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南山①
整個四月沒有一點(diǎn)雨腥
南山的風(fēng)凝固不動 野生小蒜
在干裂的四月抽出紫色的花蕾
山下的大叔荷鋤勞作 他們
要趕在雨季到來之前
改好田里所有向西的水道
南山上沒有清香的艾蒿
還真有一棵不老的松樹
這是智者留給子孫的記憶
風(fēng)水寶地中埋葬著屈原式的忠魂
從清明到端午 兩條騾子
以每天一百塊磚的速度向山巔搬運(yùn)
蒼天有靈 再艱難也不要落雨
再堅(jiān)持一天它們就能掙足全年的口糧
壽比南山 誰都得一天一天過活
那棵松樹也得一年一年地延續(xù)
不老的傳奇
這是世間不變的邏輯
與端午相通的血脈是宗教式的祭祀
這是比羌人懸棺都難的活計(jì)
壽比南山是對生命輪回的挑戰(zhàn)
這是死者與生者的另一種接力
河床上沒有一點(diǎn)潮氣 天上
沒有一絲云彩 季風(fēng)
還在離南山很遙遠(yuǎn)的地方搬運(yùn)云朵
天必定會下雨 或早或遲
理性的族人在晴天修筑防洪的水道
在將死之前還要筑好自己的墓室
帝王如此 百姓如此
他們共同與建立新秩序的革命者頑強(qiáng)對抗
注:①南山,潘掌村山名
北榆嶺山腰上的野蜂
蜂兒舉家一退再退 退到
北榆嶺的山腰 令蜂兒恐懼的路
像一條貪吃的蛇 伸向北榆嶺谷底
整個北榆嶺從此陷入巨大的危險之中
野葡萄 山核桃 六道木再也無處藏身
那幫無組織的鸝鳥喋喋不休
是否從幽谷遷于喬木的的會議召開了
整個春季 它們已弄不懂喬遷的意義
蜂兒把巢筑到一個極隱蔽的地縫之中
之前幾次的決策多少有些錯誤 那些
能遮風(fēng)避雨的山崖就在 路的一側(cè)
蜂兒幾代建筑的蜂巢 讓人一次次
唾手摘去 巢的基印仍在
像城市里剛拆遷的棚戶區(qū) 慘不忍睹
而今已是六月初六 崖下盛開著
火紅的山丹花
每次出工 蜂王總重復(fù)著祥林嫂式的嘮叨
七里溝本來是一個可以深呼吸的處女地
反復(fù)被驚嚇的她一再囑咐工蜂別再闖禍
其實(shí) 路 再一次逼近到北榆嶺的新巢
看樣子是要終結(jié)沾嶺山萬年沉睡的時代
居于深穴的蜂王不知道這一訊息
這是工蜂們共同的約定 這個月子
一定要讓蜂王生產(chǎn)足夠多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