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蔚,張冬峰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
淺談具象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
孫銘蔚,張冬峰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張冬峰(1985-),男,漢,廣西桂林人,現(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畫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待遇。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南方油畫山水畫派會長;廣西書畫院副院長;漓江畫派促進會副會長;廣西藝術學院二級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油畫研究。
摘要:本文從總結印象派前后油畫色彩特征著手,通過部分大師作品中色彩的表現(xiàn)力進行分析和總結。色彩在油畫中的發(fā)展從固有色到環(huán)境色,再向帶有裝飾意味的純色轉變,色彩表現(xiàn)力不斷增強,在畫面中的所占的地位也不斷上升。對色彩表現(xiàn)特征的了解有利于我們日后的油畫創(chuàng)作積累色彩經(jīng)驗,增強色彩表達能力。
關鍵詞:色彩;固有色;環(huán)境色;印象派;情感
1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特點分析
本文把印象派作為一個分水嶺。因為印象派的出現(xiàn)顛覆了色彩在美術史上的地位。藝術從追求外在的真實發(fā)展到個人選擇下的真實,也就為走向內在的真實導引了方向。
1.1印象派以前的色彩表現(xiàn)特點分析
印象派以前,西方油畫的畫面上大都只有“固有色”。當時大師們認為物體呈現(xiàn)的都是固有色,比如草就是綠色的,認為皮膚就是淺褐色的等等。在“固有色”觀點下所做的油畫,明處是單純的固有色,暗處往往是褐色的,因此此種油畫有“褐色油畫”之稱。這時期的色彩的變化主要是借助物像的光影和形體來實現(xiàn)的,色彩是用來表示形體的媒介,就像現(xiàn)代在黑白照片上罩一層色彩一樣,這只有了“色”,而沒有“彩”?!安省笔巧世渑兓蛯Ρ人a(chǎn)生的效果。此時的油畫色彩的純度較低,畫家很少在畫面上使用純度極高的色彩,畫面色彩顯得十分和諧。盡管固有色的概念并不科學,但它符合審美情趣。歷代寫實大師們正是用這種“固有色”創(chuàng)作出如此多的杰作,比如安格爾和大衛(wèi),就是利用“固有色”表現(xiàn)出了古典主義的理性美。
1.2印象派的色彩表現(xiàn)特點分析
印象派的色彩遵照“環(huán)境色”,描繪光照射在物體上一瞬間所產(chǎn)生的千變萬化的色彩。印象派的畫走近看彼此是沒有關聯(lián)的色塊拼接在一起,但是遠觀卻是一片陽光燦爛的生動景象。他們在畫面上大膽運用純色作畫,色彩清新明麗,甚至暗部的色彩也十分清爽,純度較高。印象派對色彩的研究成果源自牛頓用三棱鏡發(fā)現(xiàn)了七色光的實驗,他們的色彩在剛問世的時候不能令人信服,因為人們認為他們的畫違背了“固有色”的法則,但隨著光學知識的普及,人們逐漸相信它的科學性。
1.3后印象派的色彩表現(xiàn)特點分析
到了后印象派,色彩有很大的傾向性,強調色彩要表現(xiàn)人的感情,人們不再主張再現(xiàn)自然,而是代表著自然,這種寫意近似于中國所說的“吐胸中之造化”,是對后印象派的反撥。油畫藝術中色彩的這些變革是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當某種思想上升到極端位置時,再無人可超越時,透視學、解剖學、陰影的真實色彩,這些一切問題都已經(jīng)被前輩的大師們勝利的解決時,后輩無以可措手,因此產(chǎn)生了反撥,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2油畫色彩的發(fā)展概況
2.1印象派油畫作品的色彩表現(xiàn)特征
在印象派的畫里,光是印象派繪畫的靈魂,從這時起,對色彩的理解一反過去的觀念,不再把色彩看作一種形體的附著物,色彩開始“翻身”成為畫面的“主角”。他們認為物體在光的不同作用下,產(chǎn)生不一樣的色彩。他們大多用原色作畫,色彩清新明亮,并且重視色塊之間的對比。莫奈的組畫《睡蓮》和《日本橋》都是在不同光線、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完成的,色彩變化極其豐富,他對光色的追求達到了極致。馬奈嘗試了對畫面景深效果的簡約和壓平,用色彩的平涂放棄了對畫像內在的立體感和勾勒,使他們放棄了對陰影的描畫而用主觀色彩取而代之。
印象派既再現(xiàn)了“色彩之真”,也表現(xiàn)了“色彩之美”。大自然并沒有改變,只是畫家教我們用光去看它們,能夠顯示他們隱藏的美。
2.2印象派之后油畫作品的色彩表現(xiàn)特征
19世紀末西方繪畫又向著新的方向邁進,引領這一方向的是梵高、塞尚和高更,史家稱他們后印象派。他們突破了達芬奇的繪畫觀,打破了印象派的光學真實感,不再為模仿客觀服務,而是借助客觀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塞尚采用色的團塊表現(xiàn)法來描繪物像的體積、深度,用色彩的冷暖關系來造型。他的藝術目的是通過純粹的形和色彩,表現(xiàn)思想并激起感情。高更的《塔希提婦女》以強烈的色彩平涂,和明顯的線條勾勒,就像是一幅充滿裝飾意味的壁毯。他曾說過把綠色和紅色并置在一塊會產(chǎn)生兩種顫動的調子。他們喜歡用生澀的色彩直接涂抹,然而在自然中,生澀的色彩根本并不存在,仿佛每一種自然中色彩都是另一種色彩的派生。但這最難找到的色彩卻最易被人們所接受,因為是更能刺激人們的視知覺,產(chǎn)生強烈視覺沖突。梵高不強調精確地再現(xiàn)眼前的一切,之所以自如而有力的使用色彩,是為了表現(xiàn)他自己。他在油畫《夜間咖啡館》中這樣表述用紅色和綠色兩種極端的顏色去表達氣氛的沉悶。房間是血紅色和深黃色的,幾個熟睡的不良少年的形象,這間空而沉悶的屋子,處處都同截然相反的紅色與綠色造成沖突與對比。
縱觀文藝復興到后印象派,西方油畫從忠實的模仿自然到突出自我情感,從外在的真實到內在的真實,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蛻變,使具象油畫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色彩在油畫中的作用也隨之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趨勢,人們越來越重視色彩在畫作中的作用,甚至拋棄了形體的束縛,完全靠色塊組織畫面,色塊可以千變萬化,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可以給人不同的震撼。
參考文獻:
[1]吳甲豐.西方寫實繪畫[J].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8.
[2]施康強譯.狄德羅美學論文選[J].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5.
[3]吳甲豐.西方寫實繪畫[J].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4.
[4]李春.西方美術史教程[J].陜西: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5.
作者簡介:孫銘蔚(1990-),女,漢,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研究生,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美術學,研究方向:油畫研究。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4-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