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長春急救中心,吉林 長春 130000)
過敏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及轉(zhuǎn)運護理
徐冬梅
(長春急救中心,吉林 長春 130000)
目的 探討過敏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轉(zhuǎn)運過程中的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我中心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接診的87例過敏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立即將患者脫離過敏原、合理用藥搶救休克及靜脈輸液等。同時在患者轉(zhuǎn)運過程中給予全面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基礎(chǔ)護理、呼吸道護理、靜脈輸液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及相關(guān)指標記錄等。結(jié)果 87例患者經(jīng)過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和科學全面的轉(zhuǎn)運護理干預后,顯效32例(36.78%);有效51例(58.62%);無效4例(4.60%)。結(jié)論 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及科學全面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過敏性休克;院前急救;轉(zhuǎn)運護理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院前急癥,主要是由于某些外界的抗原性物質(zhì)入侵易過敏性機體后,在短時間內(nèi)免疫機制所發(fā)生的一種多臟器較為強烈的累及癥狀,多由于接觸、應用某些生物制劑或藥物等引起,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嚴重且少見的一種周身性變態(tài)反應,其主要生理病理變化為平滑肌痙攣、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強,患者出現(xiàn)喉頭水腫、血壓降低、支氣管痙攣等癥狀,從而引起呼吸道狹窄、呼吸功能障礙及血壓下降,更有甚者還能引起患者死亡[1]。發(fā)生過敏的患者臨床上最常見癥狀為發(fā)病急促、呼吸困難、胸悶氣短、四肢發(fā)冷、面色蒼白,加上病情發(fā)展快速,因此,對過敏患者如果搶救和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F(xiàn)將我中心院前接診的87例過敏性休克患者的搶救體會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我中心接診的87例過敏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29例;年齡為18~76歲,平均年齡為(37±3.64)歲;院前反應時間為2~15 min,平均反應時間為6分30秒。過敏原因:食物過敏者18例(20.69%),藥物過敏者52例(59.77%),昆蟲咬傷過敏者7例(8.04%),其他原因致敏者10例(11.49%)。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氣短、呼吸功能障礙、四肢發(fā)冷、面色蒼白及血壓下降等癥狀。
1.2院前急救及護理措施:患者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時,應立即使其處于仰臥狀態(tài),保持足高頭低姿勢,同時解開患者衣帶,保持體溫;給予患者氧氣呼吸,并使其呼吸道保持暢通,如情況緊急可采取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應用抗過敏藥物、注射腎上腺素及鈣鹽、糾正酸中毒,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對策,并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1.2.1立即脫離過敏原:首先明確導致患者過敏的原因,如果是藥物性過敏性休克,應迅速停止用藥,使休克患者處于仰臥姿勢,同時給予患者氧氣輸入,并保溫。
1.2.2用藥護理:①給予過敏性休克患者注射腎上腺素治療,即選用0.5~1.0 mL的0.1%鹽酸腎上腺素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小兒患者用量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酌減。另外,還可在原來藥物注射過的地方進行肌內(nèi)注射,這樣不僅抗過敏,還減少了致敏藥物的吸收。如果患者過敏癥狀還未得到緩解,可每隔20~30 min進行0.5 mL的藥物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直到患者脫離危險。②給予過敏性休克患者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對升高血壓和抗過敏效果顯著。靜推或肌內(nèi)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靜脈注射100~300 mg甲基強地松龍。③改善酸中毒對患者采用4%碳酸氫鈉(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5%葡萄糖液,進行靜脈滴注。④對癥處理抗過敏癥采用40 mg苯海明或25~50 mg異丙嗪、10 mg撲爾敏,進行肌內(nèi)注射。同時可給予呼吸抑制患者呼吸興奮劑肌內(nèi)注射,如洛貝林、可拉明等;對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按照30∶2的通氣比迅速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
1.2.3生命體征及相關(guān)指標監(jiān)測:患者發(fā)生休克后,要迅速給予其心電監(jiān)護,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用藥療效等,同時還要對患者的皮膚黏膜色澤、意識、瞳孔大小進行觀察,認真詢問并記錄患者的自覺癥狀好排尿量,如有需要,還應監(jiān)測患者的中心靜脈壓或肺動脈壓,并將結(jié)果隨時報告給醫(yī)師,進行藥量調(diào)整[2]。
87例患者經(jīng)過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和科學全面的轉(zhuǎn)運護理干預后,顯效32例(36.78%);有效51例(58.62%);無效4例(4.60%),總有效率達95.4%,患者經(jīng)過對癥處理后均脫離危險入院,且未出現(xiàn)死亡病例。
過敏性休克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院前急癥,且發(fā)病時間無法預期,因此對過敏性休克患者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立即搶救。另外患者處于過敏休克狀態(tài)下時,過敏閾值將會降低,從而致使一些對患者原來不過敏的藥物也轉(zhuǎn)為過敏原,所以對過敏性休克患者的搶救過程中,不能多用或濫用藥物。當臨床上對特異性過敏性抗原無法做出明確診斷時,應在用藥前詳細詢問患者及其家屬有無過敏史,并對有過敏史患者做皮膚過敏性試驗,即在患者注射用藥后15~20 min內(nèi)密切觀察是否有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3]。本文主要研究了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及時有效地院前搶救及護理干預,其中87例患者經(jīng)過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和科學全面的轉(zhuǎn)運護理干預后,顯效32例(36.78%);有效51例(58.62%);無效4例(4.60%),總有效率達95.4%,患者經(jīng)過對癥處理后均脫離危險入院,且未出現(xiàn)死亡病例。綜上所述,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爭分奪秒的院前就地搶救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可改善患者的過敏癥狀,還可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
[1] 張春玲,張丹,尹立鋼.128例過敏性休克的院前急救護理[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5,17(1):81.
[2] 陳榮明,黃桂生.65例過敏性休克院前急救體會[J].臨床醫(yī)學,2010,23(8):2710.
[3] 李俊,羅燕.過敏性休克患者49例院前急救與臨床分析[J].臨床論壇,2012,31(14):180.
R473.5
B
1671-8194(2016)29-02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