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輝+++鄭秀國+++姜玉萍+++楊曉峰+++陳春宏
特約欄目主持:張麗華
正高職高級工程師,現(xiàn)任武漢市農業(yè)機械鑒定推廣站站長。30年來一直從事農業(yè)機械化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先后承擔部省下達的農業(yè)機械化項目10多項,主持各類農業(yè)機械現(xiàn)場演示、推廣、培訓會200余場,獲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3項,省政府科技進步獎1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被農業(yè)部評為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為省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被授予全國農機科普先進工作者、武漢市十佳農業(yè)女杰、全省農機化工作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導讀:隨著蔬菜種植勞動力成本加大、勞動力老齡化及蔬菜生產規(guī)?;l(fā)展,急需解放勞動力,蔬菜機械化生產應運而生。青菜小型機械化生產如何實現(xiàn),投入產出比及經濟效益怎樣在文中均有體現(xiàn)。
目前,國內很多農作物已經基本實現(xiàn)了全程機械化作業(yè),例如油菜[1]、馬鈴薯[2]、柑橘[3]、棉花[4]、水稻[5]、玉米[6]等機械化作業(yè)已在多個省市大面積推廣應用,但針對綠葉蔬菜小型機械化生產的研究較少。國外葉類蔬菜采用全程機械化生產方式,農藝與農機結合較好,生產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使蔬菜生產達到專業(yè)化、規(guī)?;藴驶?、機械化要求,綜合經濟效益較好。我國蔬菜機械的發(fā)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再加上綠葉蔬菜品種多、種植方式的差異等因素,發(fā)展蔬菜機械難度較大,導致國內綠葉菜機械化水平低。隨著綠葉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尤其是農業(yè)勞動力向其他行業(yè)的轉移以及勞動成本的大幅增加,有必要開展綠葉蔬菜小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研究。因此,上海地區(qū)迫切需要開展農機與農藝相配套的關鍵技術支撐,以提高青菜生產的機械化及精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大幅降低勞動投入,有效提高青菜的生產效率。
針對生產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上海市綠葉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項目開展實施了青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經過3年的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生產的展示、示范以及農機與農藝配套試驗,基本實現(xiàn)了青菜(雞毛菜)的小型機械化生產,進一步完善了農機與農藝配套的關鍵技術。
1 青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
1.1 品種選擇
應選擇適宜機械作業(yè)的青菜(雞毛菜)品種,如上海市綠葉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新育成的耐熱605、新夏青4號、新夏青5號、綠山二號、機收一號等。
1.2 機械化施肥技術
在開始耕整地前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300 kg/hm2。將稱好的硫酸鉀型復合肥裝入拋肥機中,用普通的農用拖拉機配帶拋肥機從大棚的一側開始撒施,30~45 min/hm2。機械化施肥技術顯著提高了青菜施肥的作業(yè)效率。
1.3 機械化耕整地及作畦技術
機械化耕整地及作畦技術是以深翻為基礎,分別完成旋耕、作畦、開溝、鎮(zhèn)壓等聯(lián)合作業(yè)工序。
①深翻 土壤深翻可以改善青菜的生長環(huán)境,有利于青菜的正常生長,一般與蔬菜茬口相配合,在清理完田塊后進行機械深翻,2~3次/年。使用354D拖拉機配帶鏵犁對土壤進行深翻,深度可達25~30 cm;深翻后應暴曬5~7天或放置10~14天,然后旋耕。
②耕整地 深翻結束后應適時平整土地、精細旋耕,使土地平整、細碎。使用黃金海馬354D拖拉機配帶井關公司的平高壟整形器(DV15N-RM)進行旋耕及整地,此機械耕層深度可達18 cm以上,可以使土壤有效翻耕,促進青菜根系的生長。
③作畦 采用可變式平整高作畦機(MSE18C),該機具有旋耕、起壟的作業(yè)功能,實現(xiàn)8型棚與6型棚的作畦作業(yè),使畦面微實、平整達到后續(xù)機械播種的農藝要求。使用可變式平整高作畦機(MSE18C)旋耕、作畦、整形、鎮(zhèn)壓等,每1 h約66.7 m2,作畦后畦底寬1.4~1.6 m、畦面寬1.1~1.2 m、畦高15.0 cm、溝寬20~40 cm。該機具有省時、省力、作畦形狀好等優(yōu)點,但對土壤要求較高,要求土壤不宜太濕或太干,且土壤顆粒為中、小粒,否則效果不理想。
1.4 精量播種
①種子播前處理 播種前將備好的種子于重力篩選機上篩選,剔除秕粒及雜質,使種子純度≥ 98%,凈度≥98%,發(fā)芽率≥95%,以保證播種均勻、出苗整齊、一致,從而有利于青菜生長整齊、一致。
②播種技術 采用康博播種機播種,該機具有播種、鎮(zhèn)壓的功能,省時、省力、操作簡單,可實現(xiàn)小型設施內青菜(雞毛菜)均勻、密植的播種。使用康博播種機進行條播并鎮(zhèn)壓,同時調節(jié)播種量,播種幅寬1.2 m,播種條數為12或13條,行距4.5~
5.0 cm,用種量為11.25~15.0 kg/hm2。
1.5 肥水一體化管理技術
機械播種后應及時噴水,噴水時間應根據土壤墑情定,一般2~3 h即可停止噴水,此后可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實施澆水、施肥,每次噴水時間10~15 min,青菜封行前可噴1~2次,封行后禁止施肥、澆水,以降低土壤及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降低爛菜率。
1.6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針對青菜(雞毛菜)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害蟲開展綠色防控技術,一般可于生產區(qū)域周邊放置頻振式殺蟲燈與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誘捕器,主要用于防治夜蛾類害蟲;同時于播種3天后放置黃曲條跳甲誘蟲板720~900張/hm2,離地高度30~40 cm。
2 青菜小型機械化生產的效益分析
2.1 經濟效益
在青菜(雞毛菜)生產中使用小型機械,可以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效,保證上海市夏淡綠葉蔬菜的有效供給。小型機械的引入將降低勞動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實現(xiàn)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
①人工作業(yè)費用情況 用種量:15.00 kg/hm2,支出525.00元/hm2;作畦:每工日0.133 hm2,100.00元/工日,支出750.00元/hm2;播種:每工日0.667 m2,100.00元/工日,支出150.00元/hm2;作業(yè)費用合計:1 425.00元/hm2。endprint
②機械作業(yè)費用情況 用種量:11.25~
15.00 kg/hm2,支出393.75~525.00元/hm2;作畦:每工日0.53 hm2,100.00元/工日,支出188.70元/hm2;耗油30.00 L/hm2,7.40元/L,支出222.00元/hm2;播種:每工
日1.20 hm2,100.00元/工日,支出83.00元/hm2;耗油15.00 L/hm2,7.40元/L,支出111.00元/hm2;機械作業(yè)費用合計:997.45~1 128.70元/hm2。
綜上所述,用小型機械化生產可以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約勞動成本,機械作業(yè)比人工作業(yè)節(jié)約296.3~427.55元/hm2,而且省時、省力。
2.2 社會效益
由于夏季青菜(雞毛菜)種植的難度較大,通過農機技術與農藝技術的配套,可以實現(xiàn)夏淡季青菜(雞毛菜)的高效生產,保證市場供給。同時,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適用于上海地區(qū)多數設施大棚,可以實現(xiàn)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大大減少勞動用工、提高勞動效率,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3 結語與展望
①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實現(xiàn)了農機與農藝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形成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體系,實現(xiàn)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7]。
②雖然青菜(雞毛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但多數綠葉蔬菜的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的集成創(chuàng)新仍有待解決,特別是農機裝備的研發(fā)及應用。
③綠葉蔬菜小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是一個包括農業(yè)、裝備等學科相互融合的復雜技術,必須從綠葉蔬菜新品種選育、標準化農藝技術、現(xiàn)代化機械裝備等方面綜合考慮[7,8];同時,又必須結合不同地區(qū)的生產特點、氣候條件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建立系統(tǒng)的綠葉蔬菜小型機械化的發(fā)展模式,有力地推動綠葉蔬菜的小型機械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潔夫,戚存扣.江蘇油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技術[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29(6):1 236-1 240.
[2] 汪濤,張永華,寧旺云.云南馬鈴薯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探討[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3(1):125-128.
[3] 洪添勝,楊洲,宋淑然,等.柑橘生產機械化研究[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0,41(12):105-110.
[4] 張佳喜,蔣永新,劉晨,等.新疆棉花全程機械化的實施現(xiàn)狀[J].中國農機化,2012(3):33-35.
[5] 羅錫文,王在滿.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農業(yè)裝備,2014(1):23-29.
[6] 宮秀杰,錢春榮,于洋,等.玉米全程機械化高產耕作栽培技術模式及產量效益分析[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11):21-23.
[7] 楊曉峰,張兆輝,姜玉萍,等.青菜全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初報[J].上海農業(yè)學報,2014,30(1):94-96.
[8] 黃丹楓.葉菜類蔬菜生產機械化發(fā)展對策研究[J].長江蔬菜,2012(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