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外周神經刺激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難治性神經性耳痛
馬海花1)齊輝2)
1)河南汝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汝州4675002)河南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研究生開封460000
【摘要】目的探討局部外周神經刺激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難治性神經性耳痛的療效。方法奧卡西平組口服奧卡西平600 mg/d,2次/d;聯(lián)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同時給予PFNS治療。于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和2周分別評估2組視覺模擬評分(VAS)和睡眠質量評分QSPI。結果2組VAS評分均明顯降低,聯(lián)合治療組降低更加明顯。聯(lián)合治療組明顯緩解率顯著高于單用奧卡西平組。結論局部外周神經刺激聯(lián)合奧卡西平可明顯緩解難治性神經性耳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局部外周神經刺激;奧卡西平;視覺模擬評分;耳痛
【中圖分類號】R764.4
難治性神經性耳痛或耳深部疼痛是一種復雜的臨床問題,由于其疼痛劇烈,治療困難,嚴重影響著病人的生活質量。目前尚沒有一種確實有效的方法能夠完全緩解病人的痛苦。局部外周神經刺激(Peripheral nerve field stimulation,PNFS)治療區(qū)域性疼痛在臨床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療效,本文采用PNFS治療神經性耳痛,現分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0—2013年到我院耳鼻喉科及神經科就診的嚴重神經性耳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有明確的耳深部疼痛,伴發(fā)其他耳面部神經痛,排除其他原發(fā)性耳痛;(2)VAS評分>7分;(3)疼痛持續(xù)時間>3個月;(4)已采用過至少一種其他治療方法,效果欠佳。排除標準:懷孕,高敏體質,有明顯的肝、腎、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不全,及其他手術禁忌證。共入組30例患者,其中伴三叉神經痛10例,耳顳神經痛5例,舌咽神經痛7例,喉上神經痛1例,耳大神經痛4例及中央神經痛(膝狀神經節(jié)神經痛)3例。30例患者按隨機原則均分為標準隨機分為奧卡西平組和聯(lián)合治療組各1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奧卡西平組口服奧卡西平600 mg/d,2次/d;聯(lián)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同時給予PFNS治療:患者全身麻醉后,采用ON-Q穿刺針依據疼痛范圍,在預先劃定的區(qū)域內安置4~8個接觸導線;在透視引導下將電極放入筋膜下層,并將電極與固定在鎖骨下區(qū)域的電源連接。刺激頻率設定為:低速率(20~50 Hz)、低脈沖(60~250 ms)和低振幅(1.5~2 V)。在治療前與治療后1周和2周分別評估實驗效應。
1.3評價標準(1)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定疼痛強度變化,0分為無痛,10分為最劇烈疼痛;評分降低<2分為未緩解,≥2分為輕度緩解,≥4分為明顯緩解;(2)睡眠質量(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QSPI)評分,評價患者睡眠質量;(3)記錄不良反應發(fā)
生情況。
2結果
2.1視覺模擬評分治療前2組VAS評分無差異(P=0.527)。治療后2周2組評分均明顯降低(P=0.01,0.00)。聯(lián)合治療組明顯緩解率高于單用奧卡西平組(P=0.022)。見表1、表2。
2.2睡眠質量評分治療前,2組QSPI評分無明顯差異(P=0.542)。治療后2組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均P<0.05),組間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232,0.257)。見表3。
2.3不良反應奧卡西平組:頭痛3例(20%),嘔吐6例(40%),眩暈3例(20%),血腫0例,局部腫脹0例(0%),感覺遲鈍0例;聯(lián)合治療組:頭痛3例(20%),嘔吐5例(33.3%),眩暈4例(26.7%),血腫1例,局部腫脹1例(6.7%),感覺遲鈍9例(60%)。聯(lián)合治療組感覺遲鈍方面的發(fā)生率明顯大于奧卡西平組(P=0.00),其余不良反應未見明顯差異。
表1 2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P=0.01
表2 2組治療2周后VAS緩解情況比較
注:2組比較,P=0.022
表3 2組治療前后QSPI評分比較
3討論
耳的感覺神經分布非常復雜,涉及1/5的三叉神經,以及隨著頸椎神經根上部的第二和第三分支的第7、第9和第10腦神經。從鼓膜內部的傷害性刺激是由舌咽及迷走神經傳導,而鼓膜的外部部分是由三叉神經(下頜支和耳顳支)和面部神經介導。耳道由耳顳神經和面部神經支配[1],其復雜的神經支配,導致了神經性耳痛的治療極為困難。
神經性耳痛常與其他神經性疼痛并發(fā),如三叉神經痛、耳顳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喉上神經痛、耳大神經痛及中央神經痛(膝狀神經節(jié)神經痛)[2]。依據國際頭痛癥分類(第二版)來說,耳痛診斷建立的必須存在相應的觸發(fā)因素[3],但也有報道提出一些神經性耳痛缺乏明顯的并發(fā)神經痛[4]。
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的10-酮類衍生物,主要作用機制為阻滯鈉通道,阻滯T型鈣通道及增強γ-氨基丁酸(γ-amiobutydc acid,GABA)作用也可能與其抗癲癇機制有關,主要因疼的神經生物學基礎與癲癡有相同之處。外周神經局部刺激最早在1967年由wall和street報道[5]。對其他治療方式(如藥物治療、經皮電刺激、痛點注射、神經阻滯和物理治療等)均無效的嚴重的頑固性慢性神經性疼痛病人,均適用于PFNS治療[7]。
綜上所述,奧卡西平聯(lián)合PFNS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治療頑固的神經性耳痛和其他區(qū)域性疼痛綜合征療效果顯著,適用范圍廣,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4
[1]Neilan RE, Roland PS.Otalgia.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J].Sep 2010,94(5):961-971.
[2]李學佩,耳痛的原因分析與鑒別[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20(20):27-32.
[3]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Headache Disorders:2nd edition[J].Cephalalgi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dache,2004,24(1):9-160.
[4]Smith JH, Robertson CE, Garza I, Cutrer FM.Triggerless neuralgic otalgia: a case series and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Cephalalgia,2013,33(11):914-923.
[6]Wall PD,Sweet WH.Temporary abolition of pain in man[J].Science,1967,155(3758):108-109.
[7]Weiner RL, Reed KL.Peripheral neurostimulation for control of intractable occipital neuralgia[J].Neuromodulation,1999,2(3):217-221.
(收稿201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