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口述歷史:為未來,記錄過去

2016-02-01 15:39:41閆志剛張配豪
人民周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崔永元歷史

閆志剛++張配豪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執(zhí)著地追尋與傾聽一個個普通或不普通人的故事,一段段的講述,在光與影中雕刻了時光的記憶。從唐德剛開始引發(fā)人們的興趣,到崔永元篳路藍縷,賭上自己的后半生,將事業(yè)焦點放在了口述歷史的搜集與整理上,口述歷史已經成為了文化熱詞。

然而,對于“口述歷史”著實有著太多說不清,在與記者交談中,他們總說有太多事需要做,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至于為何要做這些事,口述歷史參與者似乎沒有考慮那么多,只是覺得這些帶著溫度的記憶如果不能夠保存,當有朝一日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時難免后悔莫及。

為了避免這未來可能的永久遺憾,他們把所從事的口述歷史工作視為一種責任和使命,甚至把這項工作上升到國家,上升到民族這樣一個視角來看待。在他們看來,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而一個沒有記憶的民族,則是一個沒有未來的民族。

“枯燥、單調,不產生效益,只是對明天有用?!边@是崔永元對口述歷史工作的評價。

追尋“光影”的記憶

在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10周年之際,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舉辦的老電影人口述影像觀摩活動。

百余位老電影人以光影的形式與年輕人展開歷史的對話。有百歲導演湯曉丹、陳鯉庭和王為一的人生回憶;有號稱“南謝北謝”的謝晉和謝鐵驪導演的藝術感悟;還有更多鮮為人知的屬于個人記憶又關乎民族歷史的生動講述……

而這些老電影人都曾接受過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的采訪,才留下了他們的音容笑貌和對電影及人生往事的記憶。這項觀摩活動背后,實際上是電影人口述史項目,而此項目也是中國口述歷史的“寫照”。

時間追溯到2002年,為了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和他的團隊啟動了電影人口述史項目,該項目是中國電影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訪談。整個項目歷時十年,前后訪問千余人,許多受訪的電影老藝術家、電影技術專家和電影事業(yè)家都是生平唯一一次接受采訪,受訪時的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

2004年中國電影即將迎來百年誕辰的時候,金雞獎頒出了第一個終身成就獎,獲獎的就是導演湯曉丹。200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也把同樣的榮譽獻給了已經95歲高齡的湯曉丹。因擅長拍攝戰(zhàn)爭史詩題材,他被譽為“銀幕將軍”。作為“老電影人”,湯曉丹在2003年1月、2003年8月、2005年4月,分別接受了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三次時長共計360分鐘的訪問。

另外,被稱為“中國譯制片之父”的袁乃晨、電影實業(yè)家任宗德、電影事業(yè)家徐桑楚等眾多電影大家,在接受采訪時一般都在八九十歲,甚至近百歲高齡,許多老電影人在接受采訪后不久就不幸去世了。

作為該項目自始至終的主要參與者,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首席記者趙一工十年下來共采訪了電影人1900余人次。在他看來,“電影人口述史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這些老電影人珍貴記憶的搶救?!?/p>

另外,在電影人口述史項目進行訪談的同時,電影人口述史團隊還收集了大量的文件、照片、日記、書信等檔案材料,目前已經形成規(guī)模龐大的老電影人資料庫。這些資料部分被用于《電影傳奇》的節(jié)目制作,該節(jié)目于2004年4月在中央電視臺開播,至2009年9月結束,廣受好評,喚醒了一代人對老電影的集體記憶。

電影人口述史只是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一部分。崔永元介紹,從1999年自己在日本第一次接觸口述史,到2002年真正開始起步,再到2012年回到中國傳媒大學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專門從事口述歷史的資料收集、整理、學術研究以及傳播工作,并為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開設“口述歷史”選修課。14年來,團隊收集并整理完成了涉及電影、外交、戰(zhàn)爭、知識分子、知青和民營企業(yè)等眾多領域,4000余人次、逾百萬分鐘的口述歷史采訪影像及大量相關視頻、圖文和實物資料,成為目前國內內容最為豐富的口述歷史庫之一。

與時間賽跑

口述歷史作為一門獨立的歷史方法學科,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將逝去的聲音與彌補文獻不足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在世界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大批口述史學家和專業(yè)研究團體。

作為“人民記憶”的口述歷史,雖然在本世紀之前國內也有從事相關工作的機構和學者,但進入新世紀,“口述歷史”才算真正進入公眾視野。

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卉告訴記者,口述傳統(tǒng)在中國古已有之,新中國史學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量史學研究中也采納了口述訪談的方式?!拔鞣礁拍畹腛ral History 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逐步被引入到中國的,最初只局限于學術界,但隨著公眾力量的加入,越來越煥發(fā)出活力。尤其是在本世紀初,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我們團隊的作品《我的抗戰(zhàn)》帶來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绷只苷f。

老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作為中國口述歷史的“拓荒者”,他們的經歷飽含艱辛。

在“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開幕儀式上,向來風趣的崔永元回味過去十幾年口述歷史的經歷,感慨“做口述歷史不容易”。他用“三多三少”做了總結:所謂“三多”,是指題材多,許多題材要做但來不及做,許多老人要采訪但采訪永遠賽不過時間;熱情多,許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忙都沒時間找對象;干勁多,大家干勁十足。說到三少,崔永元一笑:“就是錢少、經費少、鈔票少?!?/p>

而最讓他耿耿于懷的還是時間緊迫所帶來的壓迫感?!拔覀兠總€記者的手里都有一份采訪不完的名單,平均采訪對象都在85歲左右,經常會遇到約好了采訪對象,當我們要動身采訪的時候,家人打來電話說老人走了?!?/p>

作為“口述歷史在中國”系列活動的總策劃,林卉告訴記者,學術活動的開展也常常是理性與感性共存的。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研究員曹淑文在本次大會上提交的內容是通過對父親的訪談整理進而梳理了一段時期的個人家史,沒想到完成論文的過程也是她父親人生最后的歲月。大會前夕,老先生因病去世,曹淑文給組委會發(fā)來了這樣的內容,“這篇參會論文含著生命及情感。感謝組委會,是您們提供機會,促使我們記錄下了不可再得的珍貴資料?!?

“只有參與其中才能體會得到,我們悲傷的是,這些老人記憶當中的歷史就這樣沒有了,我們內疚的是作為一個團隊,我們的力量實在是太微薄、太微小了,我們跑不過時間。所以我們這13年就是在悲傷、內疚、無奈之中堅持了這項工作?!庇羞^這樣經歷的趙一工難掩憂傷。

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也有著很深的感觸,“我們做這件事情真的是不容易,最不容易的是時間對我們太吝嗇了,所以我們說做口述歷史,就是與時間賽跑,我們馬不停蹄做了13年,這13年,我們的團隊不是在采訪,就是在采訪的路上,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跑不過時間。當我們的記者看到一個個采訪,或者是還沒有來得及采訪的老人相繼離去的時候,既悲傷又內疚。當我們的資料整理保管人員,在資料庫當中更新老人去世時間的時候,我們是感慨和無奈?!?/p>

談及做口述歷史的感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定宜莊說:“我從事口述歷史已經20多年了,一直有一種比較冷清的感覺,有時候會覺得比較孤獨,因為口述歷史在國內開展得實在太晚了,一直是屬于很零散的狀態(tài)?!?/p>

從記憶到歷史

“森林里的一棵樹倒下了,如果沒有人在場聽到,那么樹倒在地上時便是沒有聲音的?!痹谥袊鴤髅酱髮W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研習營上,來自美國口述歷史協(xié)會的當選主席道格·博伊德用這個哲學問題解答了口述歷史傳播的意義。

口述歷史已經有七十多年歷史,但對于什么是口述歷史,依然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然而,各國對于口述歷史的價值卻有著不約而同的共識。

有人認為,相對于傳統(tǒng)歷史而言,口述歷史其實更像個補充,補充歷史的細節(jié)。因為在很多歷史資料里都有“三個未”——未記錄、未保存、未公開。

從事口述歷史工作8年的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陳墨,更愿意把口述歷史比作原油,“人們可以從原油里提煉汽油、煤油,可以提煉柴油、煤氣,然后還可以做化工原料?!痹谒磥恚瑑H僅把口述歷史當成一個史料,那是對口述歷史嚴重的誤解,或者嚴重的簡單化。其實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民族學家、民俗學家、心理學家都可以從口述歷史資源,也就是個人記憶的資源里面提取所需的東西。

前不久中國傳媒大學的一位教授來到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希望把一些可以公開的采訪當做語料庫,因為許多受訪者使用的是方言,有自己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拔覀儚膩頉]有想到,中心的采訪資料,會跟語言學、語料學產生關系。成為語料庫的一部分,這是我們無法預設的。”林卉的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著名導演賈樟柯認為,口述歷史是尋找這些歷史中的當事人,這些人能夠把親身經歷過的一些細節(jié)、自身感受形成一個個個體的豐富講述。它對我們從歷史的細節(jié)和具體的感性入手去理解歷史真實存在的狀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

這一點,或許我們可從國外一些國家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中尋找到一些啟發(fā)。

臺灣地區(qū)學者龍應臺近日在北京演講中介紹,在歐洲,一些國家的歷史學會有點像足球隊、合唱團、烹飪班,街坊鄰居都會參與,可能會有中學生、教師以及郵遞員等,幾乎每個村莊和社區(qū)都有類似的歷史學會,他們什么都會去找。龍應臺講述,有一次她去倫敦一個很大的墓園,碰到了當?shù)亍皨寢寕儭苯M成的歷史學會,一個一個抄寫墓碑上的文字,抄寫完成后她們會做非常多的功課,會告訴孩子們。她們對歷史的關懷,就像對唱歌、烹飪一樣,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定宜莊看來,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豐富、太復雜,也太厚重了,沒有人去好好地傾聽這些親歷者的聲音,這是我們對人類的一個欠債?!叭绻愀@些老人有一個小時的對話,有一天的對話,我想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就是口述歷史吸引年輕人的魅力所在。”丁俊杰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接觸口述歷史,體會口述歷史的真正內涵。

盡管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看到了口述歷史的價值并且投身到這項事業(yè)上來。如湖南衛(wèi)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汪涵及其團隊用6年時間,采訪了436位湖南抗戰(zhàn)老兵,并收錄了300位老兵的口述視頻,如今已經捐贈給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被稱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的吳文光也組織策劃了“村民影像計劃”“民間記憶計劃”等口述歷史項目。

去年上海書展,主持人曹可凡出版自己家族的口述傳記,得到史學界高度評價;前幾年攝影家爾冬強出版實錄朱家角社會風俗的《口述歷史:爾冬強和108位茶客》,也是口述歷史的寶貴文獻。

趙一工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數(shù)字時代,技術的進步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多種可能,這些可能當中必將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各領域的生存狀態(tài),乃至學科的建設,口述歷史本身就是基于技術進步引發(fā)的歷史記錄和敘述革命。

正如媒體所言:記錄百姓口述的歷史可能多是民間發(fā)生的“家長里短”和“細枝末節(jié)”,但它們豐富、真實,是不可多得的文脈珍貴資源,理應深入挖掘,更細致去開發(fā),讓今天更多的人來了解。

規(guī)范與自覺

盡管中國口述歷史發(fā)展風生水起,然而,這種熱鬧背后,也有著值得思考的地方。

據(jù)林卉介紹,類似老兵這樣主題的項目剛開始公共效應并不明顯,并沒有多少人關注,但作為口述歷史是必須要做的,可當它一旦出了名就會有很多本來并不熱愛的人打著口述歷史的旗號做一些牟利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常常會有種無力感。在林卉看來,盈利本身不是錯誤,但那些粗制濫造的“作品”為本來就常常被公眾誤解的口述史學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

對此,趙一工有著自己的體會:“口述歷史在中國是一個新事物,但這兩年好像有些過熱,我希望它做得扎扎實實。因為咱們國家的好多事一熱就會變得很浮躁,比如選秀、唱歌、相親,什么都可以做成節(jié)目?,F(xiàn)在我們后面沒有一個節(jié)目,壞處就是影響力減弱了,好處就是我們更專心致志了,不會那么功利,或者說更純粹地做口述歷史?!?/p>

林卉認為,在口述歷史領域,雖然目前出現(xiàn)了良莠不齊的情況,但是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件事情,本事就是一個好的事情??谑鰵v史從非專業(yè)到成熟,這中間肯定要經歷一個過程。

另外,崔永元笑言的“三少”折射出專業(yè)口述歷史研究機構的經費壓力,“我們機構的資金壓力還是挺大的,因為我們這邊項目論證比較嚴格,一個方向提出來之后要經過專業(yè)的規(guī)劃、調研、專家組討論等才能開展,出成果的話就需要更久,內容嚴謹,但時間周期較長。如果別人想資助你會發(fā)現(xiàn)可能3到5年都看不到成果,所以就不會給我們投錢?!绷只芴寡?。

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看,中國口述歷史還有太多功課要做。對于口述歷史的實踐者來說,他們面臨的更直接的問題是口述歷史缺乏陣地、整個行業(yè)沒有標準、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協(xié)會等。像日本有專門的口述歷史協(xié)會,協(xié)會會根據(jù)內容的不同分成很多種,同時也有專門的口述歷史雜志,目前國內并沒有一個平臺來分享口述歷史成果,進行溝通交流。

林卉曾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問口述歷史參與者資料如何保存,大部分人都表示放在家里或者單位的電腦里,只有一個人的在檔案館保存,那還是因為她本身就在檔案館工作。而對于許多從業(yè)者來說,發(fā)表了研究成果,這些資料也就沒有了作用。

陳墨也坦言,中國的口述歷史做的比較初級,“當前中國的口述歷史缺少一個共有的規(guī)范和共享的資源。有很多人做口述歷史沒有存檔的概念,更沒有分享的概念?!标惸珜斚碌目谑鰵v史比作游泳、乒乓球運動,人人都可以去游,人人都能去打。但是陳墨認為更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規(guī)則,共同的索引技術,去協(xié)商、分享資源,這些都是中國口述歷史人應該共同努力的一個方向。

至于口述歷史中所普遍遇到的資金困境,吳文光認為比資金更重要的是要有堅守的信念,而龍應臺則稱之為“自覺”。

談到口述歷史的未來,吳文光說:“口述歷史一旦被打開之后,它會成為一個顯學,從研究、創(chuàng)作等各方面,所展開的東西特別多,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呀!你隨便一撬就能撬動一些東西出來。我們這個地方才剛剛開始,而且那么大的國家,那么多的人,一個村子里面就可以有那么多的故事出來?!?/p>

對于口述歷史的規(guī)范發(fā)展,多數(shù)受訪者表示主要還要依靠行業(yè)自律,這其中個人自律也起著很大的作用。但口述歷史的特點決定了規(guī)范發(fā)展、統(tǒng)一標準并不意味著每件事情都要達成共識。

而丁俊杰認為,13年口述歷史,采訪累計起來的海量素材,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是他們重視并且珍惜的,但同時也很有壓力,怕對不起這些珍貴的資料。口述歷史不只是找到采訪嘉賓,讓他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呈現(xiàn)采訪者所需要的資料和素材,在采訪資料的整理研究和利用方面,在口述歷史教學等問題上,其實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探討、需要深入、需要規(guī)范、需要推動。所以口述歷史不只是搜集資料這么簡單,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以后,他們想把它上升到學科和專業(yè)的層面。

實際上,在口述歷史規(guī)范發(fā)展方面,已經出現(xiàn)了可喜的局面。

2015年12月12日,“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國際口述歷史協(xié)會當選主席Indira Chowdhury等世界口述歷史權威機構負責人參加研討會,會上宣布中國口述歷史聯(lián)合機構開始籌備,為國際口述歷史大會未來能在中國舉辦做準備,從而掀開了中國口述歷史嶄新一頁。

同一日,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發(fā)布了《定福莊宣言》和《定福莊公約》(全稱《促進口述歷史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的宣言》及《口述歷史實踐公約》)。在這些文件中,提出了技術、采訪環(huán)節(jié)設置、法律方面的20條建議,希望為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口述歷史實踐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讓口述歷史在中國能夠更好地發(fā)展。

“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就是‘人類個體記憶庫的概念。我們專門收藏的人的個體記憶,它不僅僅有歷史的價值,還有語言、心理、社會學和教育學的價值等?!贝髸仄傅膶<医M成員陳墨說。

對于因多種因素而導致口述歷史可能存在虛假的問題,陳墨在接受光明網采訪時引用美國作家羅伯特·麥卡蒙的小說《奇風歲月》(Boy's Life)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我記得很久以前曾經聽人說過一句話:如果有個老人過世了,那就好像一座圖書館被燒毀了……我好渴望能夠有個像電影院的地方,里頭有一本記錄了無數(shù)名字的目錄,我們可以在目錄里找出某個人的名字,按下按鈕,銀幕上就會出現(xiàn)某個人的臉,然后他會告訴你他一生的故事?!标惸J為,這句話值得所有口述歷史工作者銘記,“這提醒我們,口述歷史不僅是一種求知路徑,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滿足人類的情感需求。”

猜你喜歡
崔永元歷史
崔永元:我為什么對現(xiàn)在的電影心里發(fā)涼
電影(2019年2期)2019-03-05 08:33:26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崔永元的“耳才”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耳才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5月
崔永元的金錢觀
歷史上的4月
柳林县| 体育| 自治县| 毕节市| 棋牌| 东平县| 霞浦县| 临朐县| 青河县| 靖边县| 新乡县| 中阳县| 商河县| 新晃| 宁德市| 微山县| 清远市| 磴口县| 武强县| 于都县| 原平市| 鹤庆县| 万源市| 青州市| 将乐县| 肥乡县| 外汇| 黄平县| 浦江县| 平顺县| 崇阳县| 泾川县| 安阳县| 呼图壁县| 天门市| 隆化县| 承德县| 调兵山市| 修文县| 新化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