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nèi)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合理應用
高海燕
(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nèi)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探討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合理應用。本文通過對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技術特點、應用范圍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全面分析總結,以利于臨床合理進行選擇應用。近年來,臨床心血管影像學上的應用技術已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其中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競相生輝、各顯其能。因此,臨床上要加強相關影像學知識的掌握,要求臨床醫(yī)師熟稔各種操作方法,明確其合理應用的優(yōu)勢與不足,給予患者最優(yōu)化的檢查方法,這對疾病的診療是十分必要。
心臟CT;磁共振成像檢查;合理應用
近年來,高分辨率的CT開創(chuàng)了無創(chuàng)性心臟造影檢查的新紀元,典型代表為64層螺旋CT[1],為廣大患者極大地避免了心血管檢查時造成的機械創(chuàng)傷。在醫(yī)學上,磁共振成像檢查是一種功能十分強大的技術,尤其具有優(yōu)良的軟組織檢查對比度及空間分辨力,可多角度、多序列、多參數(shù)的成像,幾乎可以應用于任何部位的檢查。但是,無論何種成像檢查技術都有著自己的技術特點、應用范圍及注意事項等,因此,臨床上必須客觀地正視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合理應用,以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濫用情況。本文內(nèi)容如下。
1.1 心臟CT檢查
心臟CT是一種有效診斷冠心病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靜脈注射一定量的血管造影劑以顯示出其冠狀動脈血管的病變情況,精心觀察血管有無狹窄、狹窄部位及狹窄程度等進行心臟疾病診斷[2]。操作過程比較簡便,但需要使用造影劑,會有患者對造影劑存在過敏、不適等現(xiàn)象,因此,應用時潛在一定的風險。而且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多次進行CT照射,也會引起機體內(nèi)白血球的降低,引發(fā)疲勞、乏力、眩暈或嘔吐等不良癥狀,甚至可誘發(fā)一定情況下的癌變。所以,不可對患者盲目進行CT檢查,須嚴格聽從臨床建議。
1.2 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
磁共振成像檢查是一種功能十分強大的技術,尤其具有優(yōu)良的軟組織檢查對比度及空間分辨力,可多角度、多序列、多參數(shù)的成像檢查。同時具備良好的時間、空間分辨率,可清晰顯示出心臟結構、心肌活性、心肌灌注和心臟功能,也不存在輻射[3],因此,該技術集合了影像學形態(tài)、功能與生物學檢查特點于一體,已是診斷和鑒別心臟病的無創(chuàng)性理想檢查方法。
2.1 心臟CT的應用范圍
心臟CT適用于診斷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包病變及心臟腫瘤等。冠狀動脈CT造影,掃描冠狀動脈鈣化、血流灌注情況,測定心功能,以及用于經(jīng)皮腔內(nèi)冠狀動脈成形術、心臟支架植入術及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術后復查。
2.2 心臟磁共振的應用范圍
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技術可適用于:診斷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臟瓣膜病、心臟腫瘤及等各種心臟大血管疾病。
3.1 心臟CT的注意事項
心臟CT檢查當天,受檢者無需采取禁食措施,但也不宜過飽;一般在檢查前30 min,最好一次性口服500 mL含1%造影劑的稀釋液,亦可分次服用;膀胱排空,排除金屬物品;進行CT增強掃描時,需先進行造影劑碘過敏試驗,20 min后無不良反應,方可進行靜脈注射造影劑,可選用離子型血管造影劑;接受心臟CT檢查者,在1周內(nèi)不可服用任何含重金屬藥品,不可進行鋇劑檢查,如已做鋇劑檢查者,須自然排空鋇劑或灌腸后在進行心臟CT檢查。
3.2 心臟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磁共振設備的周圍5 m內(nèi)會具有強大的磁場,嚴禁受檢者及其他人員攜帶或體內(nèi)安裝任何具有磁性的物品帶入或靠近磁體間,否則會威脅生命。幽閉恐懼癥者、孕婦,病危者均不可行磁共振檢查。對有紋身、紋眼線、固定假牙、節(jié)育器、體內(nèi)留存鈦合金物體、手術史(尤其是心腎手術、器官移植)等者需在磁共振檢查之前進行特別聲明,以利于醫(yī)生決定可否行此項檢查。
在實際應用操作中,心臟CT檢查對鈣化嚴重的血管、節(jié)律特別不規(guī)則或房顫患者,仍存有較多的局限性,此外,CT的時間分辨率相對較低,不適合心功能的評估。其比CT能夠更有效、更早發(fā)現(xiàn)心臟病變,還能全面清晰顯示出其它細小的組織結構,可用于各種心臟病、心功能等方面的檢查。然而,心臟磁共振檢查的安全性卻不能輕易忽視,更應客觀正視各種問題。嚴禁各種鐵磁性材料帶入或靠近磁共振檢查室。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非磁性或弱磁性物質(zhì)代替以往的磁性物質(zhì)置入心臟,帶裝置固定后一定周期,可接受實施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
目前,就冠心病而言,心臟CT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旨在對冠狀動脈進行評估,心臟磁共振則更多的應用于全面評估心臟結構、心功能、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等。臨床上可將兩者優(yōu)勢進行互補,以組合為最合理的診斷手段。心臟CT在診斷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之中,也起到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磁共振可在心肌病、大動脈等心臟疾患中顯著凸顯其技術優(yōu)勢。
綜上所述,本文對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技術特點、應用范圍及注意事項等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性總結,明確了其合理應用的優(yōu)勢與不足,以利于臨床合理進行選擇性的應用,這對心臟疾病的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1]趙世華.心臟CT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合理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4(9):769-770.
[2]范占明.心臟CT檢查新技術及臨床應用價值[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5):621-623.
[3]陳 曦,張 慶,孫家瑜,裴國元,程 巍,等.心臟核磁共振檢查在臨床實踐中的實效性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5(4):524.
本文編輯:王 琦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ardiac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AO Hai-yan
(Inner Mongolia Xilinguole Meng Mongolian hospital, Inner Mongolia Xilingol 026000)
R816.2;R445.2
A
ISSN.2095-6681.2016.21.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