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水才
(云南省玉溪市通??h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云南通海 652700)
?
規(guī)?;B(yǎng)殖場藍舌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分析
牛水才
(云南省玉溪市通??h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云南通海 652700)
[摘 要]藍舌?。˙T)是由呼腸孤病毒科環(huán)狀病毒屬的藍舌病病毒(BTV)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可以通過庫朦在反芻動物間傳播。反芻類動物感染藍舌病后的平均病死率約為 30%,其中綿羊的病死率則可高達 80%。藍舌病是 OIE 規(guī)定的上報疫病,我國農(nóng)業(yè)部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藍舌病嚴重危害我國畜牧業(yè)及產(chǎn)品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
[關鍵詞]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場藍舌病臨床診斷治療
1.1病毒粒子結構
BTV粒子呈現(xiàn)二十面體對稱,核衣殼直徑50~60nm,加上外面一細絨毛狀外層,病毒粒子的總直徑達70~80nm,成熟病毒密度為1.337g/cm3、無囊膜,被一個外層囊膜樣結構包圍。。病毒粒子的絨毛層在氯化艷中離心沉淀以后會不明原因消失。病毒衣殼是由32個直徑8~11 nm,呈中空的短圓柱狀大型殼粒組成。
1.2理化特征
藍舌病病毒不耐熱,60 ℃加熱30min即可滅活,75℃~95℃則迅速滅活。藍舌病病毒具有血凝特性,位于病毒粒子最外層的VP2蛋白與血凝活性有關,可凝集綿羊和人O型紅細胞,且血凝特性不受溫度、p H、緩沖系統(tǒng)及紅細胞種類的影響,血凝抑制具有型特異性。同時,藍舌病病毒還是高效干擾素(INF)誘生劑,Jameson等給小鼠靜脈注射該病毒,經(jīng)8h后測定其血漿中的INF濃度,高達60萬單位/ml,是迄今己知的比任何其他病毒性或非病毒性誘導劑都高5~10倍的干擾素誘生劑。
藍舌病病毒可在反芻動物及媒介昆蟲庫朦體內增殖,導致持續(xù)性病毒血癥(21d~6個月)而形成傳染源。牛感染藍舌病毒后帶毒時間長(6個月以上),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是該病的重要傳染源。藍舌病病毒在牛體存在的時間比綿羊更長,但僅當公牛發(fā)生病毒血癥時,才能從公牛精液中分離到藍舌病病毒,并且經(jīng)交配傳播給母牛和犢牛。
2.1易感動物
本病的主要易感動物為牛、綿羊和山羊,駱駝及白面大羚羊、白尾鹿、駝鹿、叉角羚、羚羊等野生反芻動物均能感染本病。
2.2傳播途徑
藍舌病主要通過庫朦等嗜血媒介昆蟲吸吮帶毒血液后,使病毒在昆蟲體內增殖并且在叮咬易感動物過程中進行傳播的非接觸性傳染病。主要的傳播方式有:一、運輸動物制品或動物。二、主動或被動的昆蟲媒介傳播,三、因風引起的被動型媒介飛行導致長距離傳播。
2.3發(fā)病季節(jié)
藍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其發(fā)生、流行與庫朦等昆蟲的分布、習性和生活史關系密切,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即以晚夏與早秋多發(fā)。
藍舌病易引起病畜發(fā)熱,導致血管通透性改變。臨床癥狀由輕微到嚴重,觀察可呈現(xiàn)群體和種屬的多樣性變化。臨床癥狀可見出血性病理變化,發(fā)生高熱,口腔炎癥、充血、水腫,嚴重者導致舌充血發(fā)紺,黏膜糜爛,面部水腫、出血,鼻腔炎癥,皮膚無毛區(qū)域發(fā)生充血、出血,蹄部蹄叉炎癥腫脹導致跋行,孕畜流產(chǎn)或先天饞畸形胎(劉松婷,2010)。自然發(fā)病病例主要病理變化為肌肉、口腔、心臟、瘤胃、皮膚和蹄部,有糜爛出血點、壞死和潰瘍面。骨骼肌發(fā)生嚴重變性和壞死。牙床和唇內側、舌表皮黏膜脫落。皮下組織有充血現(xiàn)象。蹄部蹄葉炎并常發(fā)生,蹄冠上皮脫落但不發(fā)生無水皰。肺部發(fā)生嚴重病變肺泡和肺間質嚴重充血、水腫。脾臟淋巴結水腫、輕微腫大。
藍舌病監(jiān)測是通過對感染動物進行診斷來實施的,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感染藍舌病通常呈亞臨床感染,因此需要利用病毒分離鑒定、血清學檢測和病毒核酸檢測等實驗室檢測手段進行確切診斷。病毒分離鑒定是 OIE 推薦的 BTV 診斷方法之一,其靈敏度高,但完成整個檢測過程需 1~2 月,具有檢測周期長的局限性。目前用于藍舌病定性的國際通用方法是瓊脂免疫擴散試驗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藍舌病的定型方法是血清中和試驗用。我國根據(jù)國際常用的方法和我國多年的實踐,病毒分離是采用雞胚靜脈接種的方法,然后病毒分離物定性鑒定可通過免疫熒光試驗進行,定型鑒定用病毒中和試驗進行。
預防接種藍舌病疫苗是目前控制藍舌病的主要措施。BTV的血清型眾多,不同血清型之間無有效的交叉免疫性,免疫接種時應選擇與當?shù)亓餍兄暄逍拖嗤囊呙邕M行免疫,這樣才能獲得預期的免疫效果。
5.1弱毒疫苗
目前一直使用的疫苗是BTV弱毒苗,獲得方法是將分離自牛、羊野毒株中的病毒通過體外組織細胞或雞胚進行連續(xù)傳代。應用弱毒苗控制本病的國家,如南非等國,可有效預防和控制流行性藍舌病的暴發(fā)。但這種疫苗的缺點是:第一,存在毒力返還的可能性,第二,有可能導致懷孕母羊流產(chǎn)、胎兒致畸,第三,存在在牛體內殘留時間長、各血清型之間不能產(chǎn)生交叉保護,因此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普遍應用凍干的雞胚化弱毒疫苗預防本病。疫苗分單價和雙價兩種,引起的免疫期可達1年左右。常用的兩種疫苗是BTV 1型和BTV 16型。
5.2滅活疫苗
與弱毒疫苗相比,滅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藍舌病滅活疫苗雖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滅活疫苗生產(chǎn)成本較高,而且一次免疫只能提供短期的免疫保護,需要2次免疫才能獲得較好的免疫效果。其次,藍舌病滅活疫苗與弱毒苗一樣,在免疫后沒有有效的鑒別診斷方法區(qū)分自然感染動物與人工免疫動物。盡管如此,藍舌病滅活苗仍然被認為是目前最為適合使用的藍舌病疫苗,特別是在歐洲地區(qū),藍舌病滅活疫苗被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列為首選疫苗用于控制BTV的傳播。
5.3重組疫苗
重組技術被用于BTV疫苗(如桿狀病毒重組表達疫苗、重組病毒樣顆粒(VLPs)或核心樣顆粒(CLPs)疫苗)的研究。重組疫苗可采用群特異性抗原作為免疫原,可望產(chǎn)生一定的交叉保護。但這些重組疫苗使用劑量高,在BTV的傳染防御上總體上還是無效的。因此,目前仍未進行重組疫苗的大量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