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中國、中華,這三個名稱是有來頭的,也是歷史沉淀形成的。
我們的大歷史,自夏代才清晰一些,在夏之前,因無史載,基本上是縹縹緲緲的傳說和臆想。夏代先人的生活方式開始定居下來,以農(nóng)耕和城居為主。當時的社會生活就是兩件大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筑城而居。農(nóng)耕,水是重要的,上古時候河流眾多,水旱的情況幾乎沒有,主要是防洪抗?jié)常拇匾曀?,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布至今?/p>
筑城而居始自夏代,開啟了古代城邦的雛形。史載有“鯀作城郭”“禹都陽城”。陽城不是地名,指在山南或水北筑城。城中之地稱為“國”,住在城中的人即為“中國人”或“中國民”,簡稱“國人”。《說文》是這樣存義的:“夏,中國之人也?!边@時期的“中國”意為“國中”,用以區(qū)別游牧民族。
西周分封建國,最多時分封了八百多個諸侯小國家,這些小國總稱為“諸夏”?!叭值也蚶?,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周王東遷洛邑(洛陽)后,王室的權威下挫,諸侯國之間頻繁兼并,列強國家出現(xiàn),個別諸侯國做大做強,支流漫過主流。這一時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區(qū),“居楚則楚,居越則越,居夏則夏”(《荀子》),此時,“華”字開始用于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個‘華字來,按華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個字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二字可單用,亦可以合用,夏和華二字互舉為文,與裔和夷二字互舉為文相同”(王樹民)?!蹲髠鳌防锏挠涊d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今而始大,比于諸華”,“諸華必叛”,“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華夏兩字并稱,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帶,或有中原地區(qū)生活方式的地方。
春秋之前,涵蓋我們國家地理全范圍的詞并不固定,史載有“禹甸”“禹跡”“禹域”“天下”“四?!薄熬胖荨薄熬庞小薄熬庞颉薄熬庞纭钡?,這些詞都有些含糊,不夠明確具體。
以“中國”為我國的通稱,自漢代開始,“中于天地者為中國”(揚雄),“中國”一詞的內(nèi)涵也有分別,統(tǒng)一時期指全國疆域,分裂時期指中原地區(qū)?!爸腥A”一詞也在這一時期開始被使用,“中華”一詞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東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所謂四輔也?!保ā短煳慕?jīng)星·中宮》)以人世間的宮城比擬天宮的構造,東西兩面各有三個門,中間之門以“中華”命名,在“中國”與“華夏”兩詞中各取一字,兩側以太陽門、太陰門命名。后世的皇帝也有借“奉天意”之名以“中華門”命名宮名的。
華夏、中國、中華,如今指的是我國全境,這三個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