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現階段職高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普遍學習現象,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能動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高學生 美術學習 能動性
美術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正確把握和利用美術教育。許多職高學校的美術教師對職高學生存有偏見,常抱怨他們難以管理。其實,這主要是沒有深入研究職高學生的心理特點。備課之前先備學生,首先要了解現階段職高學生的特點和普遍的學習現象。
一、職高學生的特點分析
現階段職高學生有兩大特點。
一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確。部分職高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抱著混日子、長年齡的心態(tài),視學習為負擔,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不集中精力聽講,發(fā)呆、走神、睡得“天昏地暗”或者搞小動作、吃東西、講話;下課玩得“歡天喜地”,考試作弊,不接受老師的教育。
二是生源文化素質差。近幾年,筆者所在省份的中職學校生源不斷萎縮,職業(yè)高中招生掙扎在“貧困線上”。雖然就業(yè)率很高,但由于生源萎縮、普通高中的競爭以及眾多地方保護政策等原因,職業(yè)高中招生非常困難,不得不在應屆中考畢業(yè)生之外進行招生。有的學生來自初二年級甚至年齡更小,還有部分學生是初中畢業(yè)幾年后重返校園的,雖然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文化課基礎薄弱。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積極性不高的職高學生,對美術課就更不重視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美術教學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點燃學生內心的求知火焰呢?筆者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思索、探究。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筆者,美術活動為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可以說,美術活動的實質就是參與者人格發(fā)展和完善的歷程。美術創(chuàng)造的實踐過程,包含了學生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官認知、情感感知和思想領悟,融入了個人的激情和感受并加以描繪、升華。學生在美術實踐的過程中認識大自然、品味人生,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真正認識理解世界的真、善、美。
二、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能動性的措施
提升學生美術學習的能動性,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設置青少年感興趣、擅長的實踐課程,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到擴大和延伸。美術教育倡導一種輕松活潑、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青少年在繪畫過程中自由自在,盡可能發(fā)揮最大的想象和潛質。筆者在美術教學中,從男女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設置不同的美術實踐內容。旅游服務專業(yè)女生占主體,就開設布藝疊花、剪紙、刺繡課程;汽修機械專業(yè)男生占主體,就開設雕塑、裝飾等課程。這樣不僅體現了美術活動的自由精神,又調動了學生的情緒情感,促進了直覺的表達,更重要的是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訉W習,喜歡上美術課了。
2.轉變課堂形式,讓學生動起來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往往讓學生感到霧里看花,撲朔迷離,達不到教學目的。筆者依據素質教育的原則,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開展美術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生不僅喜歡上美術課,也大大提高了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例如,在旅游專業(yè)的美術課上,筆者打破原來的上課模式,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自由選擇座位,在限定的時間內表達“2022年的張家口”這一主題,形式、表現手法不限。學生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并熱烈討論,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有的小組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示張家口的大好河山,有的小組制作想象中2022年冬奧會的盛典模型,所有的學生都熱情高昂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盡情享受美術活動帶來的無窮樂趣。
3.鼓勵學生的優(yōu)點,肯定學生的進步
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將探尋美的愿望和審美能力傳遞給每位學生。一位教師的熱情可以帶動一個班學生的熱情。教師要把熱情融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教學的熱愛與激情。每位學生都有優(yōu)點,哪怕是他們的發(fā)型、服飾、笑容,這些看似與學習無關的方面,同樣值得鼓勵,教師無須吝嗇自己的語言和鼓勵。
學生喜歡拍大頭照,經常給筆者看他們的照片,筆者抓住這一機會實施美術教育,先肯定照片,再從美術的透視原理出發(fā),滲透美學知識,指導學生怎樣拍照會更好。學生拿著重新拍好的照片爭先恐后地讓筆者看,學生進步很大。鼓勵是陽光,肯定是雨露,陽光雨露下的職高學生愛上美術課了。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讓我們共同努力,點燃職高教師內心的火焰,也點燃每一位學生內心的火焰,讓美術教育之火熊熊燃燒。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技師學院(張家口機械工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