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體心理學(xué)認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會受到天性稟賦、家庭環(huán)境、后天教育程度等復(fù)雜因素的影響。以此來觀察《紅樓夢》中諸多少女的性格及其處世哲學(xué),可深度領(lǐng)略曹公之大胸懷,眾人物皆平等且有發(fā)言權(quán)的復(fù)調(diào)筆墨。本文通過對文本的仔細爬梳,借用阿德勒、霍尼等個體心理學(xué)家的理論,全面理解賈迎春的依順性病態(tài)人格。
關(guān)鍵詞:迎春 ?順從 ?怯懦 ?二木頭
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時候,沒有簡單地強調(diào)單一因素,而是注重個人的先天稟賦、家庭環(huán)境以及后天所受教育程度。然而,中國人物性格描述注重意會,西方心理學(xué)研究注重理論。本文利用西方個體心理學(xué)家阿德勒以及卡倫霍尼的理論,并結(jié)合《紅樓夢》文本當中有關(guān)迎春的敘述,對迎春的“二木頭”性格進行更為清晰的解釋和分析。
一、迎春“二木頭”性格的表現(xiàn)
第六十五回,興兒同尤二姐、尤三姐說起賈府的姑娘們,稱呼迎春為“二木頭”,縱觀全書,這個諢名絕佳地詮釋了迎春的性格。
(一)迎春的外貌
《紅樓夢》第三回,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我們看到了迎春的形象,“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這是標準的侯門世府千金,大家小姐的模樣。但細查之,“溫柔沉默,觀之可親”已將迎春基本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迎春多數(shù)情況下都隱藏在眾人之中,溫柔沉默。她極力地將自己“縮小”到一個角落之中,企圖讓別人注意不到自己的存在。而片面地“縮小”自己,卻讓她在別人眼中顯得可有可無,可以隨意欺負。從這個角度而言,臺灣大學(xué)的歐麗娟教授認為,“親”同“欺”有著諧音的聯(lián)系。[1]
(二)迎春的日常行為
通過第二回冷子興的演說榮國府,我們知道迎春是赦老爺?shù)逆?,在賈家少女中是最年長的一位,親生母親早逝,因賈母喜歡孫女,跟在王夫人身邊長大。
七十三回之前,迎春僅僅說過八句話,有過一次獨立的行為,日常行為皆是順從姊妹,敘述的時候往往一筆帶過,她幾乎沒有獨立的言語、獨立的動作。同李紈、寶玉、黛玉、寶釵、探春、湘云甚至香菱等人相比,確實木訥沉默得過了頭。
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三十五、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四十二、四十五、六十四、六十九、七十一回敘及迎春,皆是追隨眾姐妹,若不是因為其年最長(《紅樓夢》中敘述總按年歲為序),恐怕她也不會出現(xiàn)這么多回。第三十七回探春起詩社,此后在賽詩這個大觀園姊妹們最重要的活動中,迎春竟一首詩也沒有作。撇開年齡小的惜春,同樣不會作詩的李紈,尚且有“開門雪尚飄,入泥憐潔白”的詩句。[2]第六十二回因?qū)氂竦热说纳諝g笑,迎春沒有歡笑,甚至沒有話語。第六十三回群芳開夜宴,她也沒有接到邀請。第四十回劉姥姥造成的脫序的笑話之中,唯獨沒有寫迎春的反應(yīng)。第四十二回黛玉取笑劉姥姥為“母蝗蟲”,迎春也沒有反應(yīng)。
除此之外,迎春容易生病。文本中并沒有細致的地描寫她生的是什么病,且往往是毫無來由。第十四回,合家忙碌秦可卿的喪事,迎春染了病。第三十五回,寶玉挨打,驚動了所有人,而后安排吃飯,王夫人令喊姑娘們,迎春身上不耐煩。第四十九回,大觀園中多了許多姊妹,探春等要起詩社聚會,迎春染了病。筆者認為,不同于黛玉自小的不足之癥,病是她的常態(tài)。迎春的病應(yīng)該也是她逃離人際交往,縮小自己的一種方式。
(三)迎春的愛好
迎春不擅長詩詞,應(yīng)該也不喜歡詩詞。她更沒有什么日常情趣,攢錢買一些“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3]。連其所居住的紫菱洲內(nèi)的陳設(shè)亦沒有過多的描述。迎春連同她的房屋一起,只有一個簡簡單單、模模糊糊的影像,沉默而毫無個性。如果非說迎春對什么感興趣,那也許就是下棋了。文中有兩次描寫迎春下棋。第一次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正遇到迎春和探春下棋。第二次,第七十九回寶玉所作的《紫菱洲歌》,“不問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污棋枰”,可見迎春閑暇之余,應(yīng)多以下棋消磨時光。用棋聲來代表迎春,且迎春的大丫頭名喚司棋?;谝陨先幟鑼?,迎春似乎更喜歡下棋。
而曹公在第三十七回,非常鄭重地寫了一句“眾人皆在園中玩耍,她只是一個人安安靜靜獨在花蔭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這是前七十三回中迎春唯一一次獨立的行為,沒有將自己隱藏在姊妹之中隨波逐流,也沒有妨礙其余姊妹的玩鬧。既然是唯一一次獨立的行為,這便成為她生命情趣的絕佳體現(xiàn),也是研究她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的生命意義的唯一證據(jù)。每每讀及此處,不禁動容,弱小的迎春獨坐角落,自得其樂,盡管只是卑微的生命里針尖上的滿足。
(四)《紅樓夢》中其他人對迎春的評價
賈母、薛姨媽幾乎沒有對迎春的評價,甚至連日常關(guān)照的話也很少。只兩個玉兒是賈母心尖兒上的肉,第七十回南安太妃要見姊妹,賈母也只讓探春出來作陪。迎春一生之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在王夫人身邊的這幾年,對于迎春,王夫人是真心憐愛的。第八十回,出嫁的迎春歸寧,回來向王夫人哭訴,王夫人真心悲傷,又命收拾紫菱洲,又命姊妹們開導(dǎo)解釋。歸去之后,又感傷了好一陣子。
邢夫人雖是迎春的嫡母,評價迎春卻是“心活面軟”[4],只想著用迎春為自己掙臉面,利用迎春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探春評價迎春老實[5]、好性兒[6]。寶釵評價迎春是個有氣的死人,連自己尚不能照顧完全[7]。邢岫煙評價迎春是個老實人[8]。鳳姐評價迎春更不中用[9]。寶玉評價迎春是個最懦弱的人[10],甚至沒有她也無妨[11]。迎春的大丫鬟司棋評價她語言遲緩、耳軟心活兒,是不能作主的[12]。繡橘評價她只是臉軟怕人腦[13]。平兒也評價迎春好性兒[14]。眾老婆子們說“我們姑娘老實仁德”[15]。王柱兒媳婦等人因素日迎春懦弱,他們都不放在心上。興兒說迎春諢名為“二木頭”,戳一針不知道哎呦一聲兒[16]。
綜上所述,迎春不斷地縮小自己,讓自己像一個影子一樣地活著,不展示自己的興趣,沒有自己的追求,一味地忍讓退縮,依從別人,結(jié)果卻更降低了自己的尊嚴,造成了自己可有可無、任人欺凌、無力反抗的性格。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使她把自己變成這個樣子?
二、迎春“二木頭”性格的原因探求
(一)自卑感
在個體心理學(xué)研究體系中,“自卑感”是一個最為重大的發(fā)現(xiàn)。自卑感是每個個體都有的感覺,它會以個人的行為方式展現(xiàn)出來。有的人可能表現(xiàn)為自怨自艾,憂心忡忡,貶低自己,確信自己無能、愚蠢和無魅力。而這種自我貶低往往毫無根據(jù),例如黛玉。有的人則可能抑制自己表達意見、發(fā)表批評或命令他人,抑制自己選擇愿意與之交往的人,抑制自己選擇個人立場來表達。他們認為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保護自己不受他人的攻擊,事實卻恰恰相反。[17]例如迎春。
自卑感得不到補償?shù)娜?,會放棄改變客觀環(huán)境的希望,放棄自己的堅持,跑到他覺得自己強大的環(huán)境里尋求庇護,而不是想辦法使自己更強大、更有適應(yīng)能力,他會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不動,成為精神生活中長久潛伏的暗流,形成所謂的“自卑情結(jié)”。[18]有自卑情結(jié)的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無所適從。他在困難面前苦心追求的是避免失敗,而不是成功。他會猶疑、彷徨甚至退卻。這種人的人生信念是,“我不能走得太遠,我必須留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活中充滿了危險,我必須回避它們?!盵19]果然,我們在迎春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她總是試圖逃避各種抉擇、各種活動,退縮在紫菱洲之中,很少見到她同姊妹閑話家常。第七十六回中秋佳節(jié),林黛玉曾感嘆雖有迎春、惜春二人,素日又不大合。
這樣自卑情結(jié)甚重的迎春,對所有的生活問題已經(jīng)放棄尋求解決之道,她無力改善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只好將自己完全暴露給她認為強大的外部環(huán)境,尋求保護。阿德勒認為,自卑情結(jié)甚重的人,會想要和生活中必須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保持距離,并將自己局限于他覺得能夠主宰的環(huán)境之中,為自己筑起一座窄小的城堡,關(guān)上門窗,并遠隔清風(fēng)、陽光和新鮮空氣,虛度一生。至于他是用怒吼叱喝或是用低聲下氣來統(tǒng)治他的領(lǐng)域,則視他的經(jīng)驗而定。[20]迎春的小城堡——紫菱洲,距離大觀園的正統(tǒng)中心、情榜中心最遠,甚至有水阻隔。
(二)焦慮和恐懼
卡倫·霍尼身為女性心理學(xué)家,補充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xué)的不足,加強了對文化因素的關(guān)注程度,她理論中的核心“概念焦慮”使得她的理論上升到了哲學(xué)的高度。我們借用霍尼關(guān)于焦慮和恐懼的闡述,來進一步解釋迎春的“二木頭”性格。
霍尼認為,焦慮和恐懼都是對危險境況做出的情緒反應(yīng),都可能伴隨強烈的生理感覺?;裟釓奈幕慕嵌葰w納了四種逃避焦慮的方式。第一,把焦慮合理化;第二,根本否認焦慮;第三,麻醉自己;第四,避免一切可能焦慮的思想。迎春最明顯地表現(xiàn)出了第一種逃避焦慮的方式,實質(zhì)在于把焦慮轉(zhuǎn)變?yōu)橐环N合理的恐懼,她不僅不會認為自己的態(tài)度中包含著種種非理性因素,相反還會覺得自己的態(tài)度完全是合理的,她不僅不會覺察并接受改變自己某些態(tài)度的警告,相反還會繼續(xù)把自己的責(zé)任轉(zhuǎn)移給外部世界,并借此逃避面對她自己的真實動機。[21]
第七十三回,迎春一直在逃避責(zé)任。她的乳母聚賭犯了錯,邢夫人質(zhì)問,迎春卻回答:“我說他兩次,他不聽也無法.況且他是媽媽,只有他說我的,沒有我說他的?!崩C橘向她提供處理的辦法,迎春卻說:“罷,罷,罷,省些事罷.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事?!蓖踔鶅合眿D為了讓迎春去求情牽連出邢夫人的隱私來,迎春忙截住她的話:“罷,罷,罷。你不能拿了金鳳來,不必牽三扯四亂嚷.我也不要那鳳了。便是太太們問時,我只說丟了,也妨礙不著你什么的,出去歇息歇息倒好。”探春來幫助迎春處理,迎春還替她們瞞著探春。平兒來討迎春的示下,迎春卻說:“問我,我也沒什么法子。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zé)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問,我可以隱瞞遮飾過去,是他的造化,若瞞不住,我也沒法,沒有個為他們反欺枉太太們的理,少不得直說。你們?nèi)粽f我好性兒,沒個決斷,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們生氣,任憑你們處治,我總不知道。”針尖對麥芒的過程中,迎春一直在努力地縮小自己,想要不觸怒任何人。要么只是低著頭弄衣帶,要么便拿著《太上感應(yīng)篇》將自己置身事外,這便是典型的將焦慮合理化,她將責(zé)任轉(zhuǎn)移到了外部環(huán)境,借此逃避他的合理動機,以為解決了事情,實際上卻不理會焦慮的警告,繼續(xù)自己病態(tài)的處事方式。
除此之外,迎春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用順從的方式來對抗基本焦慮的。在賈府這種侯門世府之中,此種順從已經(jīng)擴及全府上下,并不付諸某個個體身上,就會變?yōu)橐话慊男问?。表現(xiàn)為順從一切人的潛在愿望,避免一切可能招致的敵意。他們謙虛謹慎、安分守己,盡量不惹人注目。還會通過自輕自賤、自我貶低來逃避競爭,不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壓抑自己的一切需要,壓抑對別人的批評,寧愿遭別人辱罵而不還擊,并且隨時準備不分好壞地幫助一切人?;鞠敕ㄊ恰叭绻曳艞壸约?,就不會受到傷害?!盵22]
這種順從態(tài)度可能如此過分,以致不僅止息了攻擊性沖動,而且扼殺了一切自我肯定的傾向,會任自己被人辱罵,會做出任何犧牲,而不管這會對自己多么有害。[23]殊不知,“自我抹煞”和“與人為善”只會招致被踐踏、被捉弄的處境,而依附他人也只會使自己更加脆弱。迎春戳一針不知哎呦一聲兒,既然迫害她能夠得到好處又不會受到責(zé)罰,下人們自然會刁難。全書中精明強干的王熙鳳打起精神同奴才們周璇,尚且有刁奴挑釁為難,以至于累病。“玫瑰花兒”探春多刺,還有人要來試探試探。迎春的毫不設(shè)防,無法反抗,必然使得她成為予取予求,任人宰割的俎上之肉。出嫁后所遭受到的折磨和痛苦,恐怕是非戰(zhàn)之罪,自己要負很大一部分責(zé)任。
(三)家庭環(huán)境
阿德勒說過,我們必須在了解了一個人所生長的環(huán)境后,才能對一個人做出判斷。且講求既要全神貫注,找出人格的整體,又須心存疑慮,至關(guān)鍵點昭然若揭,還必須從細微末節(jié)中搜集靈感。[24]曹公也很清楚地告訴讀者,一個人性格的形成絕非偶然,是由諸多復(fù)雜因素導(dǎo)致的。
1.父母教育
父母對兒童的態(tài)度簡單粗暴,限制太多,也會壓抑幼兒的主動性,造成幼兒墨守成規(guī),性格怯懦。迎春在家庭中確實受到了這種粗暴的對待。限于女性的身份,女孩兒成長過程中母教則更為重要,要想分析迎春為什么會養(yǎng)成這樣退縮逃避、溫柔沉默的“二木頭”性格,就要研究迎春之嫡母邢夫人的性格以及行為表現(xiàn)。
邢夫人是一個秉性愚強,弄左性而多疑的人。第一,家里面的大小事務(wù),一由賈赦擺布,邢夫人完全放棄自己的責(zé)任,奉承賈赦以自保。賈赦強娶鴛鴦,她不勸反助。第二,攬取財貨,不容別人染指自己的利益。以賈赦浪費為命,對銀兩克扣異常。邢德全要邢家的財產(chǎn),幾次不能如愿。邢岫煙一個月二兩的銀子,邢夫人還要拿走一兩。賈璉央求鴛鴦借賈母的東西,邢夫人知道了立刻也來要分一杯羹。第三,自己不明是非,易受小人挑撥。費婆子等刁奴都圍在邢夫人身邊挑唆是非,導(dǎo)致大觀園美好世界崩潰的抄撿事件,也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挑唆。
賈母不喜歡她,說她假孝敬,王熙鳳和賈璉對邢夫人頗有微詞,探春對邢夫人有些看法,邢德全也曾向賈珍埋怨過邢夫人。第七十五回,邢德全對賈珍埋怨的話語被尤氏聽見,這里有一段夾批:“眾惡之,必察也。今邢夫人一人,賈母先惡之,惡賈母心偏,亦可解之。若賈璉阿鳳之怨,恐兒女之私,亦可解之。若探春之怒,恐女子不識大二知小,亦可解之。今又忽用乃弟一怨,吾不知將又何如矣?!?/p>
小小的迎春原本就充滿著焦慮、自卑感,而又遇到了這樣一個嫡母,她不得不縮小自己,避免觸怒邢夫人,以求自身不受到傷害。邢夫人這樣對待迎春,其害了病,迎春依舊朝夕侍藥。當王柱兒媳婦牽扯到邢夫人的私意的時候,連忙出言制止以維護邢夫人的尊嚴。除了大家小姐孝順的必然禮數(shù)之外,恐怕也有其不觸怒邢夫人,維護其權(quán)威的意思。
且賈府是侯門世府,延續(xù)百年的大家族,但到了這一代已經(jīng)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迎春生活在這樣的世家大族之中,總會感受到其逐漸沒落的無奈和悲涼。而其嫁入的孫府不過是一般暴富的小門小戶之家,其一落千丈可想而知。
2.后天教育
后天的教育可以塑造出薛寶釵這樣博學(xué)而集大成的人物,也能夠塑造出林黛玉那樣好弄小性卻懂得反省自己的普通女孩兒,也能夠塑造出探春進退得宜又有詩意雅趣的君子情懷。而迎春最重要的后天教育便體現(xiàn)在《太上感應(yīng)篇》之中。
明清非常流行的一種特殊的書籍類型即所謂的功過格,《太上感應(yīng)篇》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本書。這是一種雜糅了儒釋道各種功過思想,形成各種功過的計算的書。最早出版于大概在1164年,最主要綱領(lǐng)是:“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道,如影隨形”,用算數(shù)的方式將善惡具體化,對一般人而言非常有用。16世紀展開了善書運動,17世紀風(fēng)靡,1644年明末清初,善書運動達到了高潮。18世紀,傳播這種善書被文人看做一種責(zé)任。
《太上感應(yīng)篇》的版本比《圣經(jīng)》和莎士比亞作品的版本還多。這種計算功德分的方式,可以使人們在更大程度上來控制自己的功過行為。而且在清初,它往往成為知識分子心靈救贖的讀物。迎春利用《太上感應(yīng)篇》,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從而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過于相信所謂強大的外部環(huán)境,用來作為心靈的救贖物實際上最終會讓人發(fā)現(xiàn)改變個人的行為并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一味地縮小自己追求善良,往往會淪為為人所欺的境地,委屈不一定能夠換來求全。而當沉迷于此的迎春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想要改變也來不及了。美國的漢學(xué)家包筠雅便總結(jié)道:“功過格的危險是它導(dǎo)致了膚淺的騙人的善,肢解了道德,導(dǎo)致了自我的毀滅?!盵25]
三、結(jié)語
劉心武在評價《紅樓夢》的文章里,曾經(jīng)說道:“歷來的紅樓夢仕女圖畫迎春,都是畫一個惡狼來撲她。但是曹雪芹那樣認真地寫了一句,迎春獨立在花蔭下,用花針穿茉莉花。該是怎樣較弱的生命,在時空的那個瞬間,顯現(xiàn)出了她全部的尊嚴?!盵26]曹公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文軌驈淖鹬厝跣〉纳_始,一步一步達到人性的光輝。讓更多的人,能夠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但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生命的負責(zé)人,如果你輕率地將決定權(quán)交付于別人,那本身也是一種不負責(zé),不尊重。我們都應(yīng)該尊重弱小的生命,為這些弱小的生命付出,讓他們合理地詩意地生活。但這也不是單單靠別人的良善和尊重就能夠獲得的,我們要追求生命的意義,必須反求諸己,自我尊重。黛玉說迎春“虎狼屯于階陛,尚談因果”,并不是一種刻薄的評價,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孟子》有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盵27]孟子這句話,在評價迎春之逃避的同時,也在提醒著我們,天助自助者,自己才是生命的負責(zé)人。
注釋:
[1]歐麗娟:《紅樓夢導(dǎo)論》公開課,第五十四集,國立臺灣大學(xué)。
[2]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五十回。
[3]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二十七回。
[4]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三回。
[5]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四十六回。
[6]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三回。
[7]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五十七回。
[8]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五十七回。
[9]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五十五回。
[10]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八十一回。
[11]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六十二回。
[12]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七回。
[13]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三回。
[14]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三回。
[15]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七十三回。
[16]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北京:萬卷出版公司,第六十五回。
[17]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頁。
[18][奧]A·阿德勒:《挑戰(zhàn)自卑》,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頁。
[19][奧]A·阿德勒:《挑戰(zhàn)自卑》,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頁。
[20][奧]A·阿德勒:《挑戰(zhàn)自卑》,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頁。
[21][德]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2頁。
[22][德]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頁。
[23][德]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頁。
[24][奧]A·阿德勒:《理解人性》,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11頁。
[25][美]包筠雅:《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頁。
[26]劉心武:《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第二部),東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頁。
[27]楊伯峻譯注,《孟子·離婁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
參考文獻:
[1][奧]A·阿德勒.挑戰(zhàn)自卑[M].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
[2][奧]A·阿德勒.兒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奧]A·阿德勒.挑戰(zhàn)自卑[M].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
[4][美]包筠雅.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M].北京:萬卷出版公司,2013.
[6][德]卡倫·霍尼.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
[7]劉心武.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第二部[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8]楊伯峻譯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1995.
[9]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宋百靈 ?廣西南寧 ?廣西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 ?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