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鼻宕娙藦埓皆凇对仦o州》中,寥寥數(shù)筆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瀘州風俗畫:夜幕下的江面上燈火通明,達官貴人們在酒樓上一邊品嘗著美酒,一邊欣賞著歌舞姬的低吟淺唱,一如既往地縱情于聲色之中。賓主高談闊論,把酒言歡,不覺已頗有醉意,旁邊的侍女則為主人遞上了橙子解酒。僅僅四句,“酒樓”和“銜杯”都點到了“酒”字,足見飲酒作樂是瀘州人夜生活的主題,瀘州酒城真不是浪得虛名。
瀘州古稱江陽,位于長江、沱江交匯處,可謂占盡天時地利。古人建城,均會選擇依山傍水之處,因此大江大河沿岸遍布星星點點的城市。這樣一可享舟楫之利,方便商貿(mào)流通;二可以山水為屏障,保境安民;三則有山水可漁獵或采集或滿足薪炭之需;四則河道兩岸會有沖積平原,方便百姓耕種。過去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瀘州就是水路進出川的重要節(jié)點。唐宋以降,瀘州地方長官,不乏軍國重臣出任,眾多詩人墨客,都曾沿著長江水道出入四川,在瀘州和瀘城內(nèi)外的山山水水之間,留下了他們的錦繡詩篇,甚至在離開瀘州以后,他們還在“憶過瀘戎摘荔枝”,念念不忘“此州雄跨西南邊,平安烽火夜夜傳”。
杜甫在《瀘州紀行》中寫道:“自昔瀘以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jié)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無字謝主人?!币驗槠凤嫷搅司秘撌⒚臑o州老窖,又到了這座人才薈萃的古城,把盞敘詩,心情自是愉悅而歡快的,最后竟然不知怎樣答謝主人才好?!皽丶依辖讶倌?,瀘州大曲天下傳”,文人騷客們念茲在茲,不曾相忘的仍然是瀘州酒。詩酒一家親,沒有酒助興,詩人豈能文思如泉涌呢?瀘州酒業(yè),始于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夏、商時期,瀘州為“梁州之域”,至周代則屬“巴子之地”。正所謂“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產(chǎn)“巴鄉(xiāng)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北魏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酈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經(jīng)注》卷33《江水(一)》中記述江陽縣時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xiāng)清,郡出名酒。”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屯軍瀘州古城江陽,適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藥百味,制成曲藥,用城南龍泉水釀制成酒,令軍民飲之以避瘟疫。到了宋代,這里的釀酒業(yè)已經(jīng)相當繁榮了。
四川人喜歡飲酒,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酒、郎酒等名酒,豐滿著四川人的閑淡日子?!耙粔貪峋葡蚕喾?,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觥籌交錯間,日子就在我們的迷蒙醉眼中悄悄地溜走了。有時候很奇怪,我想四川人酒桌上為啥要喝酒呢?我們就不能以茶代酒嗎?可是當你真正遇到這樣的飯局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應(yīng)酬一點意思也沒有,因為沒有人敬酒,沒有人躲酒,沒有人劃酒拳,沒有人說酒令,無酒不成席,沒有了酒的推波助瀾,那一頓飯局就會成為死水一潭,沒有高潮,也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就是吃飯,真正地吃飯。
徜徉在瀘州的街頭巷尾,我發(fā)現(xiàn)瀘州人真是喜歡喝酒的族群。他們早上吃點蘸水豆花米飯,也要喝點白酒“吃豆花喝早酒”在瀘州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都說早酒晚茶五更色對身體不好,可是瀘州人沒有管這么多。因為這已經(jīng)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果遇上三朋四友在一起,還會劃點酒拳助興。酒拳就是酒令,兩個人嘴里說酒令,手上比動作。酒令和動作表達內(nèi)容要統(tǒng)一,輸者則會按約定多飲一些。瀘州酒拳跟本地不一樣,本地動輒就是:“哥倆好啊,五魁首啊……”爭得面紅耳赤,頗有互不相讓之勢。瀘州人卻是這樣說的:“三國有個猛張飛,身穿甲頭戴盔,絡(luò)耳胡拿威威,四季四季拿威威呀。八字八仙哪該你喝呀,我拿威威呀……”這樣的酒令讓人耳目一新,可見三國文化在民間影響力之深,連販夫走卒之流劃酒拳也是拿張飛說事。喜歡喝早酒的瀘州人多是當?shù)氐拇瑤秃婉R幫,他們從事著較為繁重的體力活,而喝酒可以解乏,讓他們從早上開始就精神抖擻。瀘州名小吃黃粑也跟瀘州酒有關(guān),黃粑實則為黃糖糯米糍粑,外面裹以軟漿葉,可切片加熱,也可油炸。據(jù)說飲酒前吃點黃粑可以養(yǎng)胃,酒量不減反增,因此成為男人們的最愛。黃粑是瀘州人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大家除了送酒,一定得再加上一些黃粑,兩者之間成為絕配。
瀘州屬于川黔滇渝結(jié)合部區(qū)域中心城市,上次我們?nèi)ベF州遵義,就一路從瀘州古藺縣經(jīng)過。古藺屬于醬香型白酒郎酒原產(chǎn)地,而赤水河則是聞名世界的一條美酒河。兩岸名酒猶如群星閃爍,例如茅臺、郎酒、習酒、潭酒、董酒等,不出百里必有好酒??上旃蛔髅?,上游剛下過雨,赤水河渾濁不堪,雖水勢洶涌卻沒有一點美感,唯獨兩岸山勢陡峭,刀砍斧削一般,給赤水河增加了些凌厲之氣。據(jù)老鄉(xiāng)介紹,如果上游不是普降暴雨,赤水河清澈見底,甚至可以直接飲用。老鄉(xiāng)的話有些許夸張,但是兩岸因為有酒廠,屬于支柱產(chǎn)業(yè),估計也不會發(fā)展化工這些污染行業(yè)。赤水河畔有個太平鎮(zhèn),過去叫太平渡,紅軍四渡赤水這里是個重要戰(zhàn)場。太平鎮(zhèn)依山傍水,民居多順河而建,形成了高低錯落的山鎮(zhèn)特色,規(guī)模較大。太平渡形勢非常險要,因此成為國共雙方爭奪的焦點。成都軍區(qū)在鎮(zhèn)后山坡上援建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紀念館”,紀念館前的廣場上,散布著很多紅軍行軍中的雕塑,一律的古銅色,塑像的高矮、年齡、姿態(tài)各不一樣,但是他們的眼神都分外堅定,表現(xiàn)出堅強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佳釀飄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間。三杯未盡興尤酣,夜露清涼攙樂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戀玉壺間。”蘇東坡也在《浣溪沙·夜飲》這首詞里對瀘州酒贊不絕口,可見瀘州酒魅力非凡。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微醺的狀態(tài)下,將絕佳的詞句獻給了瀘州和瀘州酒?,F(xiàn)在,如果瀘州沒有瀘州老窖或郎酒,我想“中國酒城”的名號定會大打折扣,而瀘州不知會變成什么樣,至少瀘州人不會吃豆花米飯喝早酒了,也不會吃黃粑解酒了,而赤水河將會成為一條極其普通的河流。但這些如果都是假設(shè),走在瀘州,撲面而來的就是濃濃酒香。我們不妨像杜甫、蘇東坡和張船山等人樣,今朝有酒今朝醉,且邀明月醉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