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保簳簳r的???,是為了更好地行走
在中國古代的驛道,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亭子。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們先來看“?!边@個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所以,“亭”是供人們停頓、歇腳的地方。
驛道,是用來讓人趕路的,亭子卻是供人停下來歇腳的地方。在驛道旁建造亭子,這不是有礙于人們趕路嗎?
古人在驛道旁建造亭子,讓人暫時停下疲累的腳步,正是為了更好地趕路,讓人在“停”中補充體力,增添力量,走得更快捷?!巴!笔菫榱烁玫刈?,這是中國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體現(xiàn)。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那是一堂勵志課。講臺下,有人問勵志大師,怎樣才能走出一條人生之路來?
“你們說說看,這‘路是怎樣寫的?”勵志大師說。
“路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字?!迸_下的一位年輕人回答。
“這位年輕人說得很對?!眲钪敬髱熣f,“人生之路在哪兒呢?就像這位年輕人所說的,人生之‘路,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苯又?,勵志大師就人生之“路”就在“各”自的“足”下,向大家闡述了以下三個道理。
人生之“路”,不在遙遠(yuǎn)的天邊,而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因為人生之“路”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所以,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人生之路來;人生之路,是我們各自用“足”走出來的,所以,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就別去指望別人。
“?!保河幸麓┯酗埑?,就是福
一天,我讀到“?!边@個字,便思考起來?!案!?,左邊是“衣”,右邊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時,認(rèn)為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了。
與古人比較,現(xiàn)代人的物質(zhì)生活不知要豐富多少,他們普遍有衣穿有飯吃,普遍實現(xiàn)了溫飽,不少人達(dá)到了小康,甚至大富大貴。我卻看到很多人,整天愁眉苦臉,這是為什么呢?
那是因為現(xiàn)代人的滿足,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飯吃,而有更高的需求;當(dāng)他們的需求一時得不到滿足,有的人就痛苦煩惱,甚至嫉妒別人。這樣的心態(tài),又有何幸福而言呢?
看來,幸福不是擁有了,而是滿足了。
請記住,“?!笔怯幸麓┯酗埑浴Ul理解了“?!钡谋玖x,誰就會擁有更多的幸福。
“道”:首要的,是邁開腳去走
勵志大師講到了“道”這個字,說,“道”就是路的意思,那怎樣走出一條人生之道呢?先來看這個字是怎么寫的吧?!暗馈弊质怯梢粋€“走”字底和一個“首”字組成,這就是在告訴我們,要走出一條人生之“道”來,首要的是邁開腳去走。
是的,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堅持很重要,機會很重要,但如果你不邁開腳去走,這一切都將等于零,你也就永遠(yuǎn)走不出一條人生之路來。最簡單的道理,就是邁開腳去走,這才是最首要的。
“患”:心多,不是好事
一次,老師給我重點解釋了“患”這個字的意思。老師說,“患”字主要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憂慮”,第二個是“災(zāi)禍”,第三個是“害病”。
老師說,“患”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一個“串”字,下面是一個“心”字,上下連起來看,就是一“串”的“心”,即心多的意思。心多,為什么不是好事呢?老師說,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得失的人,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怕失去那也怕失去,怎么不會心生憂慮呢?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做事的人,這也想做,那也想做,怎么可能做成事呢?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別人的人,對別人總是多疑,怎么會是一個健康的人呢?
“忙”:當(dāng)心一忙,就把心給丟了
什么是“忙“呢?從字形來看,即“心”“亡”為“忙”,指人一忙,“心”也就丟了。一個行色匆匆忙著的人,往往是一個無“心”之人。
為什么會忙中出錯、忙中出亂呢?這是因為一個人忙著忙著,不知不覺地就把“心”給丟了。一個無“心”做事的人,怎么不會產(chǎn)生錯誤的舉動呢?
焦慮、浮躁、不安、匆忙,最容易丟失一個人的“心”。一個焦慮、浮躁、不安、匆忙的人,常常是一個莽撞、糊涂、無知、愚蠢的人。
靜下來,讓“心”回來,讓思想回來,讓智慧回來。做一個靜得下來的人,做一個有“心”之人,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