手提餅緣至鍋沿,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直至熟為止。蘸一蘸醬油、醋、麻油、辣醬等,品嘗一番,那才叫愜意呢!
第三糊“苦櫧豆腐”,有點糊帶點黏,苦櫧樹(山毛櫸目,殼斗科)的種子做成豆腐,有點像上海人吃的“麻腐”,不過苦櫧豆腐是棕褐色。冬天,高高的苦櫧樹掉下一粒粒褐色苦櫧子,農(nóng)民撿得,曬干,殼裂,取果仁,浸泡,石磨上磨成苦櫧漿,過濾去雜質后放在鐵鍋里燒,苦櫧淀粉凝結成豆腐樣子,冷卻,切塊,再用山泉水浸泡至漂凈澀味,才可做菜,有山野的清香,糯軟??鄼蕉垢悬c像我在江西新余插隊時自己做過的橡子豆腐的形狀,味道也大同小異,天臺山一帶的農(nóng)貿(mào)市場有賣苦櫧豆腐、橡子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