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淺談高中語文學習的主題閱讀與素材積累
周峰
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先賢圣哲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著作??墒菚侨绱酥?,人在有生之年永遠不可能閱讀完?!肚f子·養(yǎng)生主》中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實在是難以企及。鮑鵬山在《知識與境界》一文中指出:“當知識不成體系時,它是無用的,只是碎片?!弊寣W習任務(wù)繁重的高中生漫無目的地閱讀,實在是浪費時間與人生。這也正是展開主題閱讀的必要性。
主題閱讀是針對同一話題進行專題性拓展閱讀,包括個性閱讀與獨立閱讀。個性閱讀更加強調(diào)調(diào)動自我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以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獨立閱讀則要求準確復述文本表達的概念與情旨,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相關(guān)的聯(lián)想與思考。
(一)個性閱讀
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作品,是因為其中對于人生、人性、生活和世界的感悟與認知,可以平息讀者心中對于某些問題的焦慮。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客觀而理性地分析書中的內(nèi)容帶給自己的某種情感及認知體驗,從而慢慢建立起個性閱讀的標準。
(二)獨立閱讀
在信息爆炸時代,面對廣博浩瀚的文本和資料,獨立閱讀強調(diào)進行比較、分析之后,批判性地吸收。就高中生而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閱讀經(jīng)驗中,首先就要找到“獨特的這一個我”。
在這種小而專的主題閱讀中,學生往往可以更加專業(yè)化地去探索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完成初步的素材積累。而有效的素材積累不能僅僅是占有材料,還需要對材料進行思維的再建和重組。從日常教學經(jīng)驗與反饋來看,可以分這樣幾個步驟進行:
(一)聯(lián)想和想象
引導學生就閱讀專題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將自己的感性認知轉(zhuǎn)換為原創(chuàng)性意象和理性解讀,找尋情感和理智的“凝結(jié)點”。舉例說來,在文學作品人物形象這個主題之下,針對《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中的薛寶釵進行專題閱讀。從其個性與命運入手,結(jié)合《紅樓夢》自身的影響力,很容易聯(lián)想到《京華煙云》中的姚木蘭。針對兩個人物進行感性體驗和理性認知,從而完成素材的“想”。
(二)一句話表達
以往實踐中發(fā)現(xiàn),“想”并不難,而有目的的“思考”則是不易的。提煉一句話有助于學生反思和糾正自己的思維過程。想象與聯(lián)想是發(fā)散思維的主要形式,而提煉一句話則需要反思、加工、重組、表達,需要基于批判性思維基礎(chǔ)之上進行復合思維。思維方式的綜合練習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多方面提升。
請看實例:
主題閱讀與素材積累:《紅樓夢》人物之“多面湘云”
(一)我最喜愛的幾處人物形象描寫:
一時史湘云來了……眾人都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p>
湘云忙一手奪了,擲與寶釵。
該湘云掣。湘云笑著,揎拳擄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來。
湘云笑指那自行船與黛玉看,又說“快坐上那船家去罷,別多話了?!?/p>
湘云拍手笑道:“阿彌陀佛,真真好簽!”
(二)名家評論
對于史湘云的詩才,周思源認為,大觀園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與之匹敵。其中有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史湘云對待詩詞的態(tài)度和林黛玉如出一轍,林黛玉把詩詞視為生命,史湘云把詩詞當成生活中的一大樂事。雖然薛寶釵的詩才也是一流,然而在寶釵心里,作詩填詞本不是女孩子的正事,所以心中對于作詩是有偏見的。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給了湘云一個“憨”字(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裀”),這是作者直截了當?shù)乇磉_出對史湘云活潑可愛的肯定。
王志堯先生曾說:“縱觀史湘云的歷史,‘憨’字確乎概括出了她的性格特征,‘醉臥花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p>
凌解放認為,這種“憨”是一種“叛逆”。因為在紅樓時代,女孩子如此“放縱”是一種不守婦道的表現(xiàn),但是史湘云敢這樣做,也樂于如此行徑。所以凌解放先生說:“如果肯用歷史的、辯證的、具體分析的眼光去看,她正是一個‘水做的骨肉’的女兒,一個天真無邪,沒有半點道學氣的嬌憨的叛逆?!?/p>
很多學者都認為,史湘云在《紅樓夢》中“大嚼鹿肉”“醉臥青石”都能體現(xiàn)其濃郁的魏晉之風。
呂啟祥說:“首先,都以酒為觸媒。晉人喝酒,成為風尚;紅樓諸釵中,游宴行令,雖不離酒,但或拘于禮,或為養(yǎng)生,都有節(jié)制,能放懷作豪飲者,大約也只有湘云。其次,都有一種不隨流俗,不顧物議,我行我素,旁若無人的氣度?!?/p>
唐明文先生說,史湘云是不幸的,但她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曠達、直爽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她從小得不到關(guān)愛,“她用傲世的態(tài)度來報復現(xiàn)實,同時又在報復自己。她在表面上越來越曠達、穿異服、吃異食、驚言駭俗,游戲人生,但內(nèi)心的病態(tài)也越來越沉重?!?/p>
從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到,專題閱讀不是泛泛而讀,對于格外引起自己注意的原文內(nèi)容應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地概括原文。精要的名家批注、相關(guān)重要評論的積累等,則可以作為自己文章中的名言論據(jù)。對于名家言論不同意時,有思考有辯駁,從對方列舉的事實論據(jù)、論證手法、原因、條件、結(jié)果、影響等諸多方面逐一批判,由表及里探究深層次原因。
先有跬步的閱讀,才能有千里的積累,走過千里,才能明白良駒與駑馬的區(qū)別。通過有效的主題閱讀與素材積累,才能讓他者的知識變成自我思考,讓量的積累變成質(zhì)的飛躍。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