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麓詩社及其詩人群體的文化品格

2016-02-17 10:30項姝珍
關鍵詞:詩社金華成員

項姝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浙江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

北麓詩社及其詩人群體的文化品格

項姝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浙江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北麓詩社是清乾嘉時期金華民間詩人社團。詩社由金華名宿曹開泰主盟,以地緣、學緣、親緣為主要紐帶,聚集了當時金華地區(qū)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名彥才俊,相互交游、彼此唱酬,帶來了此一時期金華詩文化的繁榮。詩社的創(chuàng)作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側重于鄉(xiāng)景的再現(xiàn)、民生的關注以及對鄉(xiāng)賢的崇仰。其中所表現(xiàn)的對現(xiàn)實人生的關注和對人格理想的訴求,反映了詩社成員冷淡疏離的政治意趣、安貧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尚節(jié)重義的道德意識,是特定時空中詩人群體文化品格的集中展現(xiàn)。

北麓詩社;詩群構成;創(chuàng)作旨趣;文化品格

清乾嘉時期金華民間詩社疊興。東陽有樓上層主盟的八詠樓詩社,孝順有夏國光主盟的竹堂詩社,赤松有方國泰主盟的我樓詩社,曹宅有曹開泰主盟的北麓詩社。此四社為當時金華地區(qū)聲名最盛者。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社于夏氏龍川別業(yè)會集,分韻賦詩,[1]80為當時金華文事之盛。此次社集,北麓詩社獨占魁首。此后,八詠樓詩社及竹堂詩社聲名漸匿,方國泰散我樓詩社,專注北麓詩社社事。至此,北麓詩社成為金華文化繁盛的代表。故此,考察北麓詩社的基本情況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是我們深入了解乾嘉時期金華一地士人人格心態(tài)和文化品格的關鍵,是探討特定時空中的地域文化不容輕忽的部分。

一、北麓詩社的集結

文人結社,清初延續(xù)明末風氣,依舊繁盛。后因朝廷嚴厲禁止,將文人結社視為士習不端的行為,嚴密控制,其高壓態(tài)勢從順治末年一直延續(xù)至乾隆末年,各地詩文社事逐漸衰落。金華地區(qū)亦然,自清初至乾隆中后期,文事衰歇,也少有才名之士。然而,嘉慶年間,朝廷對文人的鉗制減弱,相對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使得全國詩壇再露生機。金華文人亦受此風影響,“嘉道間人才飚起,風流文采,照耀一時”。[1]2如此盛況,北麓詩社助力頗多。

北麓詩社初集于乾隆五十二年(1788)至五十三年(1789)間,由金華人曹開泰首倡。曹開泰為金華名宿,字佩弦,號珩圃,工古詩文詞,有《宜弦堂詩鈔》十二卷。少受舉子業(yè);后“知其不足傳也,悉棄去”,[2]專心詩文創(chuàng)作及講學收徒;“晚主講東明書院。品學高邃,士論翕然”。[2]曹開泰在金華一地專注文化事業(yè),頗有聲望。其文化活動尤其是組織建立北麓詩社,對金華一地的文化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得到了同時期文人的認可與推崇。與他同時的東陽詩人樓上層曾說:“時金郡士氣樸茂,少耽吟者。珩圃(曹開泰)力為提倡,風氣一變。”[2]這種士氣文風的變化得益于曹開泰的刻意提倡,北麓詩社的集結即其主觀努力的表現(xiàn)之一。北麓詩社的建立看似文人間的酬唱切磋,卻不可排除盟主初建時的別有用心。

詩社建立初期,成員僅六人,除曹開泰外,分別為方國泰、方元鹍、邵聲芳、方應鳳、方應麟。方國泰工詩、樂府,有《我樓詩稿》《我樓樂府》,早年曾建我樓詩社。從詩文創(chuàng)作上講,方國泰亦可算當時金華詩壇的前輩,又曾組織詩社,在本地有一定的影響力。方元鹍于詩歌上用力頗多,詩名較曹開泰、方國泰更盛,有《鐵船詩鈔》傳世。作為北麓詩社初創(chuàng)時期的元老級人物,曹開泰、方國泰、方元鹍三位的詩歌修養(yǎng)在當?shù)亟詫偾傲?,加之曹開泰提倡吟詠的活動旨趣,使得詩社集結初期便有了引導地域詩文風尚的意味。而后續(xù)加入的詩社成員與前期的邵聲芳、方應鳳、方應麟行輩上皆屬晚學后輩,加入詩社更多的是學習和切磋。乾隆五十七年(1792),張作楠完成麗正書院的學習,轉拜曹開泰為師,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隨即加入北麓詩社。與之同學的有曹位、陳仁言、金萼梅,三人亦于同年加入北麓詩社。嘉慶四年(1799),曹寅、馮慎中、張作楫、張允提加入詩社。[3]1至此,北麓詩社成員就此穩(wěn)定,總共十四人。

詩社成員酬唱切磋,一直延續(xù)至嘉慶十八年(1813)張作楠北上任官。二十多年的詩社活動,詩社成員相互鼓勵,彼此推崇。如嘉慶元年(1796),張作楠、陳仁言、曹位同學于曹開泰門下。一日,“慎齋(陳仁言)見立人(曹位)詩艷之,作《三講全韻》詩以贈,立人報以《九蟹全韻》詩,慎齋復即其韻答之,立人大喜,以為有蘇黃氣格,由是情好日篤”。[4]而張作楠此時亦“執(zhí)鞭弭以相左右”。[4]這種和諧的氛圍在詩社成員間隨處可見??梢哉f,詩社一方面拉近了成員間的距離,增進了彼此交游的情感;另一方面,在日益篤好的交游中,成員間酬唱相和、相互切磋,詩藝也在不斷提升。除曹開泰、方國泰、方元鹍三位年長且輩分高者之外,其余后輩都處于成長階段,詩社的經(jīng)歷為他們后來詩藝的成長奠定了基礎;而這一批年輕的詩人也成為嘉道時期金華詩人的主力,帶來了金華詩文化的繁榮。這里面北麓詩社的養(yǎng)護之功不可忽視。

詩社初建時期有提倡吟詠的旨趣,但并沒有明確的組織綱領,詩社成員也沒有全體聚集酬唱過;而詩社活動卻延續(xù)了二十多年,并對金華詩文化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這當中詩社成員的關系紐帶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詩社成員皆為金華一地的文人,地緣是他們集合的天然紐帶。除此之外,詩社初創(chuàng)期,發(fā)起者曹開泰與初期成員方國泰為姻親,與方元鹍同師金華名宿方淇,有同窗之誼;方應鳳、方應麟、邵聲芳皆為曹氏弟子;后來加入的張作楠與陳仁言為曹開泰弟子,曹位亦為曹開泰弟子,且二人為同宗,張允提是張作楠族侄及弟子,張作楫與張作楠為兄弟,馮慎中與張作楠為姻親,金萼梅與陳仁言為詩友。從中可以看出,詩社成員以地緣為基礎、以親緣和學緣為主要牽絆勾連了彼此相互的交游,這也是詩社雖組織方式松散,社事活動不緊密,卻能延續(xù)二十余年的主要原因。這當中尤以師生關系為主。詩社由曹開泰發(fā)起,成員大多為其弟子,可以說,北麓詩社是曹門弟子的課余詩歌聚會。這里面有同門間的砥礪爭競,亦有師長的獎掖鼓勵。如曹開泰對陳仁言和曹位的評價:“仁言與立人契尤密,立人劌肝鈢腎,遲而后工;仁言下筆滔滔,擊缽可就。兩人氣相高,尤學相礪?!盵5]弟子間的相互砥礪,師長看在眼里,欣慰之中亦含鼓勵之語。正是這種關系紐帶和融洽氛圍,促成了成員間吟詠之風的相互影響,培養(yǎng)了金華一地的年輕詩人,推動了地域詩文化的繁榮。

二、《北麓詩課》的創(chuàng)作旨趣

北麓詩社的集結目的在于提倡吟詠,詩社成員的酬唱之作由張作楠匯集成冊,即《北麓詩課》?!侗甭丛娬n》四卷,收錄詩社成員十四人共四百六十七首詩作。作品內容龐雜,寫景記游、詠史懷古、即事感懷、托物言志等,都在詩集中有所展現(xiàn)。但北麓詩社的集結過程和成員構成決定了其社集作品更多為詩歌習作——其以“詩課”命名即可見出。張作楠最初整理《北麓詩課》,除了“志一時聚散之跡”,[3]2更多地則是為了紀念當年的唱酬之情。盡管如此,我們分析《北麓詩課》的詩作,仍能探出其創(chuàng)作旨趣,這是我們深入了解北麓詩社的文化價值及其成員的人格心態(tài)的基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對鄉(xiāng)景的再現(xiàn)

詩社成員都為金華人,其詩歌創(chuàng)作自然難以騰挪出特定的地域;而《詩課》中數(shù)量極大的鄉(xiāng)邦景物的描寫,則可見出社員對鄉(xiāng)景的獨特感情。元代金華文人黃溍曾在《北山紀游》中說過:“人物固藉乎山川而生,而山川則專倚乎人物為之引重?!苯鹑A一地風景秀麗,北山被稱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人文底蘊與自然風光皆堪稱賞,加上周邊縣市景物亦多不勝數(shù),這些都是詩社成員唱和的極佳題材。反之,因社員的吟詠,景物也得到了多方位的詮釋。如方元鹍有《游金華三洞歌》,以記述的方式記錄了游金華三洞的所見所聞:“危岡十步一憩石,坐聽山泉出谷戛”,[3]1展現(xiàn)了金華山的幽靜;“一峰欲落一峰起,雜沓如走群羊牛。洞天豁石扇,古木枝相樛。老龍辟開青玉嶂,壁間蛻落頭角如雕鏤。蝙蝠掠面飛,藤梢掛輕柔。清泠一脈出地底,別有異境共尋搜”,[3]1寫出了金華三洞的險怪和奇秀,字里行間贊美之情溢于言表。對此,張作楠有同名和作,亦是極力渲染金華三洞的奇景。其他社員如曹位、方應麟等,有《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分別作詩贊頌三洞。

除了金華山的景物,周邊縣市的風光也是詩社成員描摹的對象。如曹開泰《寶掌山冷泉歌》,寫的就是浦江寶掌山的景致。詩歌長篇一首,開頭“雷霆砰訇怒擊石,石竇云開千點白。中流一道泄飛泉,中古寒波蕩空碧”,[3]10落筆非凡,極具氣勢,足見詩社盟主的功力。后文對泉水的描寫,如“初疑佩刀斫山脊,貳師將軍或過此。又疑倒涌帝臺漿,玉液分來甘且旨。一酌清我心,再酌滌我腸。一酌再酌酌不歇,頓覺眼目口鼻瑟肅凝秋霜。六欲八垢俱消亡,曹溪一勺何足當。久坐玉樓寒起粟,但覺寶掌山色入眼青蒼蒼”,[3]10亦質樸可愛。對此,曹位也有同題和作。此外還有《金華竹枝詞》《雙溪竹枝詞》等。詩社成員們沉浸在鄉(xiāng)邦景致中,極力渲染家鄉(xiāng)的自然風貌,洋溢出難以掩抑的自豪之情。

(二)對民生的關注

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民間陋習或不良風俗的揭露與批判,二是對百姓疾苦的同情與悲憫。這里面體現(xiàn)了詩社成員對現(xiàn)實人生的關懷,在《詩課》作品中表現(xiàn)出閃耀的人性光輝。如方元鹍的《觀斗牛用韓孟斗雞聯(lián)句韻》:

滌場畢田功,賽社展期待。遠村傳鼓聲,叢祠耀髹彩。聚族相娛嬉,斗獸即危殆。濕耳牛來思,鳴牟聲宛在。選材設勇爵,赴敵比矛鐓。值此天肅清,度諸地爽塏。尾株掉禿連,肉峰聳碨磊。不為釁鐘牽,詎同卜郊改。額裹首鎧堅,角礪霜刃皠。初交氣一鼓,再接勇十倍。進寸擬肉薄,退尺懼身醢。力皆九拒能,氣肯三戰(zhàn)餒。觸槐鉏麑怒,逾隱斐豹紿。兀立鼎抗獲,突擊椎奮亥。轉戰(zhàn)定勇怯,逐北判功罪。賀勝笑哄傳,救敗髁泥浼。勝價獲虛聲,屠肉失重賄?;驑s若登壇,或辱逾蹈海。吾聞牛用擾,策以耕勿怠。問喘丞相宜,占夢牧人乃。水戰(zhàn)置旄頭,火攻畫繪彩。要豈識交綏,居然勞奏凱。買駿費千金,斯言聞郭隗。誰知景升畜,伹供庖丁宰。吾詩特解嘲,陋風何足采。[3]15

詩歌描寫的是金華有名的民俗:斗牛。詩歌中對斗牛民俗從選材、裝扮、角斗、勝利都作了細致的描述,尤其是對角斗時緊張的氣氛作了真實的再現(xiàn),對金華鄉(xiāng)間的民俗風情起到了記錄的作用。不僅如此,詩人還就斗牛風俗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斗牛耗費人力財力,最終依舊是送去宰殺,只是徒然熱鬧了一場,并無太大的意義。詩人作詩解嘲,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此種習俗的批判,體現(xiàn)了詩人樸拙質實的價值觀。

又如張作楠的《寄衣篇》五解,記述了一個客居北平的鄉(xiāng)人,其妻年年為之寄冬衣,卻年年不見歸信,飽受思念之苦的煎熬,最終等來的卻是丈夫的死訊。詩中描述妻子得知丈夫死訊后的慘狀:“頓足號且呼。不見故夫,但見手書,持書嗚咽,肝腸斷絕。爾病,我不知時;爾死,我不知日。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訣?!盵3]79十分誠摯感人。詩人對客居他鄉(xiāng)者死后的凄慘也發(fā)出了沉痛的叩問:“三千里外雪霏霏,誰收爾骨歸黃土?”[3]79這里的感情投入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覺,在寫景題畫、交游酬唱之外為詩社的創(chuàng)作傾注了厚重的人文關懷,也為詩社活動增添了一抹亮色。

(三)對鄉(xiāng)賢的崇仰

北麓詩社作為地方性的文人社團,參與者均為本地文人,其成長過程及社事活動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金華素有“小鄒魯”之稱,古來文化繁盛、才人輩出,宋元明時期值得稱道者尤多。這些豐富厚重的鄉(xiāng)邦文化和值得推崇的鄉(xiāng)賢前輩不僅是創(chuàng)作的內容,更是社員學習的榜樣。在《北麓詩課》中,我們可以隨意撿拾此類詩歌,感受詩社成員對鄉(xiāng)邦前賢的敬仰與推崇。如曹開泰的《過唐悅齋先生故里》:

學究天人徹古今,巨儒蹤跡久消沉。等身著作悲何有,駐足巖巒感獨深。四府上書匡濟略,六經(jīng)論定圣賢心。一斑尤得窺全豹,平昔珍藏擬鑄金。

未必姻親便黨同,秀才閑氣自相攻。名賢類使成無賴,持護何人秉至公。落日兒童牛背笛,荒村煙樹馬蹄風。年年游客春三月,惆悵桃花白又紅。[3]83

唐悅齋即唐仲友,金華南宋名士,曾舉宏詞科。其經(jīng)制之學在儒學發(fā)展史上占據(jù)著極高的地位,全祖望將之與呂祖謙的性命之學、陳亮的事功之學并稱,足見其聲望。然唐仲友命途不順,受朱熹排擠,最終寥落收場。詩歌對唐仲友的學術成就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與推崇,同時對其遭遇深表遺憾和同情。末首最后兩句以春日桃花紅白爭相開放的熱鬧景象襯托一代名宿的寥落命運,哀感頑艷。

除此之外,還有如《謁宗忠簡公祠》,亦為曹開泰之作,表達了對北宋末年名將宗澤的崇仰之情。宗澤為金華義烏人,靖康之難后力主還都東京,并制定了詳盡的恢復中原的方案,但終究未被采納,以致憂憤成疾,臨終三呼“渡河”而亡。曹詩中有云:“坐令英雄志不就,出師未捷長城隳。嗚呼我公真人杰,磁州已見薤梟鴟。孤軍深入趨衛(wèi)濮,翕張變化尤神奇。大觀政和若早用,病入肌理尤堪醫(yī)?!盵3]39字里行間盡是對宗澤勇猛的肯定、用兵的贊嘆以及憂心國事致病入膏肓的嘆息。結句“門前落日聽啼鳥,想見渡河三呼時”,尤見凄絕。此詩,方國泰、曹位、陳仁言、金萼梅皆有同題和作。此類作品,主題指向都是對鄉(xiāng)賢的贊頌推崇以及對其遭遇的悲慨與同情。

以往論及北麓詩社,皆言其詩歌創(chuàng)作脫離現(xiàn)實,少關注民生,多為社員閑時酬唱之作;加上社員大多為年輕詩人,作品也多為學習過程中的“課作”,以致學界對其關注不多。但從上文所談詩課的創(chuàng)作旨趣來看,詩社作品雖不排除有虛應故事或表閑愁的游仙、詠史、題畫等題材——這是文人結社作品的通病——但除此之外,還蘊含了社員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以及憑知識分子的良知自覺關懷民生的集體意識,其中深藏的,是這一群體對現(xiàn)實人生的關注和他們的理想訴求。由于社員多為年輕詩人,閱歷不足、眼界有限,使得這種內涵表現(xiàn)得并不深刻;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就輕忽其創(chuàng)作,它是詩社成員人格心態(tài)的外化,不斷累積之后,最終促成了群體文化品格的形成。

三、北麓詩社詩人群體的文化品格

一個群體得以凸顯,有賴于特有的文化品格。這是該群體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xiàn)。作為一個民間詩人團體,北麓詩社以社團的形式聚集了當時金華一地有名望的詩人和極具潛力的年輕后進,通過互動交游、酬唱切磋,彼此間相互影響,形成了群體性的文化品格,在特定時空的文人中極具代表性,由此也突出了北麓詩社的文化價值。這種文化品格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冷淡疏離的政治意趣、安貧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尚節(jié)重義的道德意識。

古代文人讀書,目的是為了科舉功名。寒窗十載,一舉成名,不僅光耀門楣,自身所學亦可為世所用。故此,文人多汲汲于科名,有“春風得意馬蹄疾”者,也有“失意落第心寥落”者,這兩種情狀構成了古代文人才與命關系的基本表現(xiàn)形態(tài)。

北麓詩社文人亦好功名,但這只是在最初時期。對于科舉政治,他們的態(tài)度有從熱衷追求到冷淡疏離的過程。這種轉變,是他們歷經(jīng)世事之后對出處行藏的慎重抉擇。老一輩社員自不必說。曹開泰早年也曾受舉子業(yè),且舉業(yè)較順?!豆饩w金華縣志》載: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學院李科試入縣學第三名;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學院王歲試一等第一名補廩;嘉慶三年戊午(1798)科貢,就職訓導。[6]可以說,就曹開泰已有的科考成績,我們有理由對其科舉之路寄予厚望。但“試輒高等”的曹開泰,“知其不足傳也,悉棄去,專肆力于詩古文詞”,[2]于鄉(xiāng)間收徒受學,結社吟唱,表現(xiàn)出對仕途科名冷淡疏離的姿態(tài)。其《掛書牛角圖》云:

李花初盛楊花落,阿□頭頸當誰斫。蒲山公子亦英豪,讀項羽傳氣盤薄。須陀授首眾心從,宇文殄滅軍聲雄。是時汾晉真人起,唐公見推事定矣。同盟何意反相屠,讀書苦學胡為乎。不作臺司作光祿,狼子野心工反復。竇融勛業(yè)竟無成,籍也誅夷了殘局。一錯無從鑄六州,當時豈若老騎牛。叩角猶堪效寧戚,為犧兼可悟莊周。舊事隋唐如電轉,披圖搔首情無限。千古傷心此例多,華亭鶴唳東門犬。[2]

此為題畫詩,敘述的是隋唐舊事。看似詠史題畫的應酬之作,卻不難見出詩人對官場黑暗政治的不認同。詩人并非否定士人出仕,而是認為士人應該有自己的精神操守和遠大抱負,不應借助權勢爾虞我詐。詩人推崇的是春秋時的寧戚和周莊,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態(tài)度,這是文人至高的理想。但世事如電,文人沉浮本難以自主,加上詩人身處乾嘉時期,正是士人備受壓抑的時代,欲在仕途一展抱負是不可得了,只能選擇獨善其身、遠離政治。詩歌最后華亭鶴唳的典故,感慨之中飽含著無奈。

方元鹍是詩社成員中官位最高者,嘉慶六年(1801)進士后,累官至戶部主事,但最終也“不耐此所為,終日閉門”,[7]感嘆“萬般人事回頭懶,仰數(shù)歸鴉喚不應”。[7]此間辛酸與凄清的心境,不足為外人道。即便年輕一輩,早年意氣風發(fā),但在歷經(jīng)世事后,對政治亦表現(xiàn)出疏離的態(tài)度。如張作楠辭官回鄉(xiāng)后,鄉(xiāng)居二十余年,足跡不入城市,三子皆令務農或從事其他事業(yè)。有人問:“何不業(yè)儒?”張作楠回答:“世俗讀書為科名,及入仕,則心術壞,吾不欲其墮落也?!北甭丛娚绯蓡T對政治的冷淡疏離更多的不是因為才命不濟的心灰意冷,而是一種歷經(jīng)世事后的淡然。

因為有這種淡然的心態(tài),所以詩社成員的人生態(tài)度表現(xiàn)出安貧自適的特點。戴殿泗在給曹開泰的《宜弦堂詩鈔》作序時曾言:“世嘗謂詩人少達而多窮,珩圃(曹開泰)以明經(jīng)老,友教四方,環(huán)堵蕭然,有自得之色,近于有道之士。”[8]曹開泰作為社員中的年長者,看待事物更為通達,歷經(jīng)世事之后追求更多的是一種閑適的生活,恰似孔門樂道的意味,又帶有道家的灑脫之趣。如其《可園雜歌》前二首云:

前年我在坦溪西,今年我在坦溪東。溪東溪西亦何擇,雪泥留爪隨飛鴻。春風春雨一番足,溪光搖蕩千竿竹。方塘微波亦己綠。

東橋橋頭清且寒,白石齒齒云漫漫。啼鳥一聲下喬木,報我庭畔花初殘?;埢ㄩ_風光好,莫把落英持帚掃。高臥花茵春未老。[2]

幽靜的景狀和詩人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讓詩歌格外灑脫清新,似乎世事的紛擾并不能打擾詩人欣賞美景、體味生活,現(xiàn)實生活中的閑愁苦悶也很少在詩歌中顯現(xiàn)。戴殿泗對此曾感嘆:“若珩圃之安貧窮矣,而不自以為窮也,然則珩圃其必有超然自適者乎!”[8]曹開泰之安貧,并不是他沒有能力改變清貧生活,而是他真正看淡了名利。這事實上是金華士人特有的傳統(tǒng)性格:質實輕利。他們更看重的是人格氣節(jié)、道德修養(yǎng)。也正因此,張作楠在回答為什么不讓子弟業(yè)儒時會有那樣的答案。

很顯然,社員群體安貧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與其價值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他們輕賤名利,自然能安貧自適,而這種看似無所求的人生態(tài)度中也有他們所重者,即道德節(jié)義,這也是其文化品格的表現(xiàn)。金華文化歷來尚節(jié)重義。宋末元初,遺民方鳳、吳思齊、謝翱曾在金華浦江創(chuàng)辦月泉吟社,詩社以《春日田園雜興》為題征詩。此次征詩含有強烈的民族情緒,詩題一出立即得到周邊縣市千余人響應,得兩千七百多首。前人節(jié)義之舉作為鄉(xiāng)邦文化的一部分影響著后人, 在其詩歌中多有對氣節(jié)的推重。如詠嚴子陵釣臺,曹開泰有“縱使臺傾跡不留,先生高潔自千秋”[3]163之句,方元鹍有“君其堯比德,世外我巢由”[3]163之句。曹開泰更有《西臺吊謝翱》詩,以極大的篇幅渲染謝翱抗元復國之事,對其民族氣節(jié)表示贊頌與慨嘆,崇仰之情溢于言表。除了民族氣節(jié)外,社員群體對封建傳統(tǒng)道德亦極為推崇?!对娬n》中歌頌孝子節(jié)婦的詩篇也頗多,如張作楠《翠微山房文集》有《金烈女傳》,記載金華金氏烈女守節(jié)的事跡,詩社成員曹開泰、方國泰、金萼梅等,也紛紛作詩贊頌烈女節(jié)行。當然,封建文人對貞潔烈婦的行為極力渲染有其認知的局限,但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們的質樸尚德,只因存在于特定的時空中,難免有其局限性。

作為金華的地方民間詩社,北麓詩社聚集金華地方文人進行社集活動,呈現(xiàn)出極大的地域特色。其詩歌創(chuàng)作盡管藝術價值不能與大家之作相比,但當中展現(xiàn)出的乾嘉時期金華文人群體的人格心態(tài)和文化品格,卻是我們探究此一時期金華地域文化典型的案例。與此同時,詩社的詩歌活動也帶來了金華詩文化的繁榮,為金華地方詩壇培養(yǎng)了如張作楠等優(yōu)秀的詩人。這兩方面正是北麓詩社的文化價值所在,也是我們關注北麓詩社時不容忽視的關鍵。

[1]張作楠.翠微山房遺詩[M]//曹宅鎮(zhèn)文史資料叢書影印本.金華:金華市金東區(qū)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2008.

[2]潘衍桐.兩浙輏軒續(xù)錄:卷二十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3]北麓詩課[M]//曹宅鎮(zhèn)文史資料叢書影印本.金華:金華市金東區(qū)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2008.

[4]張根芳.張作楠評傳[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23.

[5]張作楠.梅簃隨筆[M]//曹宅鎮(zhèn)文史資料叢書影印本.金華:金華市金東區(qū)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2008:143.

[6]鄧鐘玉.光緒金華縣志:卷十五[M].影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7]錢仲聯(lián).清詩紀事[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8306.

[8]戴殿泗.風希堂文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姜月芹.方元鹍及其詩歌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1.

[10]高朝富.張作楠詩文集整理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吳波)

Beilu Poetry Club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Its Poets

XIANG Shuzhen

(ZhejiangCollege,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hua321000,China)

Beilu Poetry Club was a folk poet club in Jinhua during the Emperor Qianlong(1735-1795) and Emperor Jiaqing(1796-1820). The leader of the club was Cao Kaitai. Talented poet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gathered together, because of geographical factor, blood ties and similar schooling. They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wrote poems together, which l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poetic culture in Jinhua. Their poetry has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ost of which describes hometown scenery, pays attention to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shows their respect to the ancient saints of their hometown. Their poems focus on realistic life and call for ideal personality, which reflects poets’ in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politics, their contentment in leading a simple and virtuous life, and their moral consciousness of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integrity. To sum up, those poets demonstrate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the time.

Beilu Poetry Club; composition of poets group; purport of poem composing; Cultural Characters

2015-12-25

項姝珍(1988-),女,浙江金華人,上海財經(jīng)大學浙江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

2015年金華市社科聯(lián)重點課題“北麓詩社研究”(Z107)

I207.2

A

1001-5035(2016)05-0097-06

猜你喜歡
詩社金華成員
張金華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歲朝清供
詩社擷英
詩社擷英
詩社擷英
陳金華
蒙城县| 惠东县| 富川| 阿鲁科尔沁旗| 泗水县| 江源县| 额敏县| 汝州市| 紫阳县| 沛县| 凤台县| 平舆县| 金山区| 漳平市| 开封县| 拉萨市| 汉沽区| 灵寿县| 泾源县| 屏东县| 丰原市| 丽江市| 房产| 达尔| 河源市| 石首市| 大安市| 察雅县| 东乡县| 财经| 获嘉县| 富锦市| 汕尾市| 巴彦县| 吴川市| 基隆市| 浙江省| 南澳县| 淳化县| 嘉峪关市|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