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廣山、蔣濱羽
攝影/王昌庚
融顏柳歐趙精粹 創(chuàng)獨家楷書風格— —鐘賢安書法作品賞析
文/宋廣山、蔣濱羽
攝影/王昌庚
個 人 簡 介
鐘賢安先生,筆名蘆江、柳江,號明谷。1958年出生于浙江寧波。
鐘賢安自幼喜歡書畫,5歲起就與書法結(jié)下不解之緣,從楷書開始打下扎實功底,兼修行、草、隸、篆,并全面發(fā)展。近30年來主攻楷書,在“顏柳歐趙”傳統(tǒng)楷書中發(fā)展,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楷書風格,2009年起,他潛心學習佛教文化,他的小楷《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地藏經(jīng)》等經(jīng)典作品,深受海內(nèi)外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喜歡,尤其他的楷書《心經(jīng)》被正式定為國禮。
鐘賢安現(xiàn)為現(xiàn)為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名家書畫藝術院浙江分院院長,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大賽并獲獎。如:“紀念毛澤東誕生120周年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華夏國際鐘繇書法”一等獎、“第三屆國際名人書法大賽”銀獎。并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程”書法專業(yè)優(yōu)秀輔導教師、“國際華人書畫文學藝術大賽”優(yōu)秀書法老師及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一級書法師等殊榮。
“顏柳歐趙”傳統(tǒng)書法永遠不會過時,學習這些經(jīng)典書法永遠不會錯。
有人為了獲獎,扭曲了自己的審美觀念,跟著流行書體左右搖擺,妄圖把中國傳統(tǒng)這棵千年大樹連根拔起,去栽一顆新樹,是得不償失的事,也是不可能的事。必須要提倡書法的儒雅之風,提倡書法的“中和之美”。古有王羲之、米芾父子;今有啟功、沙孟海,個個都是儒雅之人,儒雅之家。我不反對百花齊放,百家登臺,但哪一流派,哪一種創(chuàng)造,都必須遵循傳統(tǒng),都要講章法。我為什么專攻楷書,其主要因素是從古至今能攻破楷書的人太少了,尤其當代更是少之又少。
只有楷書能帶動行書,只有楷書才能體現(xiàn)書法的功底。
書法的提高,歷來都是源于人們對于藝術的不斷追尋,所以對于書法,必須要有別人會,我精;別人精,我神;別人神,我化(出神入化)的渴望與執(zhí)著。我的楷書最初鐘情于“顏柳歐趙”,而后融古匯今,博采眾家之長,取精粹,合感悟,常年筆耕不輟,才有了今天屬于我自己的獨特風格。
鐘賢安出生在寧波蘆江河畔,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過許多藝術名人。近代的北劉南沙,指的就是北方有個著名畫家劉海粟,南方有個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鐘賢安的家鄉(xiāng)不僅出了大書法家沙孟海,還出了書法大師任政,現(xiàn)代電腦中常用的規(guī)范行書就是出自任先生之手。鐘賢安受家庭和環(huán)境的影響、熏陶,從5歲開始習字,堅持臨摹古帖,與書法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鐘賢安非常喜歡名人碑帖,尤其是對“顏柳歐趙”楷書情有獨鐘。他常年臨池揮毫,筆耕不輟,在苦練楷書的基礎之上,他的行、草、隸、篆也得到全面發(fā)展。
鐘賢安著迷于書法練習到了如醉如癡的地步,每天堅持十多個小時,那個年代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既無空調(diào)又無暖氣。酷暑,他忍耐蚊叮蟲咬,照樣揮毫潑墨;嚴冬,凍得渾身發(fā)抖,依然習字不停。他要求自己做到:第一,習字,功夫在字外,字要注入風骨,要從美學、史學等處厚積薄發(fā)。第二,非“三無”不成,即“無師不成、無帖不成、無功不成”。第三,字要有靈氣,必須把握住人本性的“悟、敏、感、知”。因此,鐘賢安拜名師、訪高人,認真與他們學習交流書道中的章法、結(jié)構(gòu)及習字的法規(guī)。而且到全國各地采風、體驗生活,結(jié)交了許多朋友,極大地開闊了眼界。同時他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真正體會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含義;也理解了書法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哲理,并把極大的精力用于唐朝以前的名人名帖,因那個年代的書法大家的作品令他震撼,是指導他習書練字的源泉。
鋼鐵是煉出來的,美酒是釀出來的,書法是寫出來的,只有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靜下心來才能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始終植根于傳統(tǒng),取法于經(jīng)典。鐘賢安堅信“顏柳歐趙”這些古人的書法永遠不會過時,中國傳統(tǒng)的這棵大樹永遠會常青挺立,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楷書上。他反復地捉摸“顏柳歐趙”楷書的特點,刻苦地練習,至今已經(jīng)40余年,歷代名家的楷書字帖全部臨摹過數(shù)遍。鐘賢安酷愛傳統(tǒng)文學,曾用30余年時間,潛心用小楷抄寫了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三言四拍》等等。僅紅樓夢一書就抄寫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的提高和收獲。還用小楷把12萬字的《唐詩》、《宋詞》、《元曲》抄寫在30米的長卷上。30余年來,鐘賢安用小楷書寫了名篇名著近2000萬字,這在當今書壇實屬罕見。
“不薄古人,不厚今人,融古匯今,自成風格”,是鐘賢安的書法特點。他的作品既有古代名家書法的風采韻味,又有他自己書法的風格情調(diào)。功夫不負有心人,鐘賢安憑著實力、勤奮和“悟”性,叩開了書法藝術的殿堂,在書壇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可。
縱觀鐘賢安的諸多書法作品,承傳統(tǒng)而破古人,創(chuàng)自立而重法度,展瀟灑而放自在。墨法蒼潤、剛?cè)岵?、風流當下、造化千秋,體現(xiàn)了扎實的傳統(tǒng)功力及文學修養(yǎng)的深厚底蘊。無論是豪放大作,還是典雅小幅,疏而不散、密而不擠、巧而不俗、拙而不怪,蘊含著剛?cè)岵⑴e和俊美情趣。在章法上,從字里行間可以領略到王羲之、王鐸的行草秀麗流暢體態(tài),顏體的陽剛雄偉之筋骨,《孫過庭?書譜》的優(yōu)美神韻,漢隸的端莊大氣。特別是他吸收了大書法家王鐸的書法精華,寫的行草古拙遒勁、天真爛漫、八面出風、不受拘束。字成長方微斜之勢,搖曳跌宕、蒼勁有力。用筆翻轉(zhuǎn)扭旋,富彈性有韌性,屬于對傳統(tǒng)筆法繼承之后的破解,更多的是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鐘賢安在繼承中國書法藝術風貌的基礎之上,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自成一體。在他的楷書作品中,用筆老道凝練,章法規(guī)整有序,筆劃剛?cè)岵Y(jié)構(gòu)嚴謹干凈利索,有金刀割凈、玉尺量齊之美。從中可以領略到:歐體的剛健隨勁、法度森嚴;顏體的端莊雄偉、氣勢開張;柳體的體勢勁媚、骨力遒健以及趙體的結(jié)構(gòu)嚴謹、筆法圓熟,極富時代韻律感。鐘賢安大膽地把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章法與個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他的諸多楷書作品一經(jīng)問世,就深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被視為書法精品,欲先得而后快?,F(xiàn)在鐘賢安先生的《紅樓夢》、《三國演義》、《泌園春?雪》、《出師表》、《岳陽樓記》幾十篇經(jīng)典小楷作品已被眾多書畫愛好者收藏。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國書法藝術,1990年起鐘賢安正式收徒傳藝,還先后在寧波30多所中小學開辦了書法班,從娃娃開始培養(yǎng),至今他的學生有五、六萬之多。而且他的許多學生已經(jīng)成為國家、省、市很有名氣的書法家。2009年鐘賢安把教書育人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兒子,自己來到了普陀山,修心養(yǎng)性,潛心習書練字。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鐘賢安置身于“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立刻有了心靜如水的感受。在這神奇、神圣、神秘的佛教圣地,他不僅學習了佛學知識,還用小楷書寫了《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地藏經(jīng)》等大量的佛學經(jīng)典作品。
2012年鐘賢安受國家有關部門邀約,將56個國家的國名和國防部長的名字寫在宣紙條幅上。他的行書揮灑自如,頗具古風,透露著濃濃文人氣息的筆墨,可以領會到蘊含其中的精神力量。此舉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反響,使更多的國家了解了中國,知曉了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
鐘賢安繼承古代名人的書法藝術,站在歷史的高度,遙望藝術昔日與現(xiàn)代,遵循哲人的思考,研究藝術的新生與興衰;以詩人的筆觸抒發(fā)對生活的浪漫與色彩,一步步腳踏實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斗轉(zhuǎn)星移,寒來暑去,經(jīng)過50余年的不懈努力,身為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名家書畫藝術院院士、浙江分院副院長的鐘賢安,多次參加全國各類書畫大賽,多次獲大獎;三次榮獲教育部及國家教育專業(yè)委員會頒發(fā)的有突出貢獻書法教師獎;其小楷作品《心經(jīng)》系列已被正式定為國禮,為中外友誼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幾十年來,鐘賢安沒有被名利所干擾,依然謙虛低調(diào)、平靜如水。他決心在有生之年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經(jīng)典作品,給人們帶來更好更美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