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壺的審美與造型藝術
周麗萍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 宜興紫砂藝術有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歷經百年以來前輩們的努力探索, 創(chuàng)作出了諸多造型和千變萬化的裝飾手法。宜興紫砂壺的形態(tài),“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 令人目不暇接。
在紫砂的造型中,有許多經典的款式,特別是光素器,如石瓢、掇球、秦權、半月等等,這些壺式之所以流傳百年而不朽,是因為這種紫砂的器形結構、造型和神韻極富藝術性,在這些器形中石瓢又是最為經典也最為常見的款式。筆者在長期的揣摩和制作過程中,對于新穎的石瓢形制進行了研究。
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必須從它的形、神、氣、態(tài)、韻、精等許多方面去思考、觀察、欣賞, 除有精致的工藝和優(yōu)美的造型外,還要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泥料必須要選純正的紫砂泥。一件好的作品應該掌握三個要素: 造型、做工和泥料。
石瓢之款式非一致,各種款式又各有講究,雖綠肥紅瘦,但大都同出一轍。曼生曾在彭年之壺上刻“不肥而堅,是以永年”,余以為是石瓢壺永遠之精髓所在。如上所述,一把壺若有了生機、有了氣,有了神,有了筋骨,骨肉亭勻自是不言自顯了! 而一把壺的外在形制,又總能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某種懷想。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 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 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yōu)樘掌鳎?最早見于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 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系。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 發(fā)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 于是他就地取材, 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 又有“梁”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就是后人稱的《東坡提梁》壺, 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從留傳于世的石銚壺看, 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 已有了很大的變化, 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
這把素面素心的紫砂壺, 造型簡潔明快、色澤樸雅溫潤、曲線自然流暢, 讓人愛不釋手, 最得泡茶者的寵愛??此坪唵蔚淖?、把、的子, 在不同的制作者手里, 演繹出或方或圓等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
此壺借鑒了經典石瓢的諸多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溫潤的壺身、細膩的胎質,無不彰顯著制作者的高超技藝,表面無飾,將紫砂五色土質樸無華的一面充分表現出來,在造型設計方面, 融匯了諸多壺藝大師在石瓢壺方面的創(chuàng)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之以自己對石瓢壺這一經典款型的理解,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其造型進行升華。
《石瓢壺》泥色古樸淳厚,呈現出一種原礦紫砂泥特有的肌理感,壺身借鑒了傳統器形的特點,形制規(guī)整,飽滿挺括,線條流暢簡約,體現出一種純真美和自然美,壺流短小外翹,位置偏上,壺把則略微外轉,以保持其重心的平衡和視覺效果的協調,雖是簡單的壺型,反而古樸。
宜興紫砂是實用品, 用它可以泡茶解渴, 同時又是工藝品, 有一定的藝術功能。紫砂作品必須具有過硬的制作技巧和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紫砂, 從原料采掘、澄煉到形態(tài)的傳承、變化都使紫砂達到了一種既穩(wěn)重又空靈、既凝重又超凡的境地, 使品茗者、收藏者目不暇接, 愛不釋手。
歷史上有許多紫砂造型是從其他藝術造型上借鑒的, 紫砂的造型也從這些藝術品的造型中獲取了豐富的內涵, 例如仿青銅器壺, 仿玉器壺等等, 都是從其他器物上借鑒而塑成的紫砂器型。紫砂在長期以來都是以這種風貌出現, 并將其中的文化世代相傳。紫砂壺在制作過程中,價格直接或者間接體現了實用價值, 它的審美, 在一定程度上歸結于人的綜合因素。它的各種感性形式與人的心理形式相對應, 由視覺感知通達理解和情感, 或者由觸覺感知引發(fā)想象和聯想, 因而作者要用審美眼光來對待自己的作品, 從審美上組織創(chuàng)作活動, 從而極大地激發(fā)自身的智慧技巧和創(chuàng)作想象力, 使審美意識不斷強化。
[1]《紫砂精壺品鑒》 陳傳席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