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鵬
河流之上的聲音之憶——讀卜寸丹《那些密布的河流》
黃恩鵬
卜寸丹的新作《那些密布的河流》,滿篇有這些“河流”“水”“母親”“神諭”等等?!八笔亲髌返闹黝},是生命的喻象。從整體來看,這九章是一個交響曲的上下鉤聯(lián)的章節(jié),每一個章節(jié)都設(shè)定曲式,呈示、展開、再現(xiàn)那些讓生命得以溫潤的故事。很明顯,這是一段段與家族史相關(guān)的故事。它對自身的存在充滿了無限眷戀和體驗。而存在和感知之謎,總會被一顆心舉到天空。敘寫上帝的神圣,許多言辭富饒、圣潔。復(fù)線的結(jié)構(gòu)、人物旁白的插進(jìn),都是在證實那些存在是事實而非虛構(gòu)。故鄉(xiāng)在如今看來,已經(jīng)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隱藏進(jìn)了荒蕪的背后。這是人生的悖論。它在本質(zhì)上是不可預(yù)設(shè)的自我認(rèn)知,是對家族史重新回憶,并同時又在本質(zhì)上融進(jìn)歲月里的思考。
“愛吧,愛這絢爛與涼薄?!薄霸撚痴盏亩加痴者^了。”(《那是神制造的幻象》)借用“過去時”的親人——母親的說話,“復(fù)活”某個場景某個時期的記憶文本,帶動場景的活泛。也是對事件的一種補(bǔ)充。這其實正是卜寸丹散文詩文本的特色。幾乎每章都有母親的“說話”揳入文本。創(chuàng)造了一種“時空的區(qū)隔感”。這種時空的距離拉近和拉遠(yuǎn),是現(xiàn)代戲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段,卜寸丹用在了散文詩文本里,借此擴(kuò)容時間與空間。放逐記憶,讓訴說更為從容。比如:“呵,你看一株稗草,它是多么寂靜?!保ā兑恢臧薏?,它是多么寂靜》)“他們?yōu)檎l征戰(zhàn)?”“如簧毒舌??刂浦g(shù)。我的孩子將死于非命?!保ā侗粐У膷u》)“真正的美,涵養(yǎng)著尊嚴(yán),令人心生感動?!保ā兜谌龡l河岸》)“記住你的養(yǎng)父。記住一條河流表象里所裹藏的陰謀?!保ā段覊粢娨粭l大河》)等等這些都是記憶里的母親的“說話”,從而營造劇場文本的“現(xiàn)場感”。以母親說話來呈示“演奏”樂章段,杜絕了懷疑主義與本體論無法厘清的問題。從而在黑舊的輪廓里,找出苦難的背影。在意志的反抗里,尋到希望的黎明。
“把成熟的麥稻都收割了吧!”“把眼淚抹在刀刃上?!薄八徎ㄒ欢湟欢涫㈤_;他點燃了高香?!薄耙股诩由?,圍觀的人像鳥一樣散盡?!薄鞍雅c高德相匹配的崇高的孤獨留給一條河流的葬禮吧!”“把命運的紋路攥緊在你自己的掌中。”
我曾在中國西部壯偉的瀾滄江峽谷里聽峽谷里的農(nóng)人高唱神的贊美詩。詩人的這個“合唱”部分,有著“祭詩”的厚重,因此同樣打動了我。這個“合唱”部分是主題的宣敘調(diào)。而接下來,則以《安魂曲》的寧靜,來為天地生命之魂作最后的彌撒。“那個飲水的人走了”,詩中反復(fù)這樣的一句。其實這也是喻指那一條密布在她生命中的“河流”從此消失了。這個“河流”就是“安魂”的人,靈魂和肉體都已融進(jìn)了大地。只有大地,才是所有生命最后的歸宿、最后的眠床。
在《物事》中,她將與父親、母親和妹妹在一起生活的情境進(jìn)行詩性地言說。將往昔歲月里的“物事”變成“人的故事”。那些書寫,有如盛水陶器,總會感念那些賜予“生命之水”的由來。許多憶念和牽掛,又總會被一種憂傷照耀。那些曾經(jīng)難以言盡綿長的歲月,就流淌在一條資水里。這資水之源,以精神之火照徹?!懊恳粋€人的身體,就像每一片樹葉,是如此的不同。我們不需要重新打量,只消讓簡短的話語沒有歧義,讓天光微露,讓眼睛里隱蔽的空洞、深淵徹底瓦解。一片葉子,又一片葉子,一地的葉子,它們糾纏于風(fēng),離散、相聚;我們糾纏于鏡中的自我?!彼龑⑼粲洃浀乃槠B成整體。感懷的淚光,有如清風(fēng)之翅,劃開了漣漪。那些真實的、閃爍瞬間懷念的情感之火,被記憶重新點燃。詩人以“物事”為詩,接近生存苦難的民間。“民間的腔調(diào),民間的顏色。本真,雜亂,只遵循自然的秩序,神秘而不可解?!钡?,她能解析這些。而追憶逝滅了本態(tài)的故里鄉(xiāng)土,回憶就成了一種感恩、一種追尋、一種對生活存在的指認(rèn)和確定,以及對精神本質(zhì)的追索?!按蟮貎A覆,將最后的血與悲傷收納,止息?!痹娙艘允闱橹?dāng)ⅲ辣M了人生的蒼渺、困頓。是精神靈魂沖騰之后的冷凝。如火光,最終熄滅溫暖的來臨。我將她的《物事》推薦給了眾多詩友閱讀,因為那經(jīng)歷的,都跟我們曾有的經(jīng)歷何其相似。
河流是卜寸丹的精神代碼。河流之上的聲音之憶,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不曾黯淡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