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遠長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會機械地陳述課程內容,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學開始階段,通過一段短小精悍、快速準確的課程導入,使學生帶著興奮和好奇進入到要學習的知識中去,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準確把握,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導入的好壞對于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課程采取的教學導入方法也各不相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入門階段,加之學科本身的困難和單調,有效的教學導入作為課堂的開端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原則
課堂教學導入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其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針對性原則。所謂的針對性就是指教師設計的導入跟要講授的內容聯系起來,通過導入讓學生快速進入到要學習的知識中去。
(二)趣味性原則。趣味性不一定要有笑點,而是能夠帶動學生以一種積極活躍的氣氛進入到學習中去,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以一種相對愉悅的氣氛進行學習。
(三)新奇性原則。無論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小學生的好奇心尤為強烈,一段能夠激起學生好奇心的教學導入將更有利于學生后續(xù)的學習。
(四)簡潔性原則。短小精悍是課堂教學導入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一段簡短的教學導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才更加有意義。
(五)愉悅性原則。好的課堂氣氛應該是愉悅歡快的,以愉悅的教學導入開始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愉悅輕松的心情。
(六)靈活性原則。課堂導入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導入策略。
(七)形象直觀性原則。直觀的事物、圖片等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耳聽、眼觀、手動、腦轉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策略
(一)看圖提示導入法。這是一種借助圖片將與課堂教學相關內容直接呈現出來的方法。在教學開始階段,教師向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圖片,引導學生對圖片進行仔細觀察,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這是各個學科都適用的課堂導入方法,尤其是在幾何的教學中,一個實物的沖擊遠遠大于課堂上大量枯燥無味的講解。例如,在講解各種圖形時,直觀的正方形、三角形圖案等,能夠很好地讓學生認識到各個圖形之間的差異。
(二)故事導入法。故事導入是一種趣味性很強的教學導入方法,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如教師可以在講解“追擊問題”一課中的數學運算時,引入龜兔賽跑的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輕松理解學習內容。
(三)懸念導入法。所謂的懸念導入法,就是在教學開始之前拋給學生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通過學習來回答相關問題,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學習幾何體時,什么形狀的紙可以折成圓錐形、什么形狀的紙可以折成圓柱形、圓錐形和圓柱形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等,這些問題的提出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四)溫故知新導入法。這種方法與常規(guī)的復習導入法比較相似,也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從已有的知識出發(fā),進一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例如,在學習圓錐、圓柱體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之前學習過扇形和長方形的知識,進而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會更加便于學生理解。
(五)直接導入法。這種方法是教師在教學一開始就直接指出課程的重點,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在各科教學中也較為常用。教師在課程的開始直接指出學習的內容,提出學習要求,能夠更快更直接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不便于過多使用,容易引起學生的排斥心理。教師應該將直接導入法和其他策略結合起來,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宜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法。
總之,教學導入方法的好壞,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之效是有著直接影響的。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形式都過于單一,容易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進而引起對學習的厭倦。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總結歸納并使用不同課堂導入策略,將各種策略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掌握課堂知識的同時也喜歡上這門課?!簦ㄗ髡邌挝唬航魇∮镭S縣石馬學校)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