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寬 路更寬
遇上堵車,心情便會煩躁;遇到行人不讓行,臟話就會出口;遇到前車行駛緩慢,鳴喇叭或閃燈就會不斷……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握起了方向盤,一種名曰“路怒癥”的不良情緒便在眾多車主身上表現(xiàn)出來。
一位網友在自己的博客上說:“沒有開車時,不少車友本是矜持淑女、斯文先生,但當他們上車握住方向盤之后,似乎就變成了很粗俗的人。遭遇堵車或隨意過馬路的行人,往往忍不住破口大罵甚至惡語詛咒,以往的教養(yǎng)頓時煙消云散。以至有人把這些人總結為‘下車是紳士(淑女),上車是野獸’?!?/p>
應該說,近些年來,車輛的增長遠遠超出了城市規(guī)劃的預想,堵車、停車難成了一個客觀現(xiàn)實。可是,除了道路設計及停車位少以外,還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開車者的“車德”。司機們可能都有體會,不少的馬路“疙瘩”就是因為車主們互相搶行造成的,在道路高峰期,往往因為兩輛車爭搶導致的剮蹭小事故就會堵癱一條路,大事故也是“十次車禍九次快”。停車方面,更暴露了“車德”的低下,人行道、盲道亂停車司空見慣。
其實,車行馬路上,和人排隊一樣,只不過插隊搶號的載體變成了車。城市的“三讓”是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人讓人”,不能人一坐到車里,就忘乎所以然,總想著“占便宜”,這就很容易傷人傷己傷馬路。當堵車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的一大常態(tài)難題時,作為車主改變不了這種現(xiàn)狀,轉而就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把負面效應轉化為有利的一面,比如聽聽音樂、聊聊天,去享受這段堵車時間。每次出行前,將辦事的時間留充裕,把可能堵車的時間考慮進去,這樣即使遇到堵車也不會太著急。開車時,心放寬點,都講究點秩序,馬路也會變“寬”。
■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