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吳奇凌辭官了,我們從側面看到這是一個敢想敢干敢拍板的人。但,在輿情非常豐富的今天,這一切很快會歸于平靜。我們略讀一些書的人,應該知道這是一件很有典型意義的事,這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種人才合理流動的新風氣,是氣勢萬千時代騰現的一朵浪花。
一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吳奇凌辭官了,不少人十分不理解,網上甚至有不少責難、攻擊??磥?,貴州鳳岡縣80后青年吳副縣長成了新聞人物。
筆者為什么向辭官者吳奇凌敬禮呢?道理很簡單,得知此事之后,筆者靜靜地思考,并拷問了自己許多次,假如你處在吳奇凌的地位,處在他這個黃金歲月,你會辭官嗎?不怕公開自己的思考,我們做不到吳奇凌這樣的果敢??障緯r問及身邊的朋友、熟人,假如你們處在吳奇凌這樣的職務,且在上升階段,你們會辭官嗎?沒有一個人回答:“會?!?/p>
所以,思前想后,覺得后生可畏之外,這個吳奇凌確是有氣勢之人,他讓幾千萬人都知道了他,而且對大事敢拍板、敢辭官,對他敬一個禮不算什么很大的事了。
還有,吳奇凌表示辭官后,可回家盡孝。這句話,打動了我們。這種做法,是道德的“還原”,是真善美的“回歸”。說實在話,一個蒸蒸日上的官員,能說出這樣的話,你能找出多少這樣的人呢。去借一輛“悍馬”牌汽車給你去找,恐怕開足馬力找一個月也找不到第二個。
因為我們過去多年的思想工作,做了許許多多精彩的事情,做了許許多多正能量的事,但畢竟它的語境、口徑要把握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你說“盡孝”,別人會說這是你自己的事、家里的事,天大的事都是小事;群眾的事,小事也是天大的事。你盡的是什么“孝”呢?那是“小我”,只有為大眾,才是“大我”。面對這些質疑,吳奇凌是學法律的,他知道怎么回答,所以他大膽說“盡孝”。一般人是不敢這么表達的。
這種語言口徑,不是這幾十年的事,更不是這幾年的事。這種手法,這種套路,已經用了幾千年了。一翻不同的史書,均可看到。假、大、空的東西,千年萬年一直流傳至今。近年來,情況有很大好轉,人們什么都不干,靠“唱歌跳舞”來過日子的事少了,講法治、規(guī)矩的要求多了,人們說真話就有了保障了。你看,吳奇凌就敢說真話,而不會去編一些假大空的謊言,更不會說“假大兇”的話。
吳奇凌不去“盡孝”,誰去盡孝呢?吳奇凌不當常務副縣長,有了空缺,有關部門發(fā)一個公示,允許全國本科以上學歷,工作5年以上的人可以報考,筆者估計會門庭若市,會出現一大批形式各樣的能人。但如果要招一個人去代吳奇凌盡孝,報名處可能會空無一人,而且會招來公憤。這一點,吳奇凌是想到的,一個博士生,連這個都想不到,是很難考上博士的。
至于吳奇凌說辭職想“充電”,去補充學問,這表現出一種謙虛,但卻是“學院語境”,不必太多的討論。官場事,件件新,官人話,句句同,本身就夠你學的,這學海深著呢。你如若不相信,你用清代的語句去說話,3個月不到,你那“嘎嘎”之語,“之乎者也”的話語相信會搞得整個縣城一片混亂。吳奇凌的“充電”,實際上是希望探究民營經濟所需的新學問如何建立,研究民營經濟需要的法規(guī)、規(guī)矩等。去充這種電,實在具有超前意識,有問題意識。
過去我們不少的民營企業(yè),真真正正地摸著石頭過河,艱苦創(chuàng)業(yè),有一種敢闖敢拼的精神。但也有一些民營企業(yè),辦事是煙搭橋、酒開路,依靠關系,勾肩搭背,暗送秋波,臺下交易,臺面敬酒,今天這樣還行嗎?很難很難了。國企要轉型升級,你哪能置之度外?國企要調整結構,要有新理念、新手段,新常態(tài)下的管理與經營,你能在一旁嘻嘻哈哈?根本不可能。
現在的民營企業(yè),急需一批有學問的人,一批懂法律的法律人去幫助他們,甚至去充實到他們的各種實體、組織、企業(yè)中去,必須理念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要不然,就會掉隊,就會被淘汰。你不這樣做,你天天安排飯局搞關系,天天抽5包煙,天天喝酒喝到瘋瘋癲癲都于事無補。能助你的,就是認識新常態(tài),科學地判斷,理智地開拓,務實進取,嚴謹辦事。
吳奇凌辭官了,我們從側面看到這是一個敢想敢干敢拍板的人。但,在輿情非常豐富的今天,這一切很快會歸于平靜。我們略讀一些書的人,應該知道這是一件很有典型意義的事,這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種人才合理流動的新風氣,是氣勢萬千時代騰現的一朵浪花。
期盼哲學、政治學、法律、政治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學界的專家、學者關注此事。這會使我們的研究、講學多了一些新的探索,開辟一些新的路徑,做一些很新、很實的學問,而不是培養(yǎng)一些只會考公務員的人,更不是培養(yǎng)“范進”一樣的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