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寒
槌球場草地上消磨的午后時光,茶桌和羽飾寬邊女帽投下的影子,空氣里都鐸玫瑰的香氣。從倫敦的豪華時髦到英式鄉(xiāng)村的古樸寧靜,從面向大海的宏大酒店(The Majestic),到蕭瑟白雪的達特穆爾高原,從熱帶黏稠的尼羅河,到滿載權貴的東方快車、藍色列車,阿加莎·克里斯蒂,除了以她天才的推理,更用自己獨特的英式筆觸,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英國乃至世界的全景圖。
阿加莎作品中一個重要的場景,就是各式各樣的英國小鄉(xiāng)村。鄉(xiāng)間生活對于英國人的重要性,是靈魂層面的。這個國家的鄉(xiāng)村情結可以追溯到19世紀。遠征殖民地的英國人思念故鄉(xiāng)時,會把英國想象成帶有浪漫色彩的鄉(xiāng)村?!耙粦?zhàn)”時,戰(zhàn)場上的士兵們收到印有教堂、田野和花園,尤其是村莊的明信片時,所受的鼓舞也遠大于揮動的國旗。
位于英國德文郡托基鎮(zhèn)的阿加莎故居Greenway House,一座精美的白色喬治式建筑
傳統(tǒng)英式鄉(xiāng)村生活在“一戰(zhàn)”時遭遇了一個著名的分水嶺。在那之前,他們是驕傲的、帝國的、日不落的;在那之后,舊的貴族體系開始崩塌,他們心中某些固有、理所當然、根深蒂固的驕傲,也被沖淡至時代的縫隙。
英國有一部很著名的小說,《故園風雨后》(The Brideshead Revisited),描述的就是一種以“一戰(zhàn)”為分界線,英國戰(zhàn)后社會的那種落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于英國的影響,似乎比任何一場戰(zhàn)爭都要刻骨銘心,而最具英倫特色的鄉(xiāng)間生活,那份平靜、安詳、和諧,也毫不留情地被戰(zhàn)爭打破了。盡管英國本土沒有真正遭受“一戰(zhàn)”的炮火,但是,戰(zhàn)后歸來的士兵,以及犧牲、受傷的人對英式鄉(xiāng)村中其他個體命運產(chǎn)生的橫向影響,卻在表面的平靜下改變了鄉(xiāng)村生活常貌。
這種“一戰(zhàn)”前后英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變化,也體現(xiàn)在阿加莎的作品中。在“馬普爾”系列,當戰(zhàn)爭結束后,人們?nèi)栽噲D像原來一樣打理花園、傳播閑話、烘烤蛋糕、舉辦雪莉酒晚宴時,不知為什么,所有人又似乎都感覺到他們平常的小村落,將永遠和以前不一樣了?!皯?zhàn)后總會有某種東西出現(xiàn),那是一種態(tài)度。在那之后,則是一種你永遠也不會去除和正確看待的可怕而隱秘的恐懼?!卑⒓由た死锼沟僭诒瘎⌒≌f《巨人的面包》(Giants Bread)中說。
阿加莎筆下的每個村莊,似乎都有每個村莊不同的故事,但細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個故事、每種人性,似乎都很相似。人性,在越是恬靜淡然的環(huán)境中,越是能被無限放大或扭曲。英式鄉(xiāng)間生活背后所包含的人性暗涌,可以說,是阿加莎村莊偵探作品中一個共有內(nèi)核。
德文郡中部的達特穆爾高原,在阿加莎作品中以極強的畫面感而令讀者印象深刻
在阿加莎的推理世界,一個最?!俺鲧R”的英式鄉(xiāng)村,當屬馬普爾小姐的圣瑪麗米德村(St. Mary Mead)。在那里,馬普爾小姐用她一雙歲月的眼睛,洞察人性、解決謀殺。除去圣瑪麗米德,阿加莎也描述了《萬圣節(jié)謀殺案》里那種外表的甜蜜安寧實則包含貪婪狠毒的小村莊。《殺人不難》中因為謠言而造成的悲劇性人格的小村莊?!痘荫R酒店》中“坐落的位置離村里的街道有一點距離。房子后邊隱約可見一個帶圍墻的花園”的小村莊。
當一個作家的想象力過于充足,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地域已不足以裝下她的創(chuàng)作,而要延伸到自身無限的想象世界,創(chuàng)造虛無地域。換句話說,這就是我國現(xiàn)在流行的“架空”。阿加莎筆下,馬普爾小姐住的圣瑪麗米德村,就是一個虛構地域。這個微縮之地,其實集結了阿加莎所認為的英式鄉(xiāng)村生活的眾多特點,也便于她在這里展現(xiàn)嫉妒、通奸、貪婪、欲望、虛榮、欺騙等一切人性。
阿加莎創(chuàng)造“馬普爾小姐”時,自身其實已經(jīng)經(jīng)歷婚姻的失敗,因此她對人性,有著某種更深層次的認識?!耙苍S在活得開心的時候死去,勝過在突然變得天昏地暗的世界里郁郁寡歡,也強過在幻象破滅中虛度時光。她愛那惡棍,信任他,從來沒看清他的真面目?!痹凇妒フQ節(jié)慘案》中,阿加莎借用馬普爾小姐的口,悲涼地說。
“馬普爾小姐”這個形象,首先出現(xiàn)在1927年的6本系列短篇小說,后被收進《十三個難題》(The Thirteen Problems)。在小說里,馬普爾這個一生未婚的老處女,是當時戰(zhàn)后英國鄉(xiāng)村社會仍堅持維多利亞式價值觀的一種人。
托基是阿加莎的出生地,這里的地標建筑宏大酒店曾在她的多部作品中出現(xiàn),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據(jù)阿加莎的作品描述,這座虛構的圣瑪麗米德村在“倫敦南部25英里”,“距海岸線有12英里”,這才使得在《藏書室女尸案》中,簡·馬普爾可以和她的朋友多莉去著名的“宏大酒店”度假。這個村“老處女”甚多,除了馬普爾小姐本人外,還有韋瑟比小姐、哈特內(nèi)爾小姐等。
“她們(老處女們)所需要的,”《寓所謎案》(Murder at the Vicarage)中的格麗澤爾達說,“是她們生活中的一小點墮落。這樣一來,她們就不會如此忙于刺探別人生活中的墮落了?!?/p>
通過眾多作品描述,我們可以大概拼湊出,圣瑪麗米德村屬于貝德福德(Radfordshire)。村子的東北角,是著名的大宅戈辛頓宅(Gossington Hall),《藏書室女尸》發(fā)生的地方。馬普爾小姐和宅子的女主人多莉(又被稱為班崔太太)是好朋友。后來,多莉的丈夫死后,她將這所宅子賣給了一個好萊塢女影星瑪麗娜·格雷戈(Marina Gregg),在此又發(fā)生了一個謀殺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當戈辛頓宅還是多莉一家居住的時候,它內(nèi)里的裝飾沒有后來好萊塢明星布置得那樣奢華,而是一種老派的殷實。發(fā)生命案的藏書室雖然大,但是陳舊凌亂,墻上掛著幾幅粗糙的維多利亞風格的水彩畫以及一些自以為樂的狩獵場景,墻角放著一個紫色大花瓶。
與之相對,村子的西北角,是火車站所在地。馬普爾小姐馬不停蹄地在全英范圍內(nèi)破案,就是靠這個小小的車站將老太太駛向一個又一個遠方。最遠的,馬普爾去過加勒比海。
離戈辛頓宅不遠的地方,是全村的小教堂,那里也是阿加莎推理世界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地方。多少閑言碎語,都是在每周日教堂做禮拜后的閑談中,滋生蔓延。
火車站往南,是《寓所謎案》中那個青年帥哥畫家勞倫斯·雷?。↙awrence Redding)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他和舊日情人安(Ann)共同策劃了謀殺她丈夫的行動,其后包裹的是深深的真愛?!昂w”勞倫斯需要便捷,因此住所離村里的各種商店都很近。
在圣瑪麗米德村的中心偏北區(qū)塊,住著著名的海多克大夫(Haydock),他也是牧師的鄰居。馬普爾小姐每次摔了腿啊,感冒啊以及全村居民的身體健康,都要倚仗這位海多克大夫。他是圣瑪麗米德村的一個長期居民,眾多作品中都有“出鏡”。每當有謀殺案發(fā)生,他也客串法醫(yī)的職責。海多克大夫也很喜歡和馬普爾小姐討論案情。
而我們的主角,鄉(xiāng)間偵探馬普爾小姐則住在醫(yī)生的東邊。據(jù)阿加莎作品描述,馬普爾小姐是一個“個子高高的瘦老太太,年紀在65至70歲之間”,“喜歡戴小扁帽”。白發(fā),灰藍色眼睛,粉紅色的充滿皺紋的臉。最喜歡的談話話題和個人愛好是觀察鳥和園藝,喜歡打毛線、沖瞌睡。也正因為她喜歡園藝,在《四個嫌疑犯》里,她才能知道大麗花的花語是“背叛及扭曲”,從而一眼辨認出兇手。馬普爾小姐有一個小說家侄子雷蒙德,他很有錢,因此經(jīng)常請姨媽去旅游或做SPA什么的?!妒フQ節(jié)慘案》就敘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水療院里的謀殺故事。
在圣瑪麗米德的房子里,馬普爾小姐擁有一個典型的維多利亞式客廳,“所有梳妝臺腳都用擦光印花布包著”——這一點在當今很多比較“老派經(jīng)典”的英式家庭里仍能看到。她的客廳里有兩扇長長的窗戶,另一間有一扇凸窗。
凸肚窗可以說是維多利亞時代建筑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一般安置在起居室正對窗外街道處。凸肚窗前通常會擺一個寫字桌,用于英國人處理日常信件或用鵝毛筆蘸墨水寫作。寫字桌身后不遠的地方,通常會有壁爐。至今,這樣的起居室結構,在英國很多紅磚的維多利亞式社區(qū),仍很常見。
馬普爾的客廳中間,有一張擺著一大缽菊花的桌子。據(jù)《圣彼得的拇指印》中介紹,馬普爾小姐家值錢的東西是一些盤子和查理王時代的酒杯。
阿加莎晚年在自傳中寫道:“馬普爾小姐不知不覺走進了我的生活,竟絲毫沒引起我的注意。我給一家雜志寫了6篇系列短篇小說,選擇了6個人物每星期在一個小村莊聚會,講述疑難案例。我從簡·馬普爾小姐寫起,這位老處女很像我姨婆在伊靈的某些至交。我年輕時去鄉(xiāng)村時常遇到這種老婦人。馬普爾小姐絕不是我姨婆的再現(xiàn);她要比我姨婆更大驚小怪、更有老處女的味道。但是倆人確有相似之處,她們性格爽快。她們總喜歡把人和事往壞里想,而可怕的是,事實證明十有八九她們是對的。”
圣瑪麗米德村的中心是牧師住宅。這個小村牧師有幾個特點,一是娶了一個很漂亮的比他小20歲的性格活潑的妻子格麗澤爾達(Griselda)。因此牧師總是很沒安全感,因為不知道她為什么要選他。所以畫家勞倫斯出現(xiàn)在村里的時候,他還老擔心妻子會投向勞倫斯的懷抱。二是牧師去教堂做禮拜時經(jīng)常遲到,因此妻子不得不用把鐘調(diào)快的方式“治他”。后來,牧師死后,格麗澤爾達仍住在牧師住宅,并且和馬普爾小姐關系一直很好。圣誕節(jié)時,她會邀請馬普爾和他們一起吃圣誕晚餐。
村子的東南角,住著在《寓所謎案》中被謀殺的盧修斯·普羅瑟羅(Lucius Protheroe)上校。他們的居所,叫作舊廳(Old Hall)。普羅瑟羅上校很富有,但是性格過分,遭到包括他妻子在內(nèi)的全村人的厭惡。他的妻子安比他小很多。他還有一個和前妻所生的女兒萊蒂絲(Lettice)。萊蒂絲和繼母關系不太好,當時非常迷戀年輕畫家勞倫斯。
“寓所謎案”過去后很多年,舊廳被改建成四個公寓,在那里的房客又發(fā)生了珠寶失竊案。仍然是馬普爾小姐破的案。
除了圣瑪麗米德村,阿加莎的作品中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其他的英式小村莊。《謀殺啟事》中的奇平-克雷霍恩(Chipping Cleghorn)、《移動的手指》中的萊姆斯托克(Lymstock)、《羅杰疑案》中波羅最終退休隱居的國王的阿博特(Kings Abbot)、《萬圣節(jié)謀殺案》中的兀雷平庸(Woodleigh Common)、《殺人不難》中的Wynchwood、《灰馬酒店》中的“很深”(Much Deeping)。在《四個嫌疑犯》中,阿加莎又描述了薩默賽特郡一個叫金斯納頓的小村子,離火車站7英里,與世隔絕。這些小村莊,都不約而同包含著阿加莎本人對于傳統(tǒng)英國鄉(xiāng)村的理解,也讓處于外圍的我們,更加深刻觸摸英式田園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馬普爾小姐整個理論體系的精髓,就是她在《血染人行道》中所說:“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有驚人相似之處?!痹凇妒ケ说玫哪粗赣 分兴终f:“無論在哪兒,人性大同小異?!彼ㄟ^自身經(jīng)歷所觀察到的人性和故事,遇到新的故事和案件時能做出驚人準確的判斷。這是馬普爾作為一個老嫗的智慧,也是經(jīng)歷過生活真正痛苦之后的阿加莎所悟出的一種更深刻的東西。
“生活在鄉(xiāng)村里,能更近距離地觀察人性?!瘪R普爾小姐說。
約翰·克倫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秘密筆記》中說,1920到1945年間,英國周末的鄉(xiāng)間別墅里常會發(fā)生謀殺案,體態(tài)臃腫的下層女仆會提供證詞,困惑不解的警察只得向業(yè)余偵探尋求幫助。
不得不說,當時英國社會的這種現(xiàn)象,某種程度上啟發(fā)了阿加莎的鄉(xiāng)間偵探創(chuàng)作?!妒齻€難題》(The Thirteen Problems)、《寓所謎案》、《藏書室女尸》(The Body in the Library)、《魔手》、《謀殺啟事》等都是發(fā)生在鄉(xiāng)間寓所或別墅的謀殺案。
在英國,鄉(xiāng)間別墅(Country House)也是他們的一種國家現(xiàn)象。真正有貴族身份的一個標志,是家族在鄉(xiāng)間有一座占地廣闊的大宅,里邊的油畫、壁畫、版畫、家具、陳設等很多東西都是繼承而不是新購,具有極高價值。一枚平民階層無法擁有的家族徽章,也是“藍血”(blueblood)的一個重要標志。
阿加莎在自傳和多個采訪中毫不掩飾自己對于貴族身份的崇拜,因此她作品中的鄉(xiāng)間大宅,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她對于自己不是出身于貴族的某種心理補償。
在《天涯過客》中,她描述了一所位于哥德爾明郊外的鄉(xiāng)間豪宅,里邊的細節(jié),讓人驚嘆。那所房子很美,里邊有“詹姆斯一世時期的壁紙”、“橡木樓梯”每一層都淺淺的,走上去很舒服。墻上的油畫都是精心挑選,沒有特別傾向于某一位藝術家?!吧钭仙暮竦靥翰壬先O為舒服?!?h3>達特穆爾高原
達特穆爾高原(Dartmoor)也許不是阿加莎作品中一個最著名的地點,但是,僅出場數(shù)次就因為其極強的畫面感而在讀者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推理界,除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福爾摩斯”系列中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也發(fā)生在達特穆爾這個神秘的地方。
達特穆爾高原位于阿加莎最喜歡的德文郡中部,以盛產(chǎn)花崗巖著稱。因此,在《阿斯塔特的圣壇》里,主人公位于達特穆爾邊界的那所宅邸,“寂林”,就是用花崗巖建造,房子的外形也正如主人的性格,“沒有一點浪漫色彩,但很舒適”。
每次看完《阿斯塔特的圣壇》,總讓我想起臺灣女作家三毛的《寂地》。這兩個作品內(nèi)核非常像,都是描述一片寂靜瘆人的森林,以及人走到其中,就仿佛有種神秘的力量蠱惑著自己。這兩篇文章都不約而同提到了樹林深處,有一個類似“祭壇”的地方。阿加莎的祭壇是宅邸主人自己所建,三毛的祭壇是當?shù)厝藶榱斯┓钜环N叫臉狺的怪物。樹林深處本是人類最恐懼的情結之一,古老的童話和傳說很多也都發(fā)生在森林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達特穆爾高原也確是一處神奇的地域。連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戰(zhàn)馬》都取景于那里,他也坦言自己“從影生涯中還沒有見過像達特穆爾這樣的人間仙境”。達特穆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種荒原景觀:變幻莫測的天色、一覽無余的巖石地貌,以及讓人無法忽略的、暗金似火的歐洲蕨。
在《阿斯塔特的圣壇》中,故事中的宅邸,從窗口望出去就可以見到這座高原天生的粗線條景致。它冬天的情境雖然有些蕭瑟,但正是這種蕭瑟讓那種突然在某個瞬間想與世無爭、退避三舍的靈魂,能瞬間愛上。
住在這樣的宅子里,從這樣的窗口望出去,除了有高原的景致,還有一段三角戀。宅子的主人喜歡某個社交界女神,邀請她和一群人來家里做客,然而女神對他若即若離,一會兒和他的堂弟相談甚歡,一會兒又對西蒙茲醫(yī)生綻放出燦爛微笑。
最后宅邸主人死了。許多人說是因為林子里的神秘力量。但馬普爾小姐當然又不負眾望的一眼看出真相。一個老婦,洞悉人性,其實一切都是悲涼。一個女人青年時期積累起來的無限華美泡沫,都瞬時被現(xiàn)實無情地擊破。老婦的眼,老婦的心,其實,是對人性的終極絕望。
在《金塊》這部小說中,阿加莎把嫌疑人的真實身份也設置在達特穆爾王子鎮(zhèn)監(jiān)獄服刑。
達特穆爾高原上飄有“重雨”。今天,蕭索的高原依然矗立在那里,“花崗巖建造”的房子也有,只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時我們眼中的達特穆爾高原,已被阿加莎那一出驚艷冷峻的故事,浸潤出和別人眼中不一樣的景致、氣氛、顏色,是一種很難言說的東西,“文學地圖”所帶來的終極快感。
去達特穆爾高原,可以在塔維斯托克或普利茅斯(Plymouth)雇車。普利茅斯也是阿加莎作品中出現(xiàn)較多的城市之一,是英國海軍基地和港口城市。當時移民去美國的著名的“五月花號”,就是從普利茅斯載著100多名清教徒出發(fā)。從這些城市坐車去達特穆爾高原,一路疾馳于絕美的英國鄉(xiāng)間,那種青綠和昏黃交縱的感覺,能讓人覺得人生某時就停留在那一瞬間,該多么好。
阿加莎和她的第二任丈夫、考古學家馬洛溫在家中
連英國人自己都說,德文郡和康沃爾郡,是英國兩個像天堂一樣的地方。
阿加莎對于康沃爾郡也著墨不少。這個郡對眾多作家都有啟發(fā)。寫出了《蝴蝶夢》的著名作家達夫妮·杜穆里埃就生活在康沃爾郡,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康沃爾郡為背景創(chuàng)作。至今,康沃爾還有一個她的“文學中心”。
德文郡和康沃爾郡毗鄰相連,從德文郡一直往西,便到達康沃爾。康沃爾一個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是“漁村景致”。阿加莎和達夫妮·杜穆里埃都不約而同提到這一點。
阿加莎的作品中提到了一個叫拉托爾的小漁村,以及一個叫波佩朗的村子。波佩朗位于康沃爾郡西岸,“是一個原始的巖區(qū)”??滴譅柨ざ嗟嘏R海,因此具有漁船、錨、打撈等海洋文化。至今,在康沃爾的很多小酒館內(nèi),都能遇見一些曾經(jīng)的船長或水手,在冬日晚間喝下數(shù)杯煮紅酒后,和陌生人暢談自己輝煌燦爛的航海生涯。金子、寶藏、大風大浪,人生的奇遇在海水中呈現(xiàn)。
在阿加莎的《金塊》中,就有這樣一個康沃爾漁村小酒吧,名曰“三錨酒店”,在這里,一件關于金塊以及謀殺的案件,就在酒酣耳熱和酒眼燈唇中,被翻了出來。從沉船撈出金塊,然后藏在山洞。
另一件阿加莎故事中非常具有畫面感的謀殺也發(fā)生在康沃爾郡?!堆救诵械馈分心菞l女畫家目睹的充滿血跡的人行道,就是發(fā)生在康沃爾郡一個美景如幻的度假勝地,叫拉托爾的小漁村。正如康沃爾的大部分道路一樣,通往這個小漁村的道路大部分是小路。
至今,康沃爾郡的當?shù)鼐用穸紩艺f,康沃爾最適合每年4月份左右或夏天的時候去。那時,我們當時眼下冬天看著的空置的一幢又一幢美麗的白色度假屋,都“全被訂滿了”。
與英國大部分地方一樣,康沃爾郡適合開車游覽。《血染人行道》那個故事中,那對夫婦就是租車沿著海岸線觀賞風景。車子奔行于這種沿海山路,不時有驚濤拍岸的懸崖讓你得以瞥見這個郡有層次的山、海、崖合一的景致,非常有層次感的豐富。水平面上,二桅的縱帆船緩緩駛過,招揚著鮮紅色的旗幟。而此時的海,因為光線偏暗,呈現(xiàn)出灰白色。這個場景,讓人覺得分明是《陽光下的罪惡》中某一幕。而深入某個港灣,我們還能品出中國古詩“海上生明月”的境界。
康沃爾的空氣清新到醉。蔚藍色的明凈天空,綠色得沒有任何污染的山坡,高高低低的年代感白色房子。它打動人的是那種能讓人瞬間感到恬靜的功用,以及真的能放下一切、歸隱田園的強大召喚力。
游覽康沃爾郡的一個特點是,你在海灣對岸的沿海山路上,開車行駛,見到任何一處景致,都想停下來,然后拍照。當相機對著對面房屋時,每一座房子,你都想無限拉近,近到可以觀察到它們窗簾的細節(jié)。
托基是阿加莎的出生地,在這里,有兩個地標非常重要,一個是宏大酒店(The Majestic Hotel)的原型帝國酒店(The Imperial Hotel),一個就是最具阿加莎特色的故居Greenway House。
宏大酒店位于海邊,是一座白色的宏偉建筑,襯著英國難得的幾乎接近于蔚藍色的海洋。這個酒店,在她的《懸崖山莊奇案》、《藏書室女尸案》和1976年的《沉睡謀殺案》中都曾出現(xiàn),在阿加莎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托基的火車站下車,沿著坡走一會兒,就可以看見海。碧綠山坡上的藍白色建筑襯著藍色的海,有一種盡收眼底的真誠。在這樣的海邊小鎮(zhèn),下午陽光正好時分,在一處面海小餐館點一杯啤酒,再配上蟹肉三明治,也是人生中一件極美好的事。
德文郡和康沃爾郡的大多數(shù)房子都是依山面海而建,四星級的宏大酒店也如是。它擁有152個房間,在《懸崖山莊奇案》這部小說里,開篇就是它的華麗開場。當時對居住質(zhì)量要求較高的波羅選擇下榻在這里,從而對一個年輕女孩屢次遭襲而產(chǎn)生好奇,引發(fā)出一場復雜的謀殺案。
《藏書室女尸》中也布滿對宏大酒店詳盡細節(jié)的描述。富有的杰弗遜一家在酒店下榻,一個年輕的跳舞女孩走入他們的世界。
東方人多不理解為什么富有的西方人喜歡在豪華賓館長期居住,而不僅僅是為了旅行。但有時人就是需要一種從清晨一直到午夜都被照顧妥帖、各種自己想要的東西打個電話就能被送到門口的那種感覺。在阿加莎那個時代,宏大酒店還有跳舞女郎、橋牌女郎這些職業(yè),讓人們的夜生活,更加豐富。
英式建筑取景大都極好。在酒店靠窗位置喝下午茶的時候,望著窗外蓬松的一望無際的海景,會讓人鄙視很多不夠?qū)挻蟮男貞选?/p>
而如果要去阿加莎的故居Greenway House,據(jù)一本非?!坝钡睦吓呻s志《這就是英國》(This England)推薦,建議大家坐船去。如果要坐船,可以在托基鎮(zhèn)的公主碼頭(Princess Pier)等待渡船。但其實開車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在外地去Greenway House的路上,可以經(jīng)過托特尼斯(Totness)這個小鎮(zhèn)。
托特尼斯是英國一處出名的烏托邦小鎮(zhèn),位于阿加莎經(jīng)常提到的德文郡達特河(River Dart)的入??谌侵薜貛?。托特尼斯曾經(jīng)因為聚集著“新紀元運動”的另類人士而小有名氣。這些人士中,有不少藝術家、作家、音樂人、草藥師和按摩師。這個小鎮(zhèn)最值得推崇的是咖啡館之多,因為,那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直至今天,這個小鎮(zhèn)的居民仍然推崇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tài)度,多次抗議大型連鎖品牌的入駐。鎮(zhèn)上,連英國最傳統(tǒng)的商業(yè)街高街(high street)都沒有充斥太多連鎖品牌。
Greenway House是目前普遍被認為的阿加莎故居,跟所有“國家信托”接管的英式宅邸一樣,這座房子被照顧得極好。這里邊不僅仿制阿加莎當年的生活狀態(tài)和習慣放置了大量原屋物品和同時代古董或仿制品,書房里也保留了她所出版圖書的不同版本,各種資料和講解,也非常全面。
阿加莎生前,多次表示,自己很喜歡這所房子,稱它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
Greenway House遠看是一座精美干凈的白色喬治式建筑,傍于Dart河。對于一位高產(chǎn)作家來說,阿加莎也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住所寫進謀殺。在《死人的殿堂》(Dead Mans Folly)中,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她自己對于這所房子以及“船屋”的詳盡描述。
和眾多英國偉大宅邸一樣,Greenway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從任何角度看都可以擁有一種不一樣的美好。各處都成景。
歷史上,在相同的地點,1493年就有叫Greenway的房子。而在16世紀時,這座房子是一座都鐸式建筑,那時叫Greenway庭院(court)。目前我們能看見的這座建筑,大約建于18世紀晚期。阿加莎·克里斯蒂1938年把它買下來,當時的價格是6000英鎊左右。這所房子,在她的《五只小豬》(Five Little Pigs)、《趨向于零》(Towards Zero)等作品中也有出現(xiàn)。
當然,在托基,除了這兩個地標,你其實還可以去阿加莎度蜜月的酒店托基大酒店(The Grand Hotel)。阿加莎出生的房子阿什菲爾德(Ashfield)已經(jīng)被拆除了,為此她之前還難過了好久。
或者,你可以隨意漫步于這個海邊小鎮(zhèn),體會到在這里出生、在這里戀愛、人生中花了較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為什么會對這個地方,有一種這樣深的情感。
從返璞歸真的鄉(xiāng)間到多元尖端的倫敦,阿加莎描繪起這個國際大都市,也絲毫不遜色。時髦的城市女孩,都市新興的咖啡廳、帽子店、手套店、歌劇院、上流社會的社交場合……阿迷讀者至今應該還記得《灰馬酒店》里男女主人公剛從科芬園(Covent Garden)看完莎士比亞而興致勃勃討論的情景,里邊那句著名的“看完莎士比亞總是讓我饑腸轆轆”直至今天還是會讓人忍俊不禁。
倫敦西區(qū)是阿加莎小說中不可忽略的場景之一,因為那是她描寫上流社會生活、日?;顒拥囊粋€主要聚焦區(qū)域。西區(qū)劇院以及著名的梅菲爾區(qū)和圣詹姆斯區(qū)域,都是她小說的重要著墨點。在阿加莎的小說《大象的證詞》中,偵探小說家奧利佛太太在美發(fā)店詢問事情,一開始女店員沒怎么把她當回事,后來她提到自己住在“梅菲爾”,女店員幾乎立即給她行了一個屈膝禮,極其畢恭畢敬起來。其實,梅菲爾區(qū)一直到今天,都是倫敦的富人區(qū)。
格林公園(Green Park)也是阿加莎經(jīng)常提到的場景之一,位于海德公園和圣詹姆斯公園的過渡地帶。在《天涯過客》中,斯塔福德·奈伊爵士就有一間可以俯瞰整個格林公園的漂亮公寓。英國人住房非常注重窗外景觀,因此,他們的住房選址都會盡可能選具有公園景觀、海景、湖景、高原景、森林景的房子。早晨起來,面對著格林公園無敵的景致,奈伊爵士會打開濾式咖啡壺的開關,同時查看自己信箱里的郵件。奈伊爵士非常講究,只吃艾斯特牌的法式芥末醬,客人來了,會遞過一盒雪茄招待。
《天涯過客》里的故事,放在任何一種都市言情小說,其實都是一個不錯的開場。一對男女,在法蘭克福的機場里相遇,只因為長得像,從而發(fā)生了接下來的故事。但是,這偏偏是一部阿加莎為數(shù)不多的“諜戰(zhàn)”小說,政治感頗強。
英國公園很多,除了眾所周知的海德公園、上文提及的格林公園,圣詹姆斯公園也是阿加莎和伍爾夫這兩位英國女作家都不約而同提過的地方。它就位于白金漢宮對面,《天涯過客》中,奈伊爵士登過報紙尋人廣告后,沿途信步就路過了圣詹姆斯公園,當時他看到“秋天的花卉若隱若現(xiàn)”,“亭亭的菊花頂著金黃色花蕾”。
眼下的圣詹姆斯公園,和阿加莎當時的景觀應該幾無二致,因為英國對于傳統(tǒng)的保護這一點,其實做得非常好。坐在老橡樹斑駁的樹蔭下,周圍的景色,現(xiàn)代感很淡。圣詹姆斯公園和格林公園離得非常近,由此可知英國人“公園意識”之強。
英國公園很多。并且它的公園更隨意些,根本沒有什么門票概念,而是散落在社區(qū)的各個街角。在任何城市,它們信步就可以走到。公園也是失業(yè)人愛去思考人生的地方。在任何一個春日清晨,你都可以信步走進一家公園。古老的噴泉在你身后已經(jīng)噴涌了千年,并且你知道,也曾經(jīng)有和你一模一樣的相似靈魂,懷著幾乎和你一模一樣的人生的苦悶,坐在這個公園,苦苦思索解決之道。
在英國,每個人走到公園中似乎都能找到某種安寧,而這份安寧的背后是西式思維普遍的一種樂觀態(tài)度——任何事都會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而有時,我們所需做的,只是靜待它過去。
阿加莎也擅長描寫倫敦上流社會的社交聚會。在《天涯過客》中,那個在法蘭克福機場相遇的和爵士長得很像的年輕女子,第二次見她時,她居然搖身一變成為格羅夫納廣場大使館晚宴上得體優(yōu)雅的社交名媛。姐姐是皂業(yè)大王的妻子,而她,據(jù)人們所說,“很多時間都住在慕尼黑附近多洛米提斯山上的某個城堡里”,“一個很有音樂氛圍的地方”。她喜歡音樂,愛好戶外運動,有在地中海上擁有私人島嶼的闊親戚,支持自由作家運動,經(jīng)常旅行,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行走于大亨、天才和文人之間。在倫敦,她當時下榻于圣詹姆斯飯店。
公寓樓也是阿加莎喜歡描述的場景之一,波羅的大部分作品都提到了“對稱感極強”的懷特黑文(Whitehaven)大樓。這一點在當時來看是很摩登的。獨立的年輕人,一旦工作,便迫不及待地從父母位于郊外的中產(chǎn)階級住宅里搬出來,住到倫敦現(xiàn)代化和充滿活力的公寓。
阿加莎本人在倫敦也住過頗長時間。20年代她和第一任丈夫住在克雷斯韋爾(Cresswell Place)。1934到1941年,她住在謝菲爾德露臺(Sheffield Terrace)58號。住在后者的時候,她特別多產(chǎn),共寫了16部小說,包括代表作《尼羅河上的慘案》。坎普登街(Campden Street)47~48號也是阿加莎不為人所熟知的居住地之一,在這里她住了從1930~1934年整整4年,并且在其間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重要作品,包括流傳后世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提到宏大酒店的《懸崖山莊奇案》、“馬普爾系列”中的出彩之作《寓所謎案》等。
英國人酒吧文化濃厚。在英國,融入當?shù)厝说囊粋€最快也是最有意思的方式,就是去當?shù)匦【起^。阿加莎作為英國人這一點也當然不能免俗。在倫敦的切爾西,Cross Keys酒館門前有藍牌,訴說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在此飲過酒。今天,在這里,大家可以點上一品脫啤酒,看能否觸摸到些許阿加莎當年于此暢飲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