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進,音樂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向學生傳輸音樂理論知識,更關鍵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藝術鑒賞力和綜合素養(yǎng)。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不但能夠讓學生學會唱歌識譜,同時能夠有效陶冶他們的情操,有助于推進學生德智美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提出了初中音樂有效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音樂 課堂教學 現(xiàn)狀 對策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音樂課程都被諸多教師與學生認為是副科,覺得學不學都無所謂。近年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素質教育與道德教育,音樂教學也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逐漸成為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智育與美育的有效途徑。那么應當怎樣促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呢?筆者進行了如下分析:
1、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是教學思想觀念存在問題。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大部分音樂教師都并未對音樂教學形成較為理性的認知,并未充分發(fā)揮出音樂教學的價值與功能,也不能夠從客觀出發(fā)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對于部分學生和家長來說,音樂課的學習可有可無,他們覺得只要把主課程學好才是最關鍵的,這樣的思想認識也會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其次是教學模式相對陳舊。教學模式陳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選擇何種教學模式也會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比如說部分教師在上音樂課時基本上就是跟著教材內(nèi)容走一走過程,在指導學生唱歌時要求學生打開教材,開啟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反復的跟唱。
2、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對策
2.1做好課前準備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首先,教師應當在上課之前認真?zhèn)湔n。做好課前準備,可以使教師上課時充滿自信。面對學生信心十足,對學生傳遞的也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也是對所有課堂參與者的尊重。只有備好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其次,教材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的媒介。因此,教師應該整合資源,熟悉教材,吃透課本。另一方面也要教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老師提前進入班級,與學生多交流,并敦促學生提前進入上課狀態(tài),平復課間的興奮心情。比如在學習歌曲《歌唱祖國》時,因為這首歌曲影響十分廣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所了解,許多學生都會唱甚至還能講出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教師就應該提前了解歌曲所處的歷史背景,在課堂上給學生講一些歷史故事,并引導學生代入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并鼓勵學生自學一些相同時代的歌曲,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堂中。
2.2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跨越種族、國界、以躍動的音符形式進入有藝術感的身心,這便是音樂獨特的魅力。語言可分國界,但是音樂并沒有國界。音樂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從來不會用語言或者文字等形式表達自己,只會將一種大眾均能認可的形式來傳遞信息,好音樂就是這樣煉成的。日常教學中,不少音樂教師經(jīng)常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對音樂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課堂虛有其表,整個過程學生走馬觀花,教師束手無策。問題出在哪里?筆者認為,課堂徒有其表更多的原因是教師沒有找到學生與音樂的共通之處,關鍵是沒有確切的情境進行指引。因此,音樂教師應當利用—切教學資源,為學生巧設教學情境,增強音樂的感染力,實現(xiàn)學生與音樂的有效溝通。
2.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我們常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授之以漁”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高效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音樂學習中,學習方法也一樣重要。比如通過知識的聯(lián)想,學生可以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和系統(tǒng)化。錯綜復雜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轉變成簡單易懂的知識點加深印象,并在實例中提高水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音樂學習中的重點主線知識,逐漸豐富這根主線,將實例與知識結合。合理的學習方法可以運用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音樂學習的常規(guī)步驟中,教師應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如何唱歌,還應該是音樂的思維和內(nèi)涵。
2.4優(yōu)化教學結構
當前我國初中實行的是45分鐘的授課體制,教師的單向教學時間可以控制在10分鐘以內(nèi),當堂反饋不少于10分鐘,給學生簡明介紹當堂學習目標后,其余時間留給學生自學、互動和展示,鼓勵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合作。教師給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允許他們展示自我。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特長和特點,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加強課堂上互動、活躍課堂教學中的氣氛。比方說,在學習《梁山伯和祝英臺》一課時,因為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被改編成了很多舞臺劇、電視劇、戲曲、歌曲等,學生對他們的故事不會感到陌生,甚至很多學生還會唱會演。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當堂表演給同學們看。這樣既活躍了氣氛,也拉近了同學之間關系。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學習過程。
2.5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法
即便音樂教學中包含了基礎理論知識的部分,但其過程本質上來說屬于感性認識的過程,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應當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應當確保教學方案的合理化,教師應當熟悉和了解相關背景知識,這里所說的背景不僅僅是樂曲作者、音樂知識在某一階段的演奏樂器和經(jīng)歷等,同時還包含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情況和感受等;另一方面是教學策略的合理化,即是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必須科學合理,過去的音樂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中的理論依葫蘆畫瓢,而我們所提倡的現(xiàn)代教學方法應當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即是與時俱進的過程。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要求教師的不懈努力。對于初中音樂教師而言應當堅持從初中生學習實際出發(fā),敢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深入探索解決當前音樂課堂問題的方法,轉變教學現(xiàn)狀,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鄧珊珊.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分析[J].音樂時空,201 4,02:174+148
[2]王垣.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 2,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