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定建+++陳小玲+++楊勝康
紅頰草莓,又稱紅顏草莓,是日本農(nóng)林省久櫪木草莓繁育場以幸香為父本、章姬為母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大果型草莓新品種。紅頰草莓在浙南地區(qū)種植一般每667 m2產(chǎn)量1 500 kg,產(chǎn)值3萬~5萬元。該品種休眠程度較淺,花軸長而粗壯,果面色澤呈鮮紅色,口感香甜,并具奶香味,當?shù)胤N植戶又稱其為“牛奶草莓”。浙南地區(qū)草莓以就近銷售為主,因此紅頰草莓已成為當?shù)刂髟云贩N。但紅頰草莓宜感炭疽病,加上浙南地區(qū)7、8月多暴雨天氣,因此浙南地區(qū)紅頰草莓育苗管理較嚴,肥水管理重點把握“前促、中控、后育”技術(shù),病害防治方面主要預防炭疽病的發(fā)生。
1 苗地選擇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勢較高地塊,忌連作,以遠離草莓生產(chǎn)園地的山區(qū)水稻田最為理想。
2 苗地準備(11月至翌年2月)
育苗地在冬季深耕曬垡,促使土壤風化。開春后每667 m2施150~250 kg商品有機肥,全面撒施,作畦,畦寬1.2~1.5 m、溝寬0.25 ~0.30 m、溝深20 cm左右;畦面作成龜背狀,畦面平整;四周開深溝,要求排水通暢、雨停后不積水。移栽前每667 m2施45%硫酸鉀型復合肥30 kg。
3 母苗準備與定植(3~4月)
3.1 母苗準備
母株一般采用組培二代苗和專用母苗。專用母苗應在無發(fā)病苗地里選取,要求選取掛果良好、品種特征明顯、無病蟲害、生長勢強的紅頰草莓植株,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0倍液浸漬、晾干,假植越冬,3月再次選擇和處理。
3.2 母苗定植時間
3月下旬4月上旬母苗定植。株距40~70 cm,每畦栽兩行,離壟兩邊25 cm處各栽1行母株,每667 m2栽1 500株左右。母苗定植在畦的邊側(cè),苗弓背朝畦面,有利后期抽發(fā)的匍匐莖向畦內(nèi)生長。有條件的,畦面上鋪滴管,滴管口朝上。
4 草害防治
移栽前1周畦面噴施丁草胺除草封面,每667 m2用丁草胺0.15 kg對水30 kg噴霧。平時除草以化學除草為主。若采用人工除草,建議雜草連泥帶出田外。
5 匍匐莖促發(fā)(4月下旬至7月上旬)
母株成活后,須保持土壤濕潤適時溝灌,以促發(fā)匍匐莖。同時適時追肥,在6月底前,母株周邊每667 m2每次撒施45%硫酸鉀型復合肥5 kg,一般間隔10天施1次,共施3~4次。
匍匐莖抽發(fā)后,整理匍匐莖、壓浮苗,保證每株小苗都有一定的生長空間,以利于培育優(yōu)質(zhì)壯苗。
6 子苗培育管理(7月中旬至8月)
6.1 矮化
6月底7月上旬,若子苗已布滿畦面,噴烯效唑1 500倍液或100 mg/L多效唑2次,間隔15天1次,以提高植株抗性。也可選用三唑類農(nóng)藥如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防炭疽病、矮化植株,一舉兩得。
6.2 摘除老葉、病葉
不間斷摘除老葉、病葉及后期抽生的匍匐莖,一般10~15天摘1次,每次每株留3~4片葉。選晴天上午摘葉,下午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
1 000倍液等預防。
6.3 控肥控水
7月開始控肥控水,控制苗的生長,肥料盡量不施,在干旱季節(jié)注意適度灌水。
7 農(nóng)藥預防
4、5月每隔10天左右,結(jié)合噴施美加富等葉面肥噴藥預防防白粉病、葉斑病、炭疽病、蚜蟲等。6~8月每隔5~7天預防草莓炭疽病1次,輪換使用吡唑醚菌酯、咪鮮胺、吡唑·代森聯(lián)、代森錳鋅等,陣雨后補噴1次。后期注意防治斜紋夜蛾。
田間已發(fā)炭疽病的,及時清理病株、病莖后,每天傍晚噴藥1次防治,連續(xù)噴藥3~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相隔3~5天再用藥1次,交替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
3 0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4 000倍液等。
8 起苗
起苗應在晴天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進行。起苗時先用鋤頭將苗撬空,然后輕輕抖掉泥土,掰除基部老葉和匍匐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