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姣嬌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論禮樂文化影響下先秦儒道音樂發(fā)展概況
徐姣嬌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受禮樂文化的影響,先秦諸派的音樂為后世留下了深遠的意義,通過對先秦主要學派之一的儒道兩家音樂發(fā)展的研究,不難看出禮樂文化除了展現(xiàn)音樂的審美作用,更多的是將音樂功能化、社會化,將其看作是影響道德修養(yǎng),政治興衰的因素,通過禮樂文化的傳播來達到建立和諧社會的目的。
禮樂文化;儒家音樂;道家音樂
禮樂文化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先秦時期政治機制、社會發(fā)展都有著深遠影響。先秦時期的禮樂文化最早誕生于巫術(shù)祭祀中,周朝滅商之后對其進行改造,形成周朝特有的禮樂制度,最后在周朝末期被儒家沿用,將禮樂精神進一步完善,成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從產(chǎn)生到成型的過程先后經(jīng)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
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古代,人們對各類自然現(xiàn)象充滿畏懼感,并將這些“神秘的現(xiàn)象”擬神化再以各種方式進行膜拜,這樣的祭祀儀式久而久之便成為了一種習俗,這就是“禮”制度的產(chǎn)生。在這些祭祀儀式過程中往往還伴隨著舞蹈、歌唱、器樂合奏等形式,使得“禮”與“樂”緊密結(jié)合,從而形成最初的“禮樂”形式。
隨著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社會逐漸分層,“禮樂”文化被統(tǒng)治者視為能協(xié)助統(tǒng)治的手段之一,逐漸披上了政治性的外衣。這個時期,周朝的統(tǒng)治階級將傳統(tǒng)的禮樂文化進行了制度性改造,嚴格地對各個階級的人民制定了不同等級的禮樂規(guī)格,具體表現(xiàn)為將樂隊和舞隊人數(shù)進行限制,如“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士二”,通過這種形式來向人民灌輸君權(quán)至高無上的等級秩序思想。
周朝晚期,由于王權(quán)的削弱,諸侯國相繼爭奪霸權(quán),學者們周游列國,四處傳播各自學派的教育方式和政治方針,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樣一種豐富多樣的大環(huán)境下,由于先前西周禮樂制度的大力施行使得音樂在先秦諸派思想理論中均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了許多極具價值且影響深遠的音樂美學思想,其中更以儒、道兩家音樂思想為主。這一時期,由于各學派學說的政治目的都是為了輔佐諸侯,其學說中的音樂美學思想不可避免的帶有濃厚的政治道德色彩,無論是儒家的“仁德”思想,還是道家的“順應天道”,亦或者墨家的“兼愛非攻”,音樂在其中除了發(fā)揮藝術(shù)欣賞的能力外,更多的是被運用在教化育人方面,通過音樂的協(xié)助來達到政治和諧的境界。
周朝音樂雖然種類繁多,但其主流還是存在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這類音樂因其政治和教化功能被儒家學派所推崇形成儒家特有的禮樂思想。儒家禮樂思想所表現(xiàn)的不僅是對音樂外在形式的看重,更重要的是推廣音樂所包含的“至真至善至美”精神。禮樂思想作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被認為是實現(xiàn)儒家仁政,維持國家安定的有效手段。儒家在肯定音樂娛樂性的同時對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加以引導,使人通過對音樂的欣賞來感化心靈,陶冶自身情操,使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和諧,但又能明確區(qū)分各階層人民的等級界限,使各人安居其位,社會和諧統(tǒng)一,從而達到穩(wěn)固統(tǒng)治的目的。孔子的禮樂思想在后來儒家各學者們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樂美學思想,其中又以荀子的《樂論》為主。
儒家思想主張“中庸”,并以“仁德”為核心,鼓勵人向善,行為舉止自然適度。西周時期,通過禮樂制度的推行,逐漸為當時社會構(gòu)建了一個基本的道德行為準則,在培養(yǎng)人民良好行為舉止的同時提高了個人修養(yǎng),進而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治??鬃友赜梦髦軙r期禮樂制度并將其深化,使其不僅僅局限于外在形式,認為禮樂制度更重要的是內(nèi)部的禮樂精神,使道德修養(yǎng)與禮樂精神并存,通過對禮樂精神的學習從而認識真善。儒家的“中庸”就是指和諧,作為儒家的核心哲學思想,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弘揚德善,認為人性之美與善良和仁德是密不可分的。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儒家學派認為詩歌可以啟發(fā)心智,禮儀可以端正行為,而音樂則引人向善,孔子一生為維護“周禮”而努力,認為只有通過施行仁政,使得人人愛人,“禮”得以恢復,這樣天下才能大治。禮樂思想在孔子的整個教育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肯定了音樂對教育,對個人修養(yǎng)的影響。孔子認為,要完成“樂”的學習,首先要通過“詩”的陶冶,并在“禮”中學會各種禮儀規(guī)范,最后通過“樂”將其所有融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我完善,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達到個體與社會和諧統(tǒng)一。
“盡善盡美”為孔子對音樂美的兩重標準,正如他對樂舞《武》和《韶》兩者的評論一般,孔子認為樂舞《武》將音樂的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但是《武》的主題因為是歌頌武王伐紂,在孔子看來內(nèi)容上不符合儒家仁愛的主旨,并沒有能夠盡善,只是達到外在盡美的形式,而《韶》的主題是歌頌舜,舜以平和治國,這點與儒家觀點一致,內(nèi)容上做到了善,所以孔子聽完《韶》“三月不知肉味”,并評論其為“盡善盡美”之作。在他看來,當美與善相結(jié)合的時候二者相輔相成,美則更美,善則更善??鬃永靡魳返谋磉_性和傳播性,將音樂中美與善的本質(zhì)傳遞給人的同時傳遞儒家的教育方針和政治主張。
孔子在其教育生涯中常用音樂來教導弟子,在他看來音樂除了用作欣賞,還可以修身養(yǎng)性、教化育人,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同時提升人的倫理道德。音樂能夠使人感到快樂,在傳播音樂的同時音樂家把這種快樂也傳播給了聽眾,這樣使聽眾感受到音樂中的純善。音樂通過其自身的引導功能,使人在感受快樂的同時感悟平和,同時通過禮的制約,又使情感能夠得到控制,使快樂與悲傷有度,明白情感宣泄應有節(jié)制,從而達到和諧之境。
除了影響情感外,在孔子的禮樂思想中更多的是認為音樂與政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統(tǒng)治者通過對禮樂思想推行,以音樂的形式使人民互相交流,統(tǒng)一人民的思想和行為,提高社會風氣,引導人民向善,從而達到政治和諧穩(wěn)固統(tǒng)治。學習禮樂使人學會欣賞音樂,懂得音樂中蘊含的道理,使人與懂樂之人探討音樂,與懂禮之人交流禮節(jié),相互之間學習才德,不局限于享受物質(zhì)生活,使人的精神層面同時得到提高。
荀子作為孔子思想的重要繼承人之一,在繼承和發(fā)展孔子的禮樂思想后寫作《樂論》一書,可說是儒家音樂思想大成之作?!稑氛摗分刑岢觥叭瞬荒懿粯?,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將音樂看作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是對現(xiàn)實社會直接的反映。荀子在《樂論》中充分闡釋了自己的音樂主張,認為高雅的音樂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揚善抑惡,使人心向善,積極進取,變得高尚,所以音樂的主要功能在于陶冶人的情操,使自身變得高尚,這點正是出于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與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不同,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荀子·性惡》),正因為這種“惡”的本質(zhì),才使禮樂的教化作用顯得格外重要,人通過對禮樂的學習使自身向善,學會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消除彼此之間的分歧,促進社會的和諧。
儒家學派的音樂思想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性道德性,在當時社會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如此,它所包含的音樂美學思想在我國整個音樂發(fā)展史上都有著重要意義。
儒道兩家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兩個重要代表學派,但兩派由于觀點的不同使得二者的學說無論是在教育思想上還是治國方針上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差異最終形成了儒道兩家的不同傳承。
儒家的禮樂思想中認為音樂能教化育人,音樂與政治息息相關(guān),而道家則認為這樣的音樂思想是“有意而為”,不符合自然的本質(zhì)。音樂是為抒發(fā)人內(nèi)心的情感,是情感表達的手段之一,并不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教育手段,所以道家對儒家音樂思想進行批判,反對儒家將音樂與倫理道德捆綁進而約束人的情感,主張情感的自由抒發(fā)。與儒家相反,道家更加注重音樂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否定了音樂的社會功能,這雖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音樂的發(fā)展,但由于遠離現(xiàn)實實際,使得內(nèi)容空洞,無理論支撐力。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家崇尚自然,認為天地萬物皆應順應自然,道家音樂思想的核心也是推崇自然之美,強調(diào)音樂自身的天然。老子將音樂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的音樂,另一類是世俗的音樂。自然的音樂在道家看來就是“道”的音樂,為一切本源之樂,它無所不在,是音樂的最高境界?!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是萬物之源,音樂既為“道”所生,就應順應天道,回歸自然,達到返璞歸真之境。聲音由自然而生,繼而形成音樂,這種音樂就是道家所謂的“天籟之音”,也是情感的自然呈現(xiàn)。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老子》),老子提倡任何事情不能過度,過度的追求感官上的享受就會失去其藝術(shù)審美價值,重視事物的內(nèi)在美,本質(zhì)美,強調(diào)一切回歸樸實,回歸自然,認為真正的美就是自然本身。在此基礎(chǔ)上,莊子將音樂劃分為三個等級,也就是“人籟”、“地籟”和“天籟”,他將絲竹之聲比作“人籟”,將風穿過山石的聲音比作“地籟”,而將其他自然之聲(清風流水鳥叫蟲鳴)等比作“天籟”,認為“天籟之音”是至高至純至美的聲音。
道家音樂思想的核心在于追求樸實,追求自然之音,最終以達到“大音希聲”之境。雖然在歷史上道家,尤其是老莊的音樂思想被認為是比較消極的,但不可否認道家音樂美學在當時社會,在后來的音樂領(lǐng)域乃至今天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通過對禮樂文化對儒、道兩家影響的研究,不難看出禮樂文化相對純粹的音樂欣賞來講更多的是發(fā)揮音樂的引導教化功能,它深入滲透到了社會和政治的層面,將禮樂與教育,與社會的和諧緊密相連,并形成完整的文化,充分的發(fā)揮了音樂的多元化功能。這種思想理念不僅在當時極具時代創(chuàng)新意義,在整個傳統(tǒng)文化中也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1]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美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
[2]何燕珊.《生命·心靈·音樂》[M].華藝出版社.
[3]衛(wèi)志強.]論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J].《名作欣賞》2010年第32期.
[4]蘇木.道家音樂美學源流探微[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5]趙璐.論道家音樂美學思想中的精神生態(tài)觀[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增刊.
[6]薛藝兵.論禮樂文化[J].《文藝研究》1997年第2期。
[7]陳澄.論先秦音樂美學的功利特征[J].《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3月第10卷第1期.
[8]楊紅.儒家音樂思想賞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2年6月第2卷第2期.
[9]夏滟洲.先秦音樂審美范疇“和”之認識與推衍[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24卷第1期.
[10]金尚理.先秦音樂與儒家的禮樂理想[J].《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徐姣嬌(1990—),女,漢族,山東蓬萊,實習研究員,碩士,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