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興
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越來越深化的問題,越來越啟發(fā)新問題的問題.”由此可見,每節(jié)課的導入非常重要,課堂的“開場白”做好了,學生聽課會興致勃勃,主動參與其中,學生的參與度高了,課堂的質量也就提高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根據學生實際,從多方面設計問題情境.
1.問題情境要有趣味性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是這樣引入課題的:我出示一個游戲,全班同學圍著一個正方形的四條邊站著,你可以任意選擇站的位置.站好后大家都向正方形的對角線焦點出投乒乓球,投中者勝.然后,全班同學圍著一個圓站著,也可以任意選擇位置,每個同學在在自己的位置上向圓心投乒乓球,投中者勝,這兩種游戲方案你覺得那種游戲更公平?為什么?我的話音剛落,學生們就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了.學生們很快都達成了共識,都認為站在圓上投乒乓球的游戲規(guī)則最公平.而站在正方形的四條邊上向對角線的交點投乒乓球就不公平,特別是站在頂點上的同學最吃虧.接著我又說,圓的優(yōu)點還有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它的優(yōu)點和人們在生活中充分的利用它的優(yōu)點.通過這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全班學生都產生了興趣,都主動參與其中,對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2.問題情境要有可探究性
我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是這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我提出一個問題:樹為什么長成圓的而不長成方的?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然后我就講樹為什么長成園的,從力學的角度看,是為了減少在外力作用下對樹的傷害,倘若長成方的,遭到撞擊,棱角就會嚴重受損.里一個原因是與我們這堂課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就是它要最大面積的吸收土地中的養(yǎng)分,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呢?就是本節(jié)課我們探究的內容.
3.問題情境要與學生實際生活和實際經驗密切相關
用比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內容,教材上的問題情境是這樣的:“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我覺得這個問題情境不適合農村小學生,因為村民的飲用水都是從井里打出來的,沒使用過自來水,從來就沒交過水費,學生不知道水費為何物,理解題意有一定的難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出示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小芳在商店花了2.4元錢,買了6袋零食,小明買了5包同樣的小吃,該付多少錢?
就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而言,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單一使用,我們還要博采眾之所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的目的.
? ?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岡縣湯塘鎮(zhèn)四九中心小學 ?5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