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儀
青島市高級實驗中學,山東 青島 266000
?
寫實蒼涼人生 召喚理想人性
——從兩個十八年的故事談起
盧嘉儀
青島市高級實驗中學,山東 青島 266000
從張愛玲的《十八春》和池莉的《《水與火的纏綿》談起,比較兩位不同時代的杰出女作家對女性人物命運的書寫。作家敘述人物的人生中的“十八年”,不僅僅講述曲折蒼涼的人生故事,也不只是描畫伴隨著時代前進或滑落的某種人生軌跡,而是在闡釋故事背后作者的心態(tài)和信念,表達女性作家對女性命運的思考,表達作者深心里對人性中美好層面的柔韌的信心。而這正是文學藝術的魅力所在。
十八年;女性命運;寫實;理想;人性光輝
“十八年”是一個多么漫長的時間概念,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講。它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意義:曾經(jīng)有的信念,無盡的磨難,柔韌的堅守?還是破碎的夢想?還是消融于時間長河的漫漫的惆悵和空無?
對于一個文學家來說,寫作“十八年”又意味著什么?
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學史上,每一個十八年幾乎都是充滿了跌宕起伏的風云變故,充滿了不定和未知,社會的和人生的。如何駕馭人生中的一個“十八年”,那當然不只是曲折動人的故事,不只是伴隨著時代前進或滑落的某種人生軌跡,而更是故事背后作者的心態(tài)和信念;是文學提供給人們的廣闊的藝術空間,應當足以浸潤讀者的心靈。所以有這樣兩部“十八年”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某種啟示,它們是:張愛玲的《十八春》、池莉的《水與火的纏綿》。
張愛玲早期作品寫女性,多半是寫普通的女性沒有脫俗的理想,沒有過人的理性,只是按世俗的要求在舊生活的封閉的圈子里沉墜著,而新舊交替的時代里,舊的一切注定了滑落崩潰,她們卻無論如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或在貌似新的外殼下,掩藏著的還是早已透入骨髓的腐舊。從對女性本體的關照出發(fā),她著眼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劇和人性的墮落,以此來挖掘女性不幸的根源,揭示世代相襲的女性生來是男性附庸的“原罪意識”。她清醒地、冷冷的看著,那些活在她筆端的人物各個背負著沉重的精神枷鎖,帶著一顆扭曲的靈魂,因無法剔除的積存在深層意識中的銹斑,因無法改變的已經(jīng)長期習慣了的性格的平庸,而不可能有獨立人格的追求,不可能有本體素質的提高,不可能解放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比如她寫曹七巧,霓喜,葛薇龍,白流蘇……徹底的或不徹底的物質世界的犧牲者,她寫這些世俗女性及其心態(tài),那徹骨的悲劇感,融入了人生的荒涼感。將悲觀荒涼化為人生境界的體驗,創(chuàng)造出了以悲涼為主調的文學審美世界。
但這不是張愛玲的全部,是她人生觀的一部分,卻不是她自我生存的主導。的確,張愛玲對世事人生有極深的體悟,但她更有自己獨到的和執(zhí)拗的生存愿望。她有深刻的悲劇意識:“美是悲哀的”,“蒼涼是一種啟示”;又有享受人生的達觀執(zhí)著的一面:“我要比張恨水更風光……”,是復合的人生觀。
《十八春》是作者四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輝煌峰巔過去之后,鉛華落盡之后的一部長篇小說。它的藝術格調和韻致同張愛玲的大多作品一脈相承,依然充滿了人生的蒼涼和悲哀,在讀者的心里喚起濃濃的惆悵和郁郁的情愫。但這一切的來由卻截然不同了,因為作品的女主人公曼楨相對于早期作品中的曹七巧白流蘇之類,是完全不同的。她仍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但她卻不再是那種“沒出息,不干凈,不愉快”的人,她的身上仿佛有著與生俱來的美好潛質,她出身卑微,甚至令人難堪,但她從不曾同流合污,且在戀人面前也不卑不亢。出于無法預料也無法提防的命運遭際,曼楨的人生道路意外轉折,從肉體到心靈都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摧殘和磨難,但她歷經(jīng)多年的困頓卻從未屈服,她和姐姐曼璐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神上從未墮落。小說用從容不迫的、舒緩有致的、樸素寫實的筆觸所娓娓敘來的、曼楨的歷時十八年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人的美好品性的無常遭際。這樣,曼楨的命運就不再是時代悲劇或性格悲劇,因為在她身上,美的內質是不變的魂魄,時代的變換只是在在不同的舞臺布景,從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場景烘托她的身形,可以說,曼楨的命運就是珍珠的命運,在持久的磨礪和柔韌的苦痛中緩緩獲取晶瑩的本色,可以粉碎,卻不變質。這是張愛玲以前作品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一種形象。她仿佛隱隱的暗示了作者深心里對人性中美好層面的柔韌的信心。
當代女作家池莉最早是以“新寫實”馳名文壇的。她曾經(jīng)說過:“我的作品是完全寫實的,是客觀的寫實?!比纭稛廊松分袑τ〖液褚惶旆爆嵣畹募氈旅枋?,生動而又不動聲色的表現(xiàn)了武漢普通人的真實的生存狀況,這種嶄新的直面現(xiàn)實的寫作立場曾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此后池莉的一系列作品發(fā)展延伸了這種寫作手法,《太陽出世》真切細致的講述了生育的緩慢、艱辛和瑣碎;《不談愛情》中充滿人與人之間唯功利的盤算與計較;《來來往往》中男主人公康偉業(yè)十幾年來生活境況的點點滴滴……但無論作家采用何種敘事方略,歸根到底,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作家對生活的一種認識與駕馭,而任何一種觀念與方法都不是對世界、對藝術的終極結論。所以,作家的創(chuàng)作生命在于要不斷拓展對生活、對人的認識廣度與深度,拓展藝術世界的內涵與魅力。池莉的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展到長篇《水與火的纏綿》,就體現(xiàn)了這樣一種可喜的進步。
《水與火的纏綿》也寫了一個十八年的故事:女主人公曾芒芒從二十二歲到四十歲這一人生階段中,情感、婚戀、心靈、個性的成長與成熟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1980-1998年的武漢。小說寫曾芒芒歷時十八年的情感生活歷程,始終緊貼著時代發(fā)展的脈絡,舒卷自如的展現(xiàn)曾芒芒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人際交往、個性心理、情趣品位,展現(xiàn)她在戀愛、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連串的矛盾沖突、困頓猶疑、突圍解脫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
曾芒芒是一個出身革命家庭的教養(yǎng)良好的知識女性,她天性溫厚、心地善良、柔韌謙和、秀外慧中,她的自我意識和個性情感一直深埋在父母之命和社會功利的婚姻框架里,她和高勇的戀愛、婚姻過程充滿了選擇與被選擇、理解與被理解、誤解與被誤解的雙重變奏,直到她最終走出困惑,憑借內心深處執(zhí)著的愿望走出了一個本色、樸實的真我。
曾芒芒身上有了作者以前所寫人物身上都沒有的淳樸、本色、對美好事物的敏感、熱愛、詩意的情懷、執(zhí)拗的追求,盡管這些優(yōu)秀品質一直被掩埋在現(xiàn)實、功利、困頓的生存環(huán)境和柔順隱忍的性格背后。她也曾嘆息自己用以糾正錯誤的總是又一個錯誤,因為那時她還深陷在父母、高勇、其他人組成的他我世界里隱忍、乖順、委曲求全,她心靈中美好詩意的精神素質收縮到最小,但她終于覺醒了,在經(jīng)歷了生活的無數(shù)沖撞之后,她從此不會再迷失,不會再妥協(xié)了。在小說的結尾,曾芒芒心靈深處的自我終于抖落了世俗的塵灰,擺脫了功利的枷鎖,洗盡了表面的浮華,亭亭玉立了。曾芒芒的形象是更加飽滿和豐富的,是社會的現(xiàn)實的,又是人本的藝術的。
對于作家來說,寫什么的重要意義也許就在于,這是作家本人心靈深廣度的一種袒露。我想這里才是更具吸引力的藝術磁場。岡布里茨曾說:畫家不是畫出了他看到的東西,而是看到了他畫出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讀者是通過作家的眼睛看世界的,所以作家的作品世界越深廣,越豐富,讀者的藝術欣賞場域就越開闊,越美妙,讀者所得到的審美熏陶也就越自然,越豐厚。
張愛玲和池莉都是上個世紀曾卓有影響的一代女作家,她們在自己的時代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著一代人的閱讀。雖然兩人的藝術成就不盡相當,但在寫作題材的選擇和突破上卻通過《十八春》和《水與火的纏綿》達成了令人驚異的相似。曼楨是張愛玲筆下唯一一個本質純美而又素樸堅韌的女性形象,成為作者看待人世悲歡,世事蒼涼,人生荒謬的一個美善的基點。曾芒芒是池莉新寫實系列作品中平凡卑俗實利人物形象的有力突破,為作者的寫實藝術灌注了更為廣闊的人性空間和理想期待。
其實,從文學藝術的本質而言,文學家不論采取何樣創(chuàng)作手法,是書寫現(xiàn)實人生的生存困境,還是張揚人之生而為人的某種理想召喚,也就是說,無論從那種藝術角度看取人生和人性,都離不開作家思想深處對生命價值的判斷與把握。作家在這種判斷與把握之下所進行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整體的,全面的。僅憑一兩部作品是無法做結論性評價的,應在一個作家整體創(chuàng)作的背景下進行分析和歸納。而在這個意義上說,各種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家之間確實是有著深層的精神溝通的。就如法國理想主義文學大師雨果和現(xiàn)實主義巨匠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所顯示的那樣:雨果對理想人性的堅定信念是植根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現(xiàn)實之中的,而巴爾扎克對大革命前后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法國各階層生活的如實紀錄并不能泯滅他對人性理想的藝術謳歌。而缺乏了理想關照的所謂寫實才是“書記員”的工作。藝術的本質永遠不可能與現(xiàn)實完全合謀,她只能是背反或者照耀。
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在藝術之光的引導下,依然健在且創(chuàng)作力旺盛的大陸女作家池莉將會以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給讀者,并將逐漸實現(xiàn)藝術世界的豐厚與圓滿,從藝術風格到人物創(chuàng)造。這是一種近似于上帝所做的工作,當然更是讀者的福分。
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