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醉
年糕,年年高
中國人愛問:“您吃了嗎?”其中透露出了“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關(guān)乎吃的習俗,或者說是一種傳統(tǒng)的食文化。由此衍生的時令節(jié)慶,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熱鬧的節(jié)日里的美食。起碼少兒時,盼望節(jié)日都是從舌尖上開始的。譬如,好吃的上元丸、端午粽、中秋餅、年糕……
年糕,曾經(jīng)是春節(jié)祭祀祖先的必備供品。做年糕,也就成為過去家家戶戶過年前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過年一般以臘月二十三的祭灶拉開序幕,祭灶又稱“送神”,有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說法,為了灶王爺?shù)摹疤鹧悦壅Z”,年糕也就成了不二之祭品。做年糕,南北各地略有不同。大多以秫米為主,以稻米為輔。先用冷水浸泡三天,再下鍋煮熟,然后趁熱在石臼中配以黑糖舂搗成團,最后整成圓盤形,或切成條塊狀晾干,吃時可蒸、可炸、可炒。這種制作方法,在古代的食譜典籍中就有記載:“熟炊秫稻米飯,及熱于杵臼凈者,舂之為米糍,勿令有米粒……”
小時候吃著又黏又甜的年糕,還喜歡纏著奶奶開講年糕的故事。奶奶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夕(也有說是年)的怪獸,專門在年關(guān)時,趁著人們睡覺,出來吃人充饑。人們?yōu)榱吮艿?,先是在家門口點燃柴火,一起圍著火圈守夜,直至天亮。平安無事的,跳過火堆出門賀春,始稱過年。后來有位聰明的高氏族人,教大家事先用稻米磨粉,做成一塊塊的糕餅,放在門口,讓兇猛的年獸填飽肚子,也就不再吃人了。等到天亮,人們看見大腹便便的年獸走了,才紛紛出門相互道賀,躲過了“年年難過年年過”的年關(guān),年糕由此誕生。再后來,據(jù)說夕終于被英勇的人們除掉,過年這天也就改稱除夕。而遠古為躲避年害的守夜、跳火圈、做年糕,也就成為了一種亙古的過年習俗。
每回聽奶奶講過年的故事,再吃著年糕,心里總是冒出一個念頭:當年做年糕都是給年獸吃的,后來人怎么也喜歡上了呢?吃了年糕的人,會不會變成年獸呢?
后來從一本小人書上曉得,原來這年糕還是伍子胥有意無意中“首創(chuàng)”的。話說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筑城,伍子胥從備戰(zhàn)角度考慮,特地在相門(蘇州六城門之一)城墻上做了安排。夫差繼位后,伍子胥遭陷害,臨死前囑咐將士說:“國家有難,民饑無食時,可往相門城邊掘食。”后來吳國被勾踐的“三千越甲”橫掃而滅,城破前全城斷糧,將士們記起伍子胥的話,便前往相門掘食,果然發(fā)現(xiàn)城磚都是用糯米粉漿成塊做成的,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后來人們?yōu)榱司拺盐樽玉愕亩鞯?,就在過年時家家戶戶做年糕來祭奠這位年糕“始祖”。年糕也就由此流傳開來,成為如今一道花樣百出的節(jié)令食品。
上元圓,圓又圓
抄著五分錢,去買上元圓,食得肚子圓又圓。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為我國傳統(tǒng)節(jié)俗的“三元”之首。七月十五的中元節(jié)已被淡化,成了七月鬼節(jié);十月十五的下元則近乎消亡。只有正月十五的上元節(jié),一直演化成今天熱鬧、狂歡的元宵燈節(jié)。
鬧元宵,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扎花燈、逛燈會、猜燈謎,當然做湯圓是不可或缺的。湯圓在閩南,又分成冬至丸和上元圓。上元圓,也叫上元丸,是用糯米磨成粉末,再用做好的餡兒滾粉而成。
上元圓的餡兒,各地風味迥異。泉州的一般做法:挑選上好花生,剝?nèi)食词?,再用小石臼舂碎,拌以配比的芝麻、蔥頭油、冬瓜糖、橘子皮等,然后倒入起凝結(jié)功效的豬油即成。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特制的鐵具模子,敲打成形,放入罐中儲存。食用時,沾水裹粉,便可下鍋。
上元節(jié),吃過了元宵湯圓,記得兒時父親還為我們兄弟扎起了潤餅燈。夜幕降臨,孩子們都提著自家點上蠟燭的各款花燈走上街頭,成為元宵佳節(jié)的一道亮麗風景。以前有種說法:游燈中,誰家的燈自燃“化”去,那就意味著來年有好兆頭。
其實,上元節(jié)與道教的關(guān)系很密切。道教以上元為賜福天官誕辰,在民間就以放燈、鬧元宵的民俗來慶賀,屆時道觀中例行設(shè)齋慶賀上元天官誕辰,老百姓多前往道觀燒香祈福。夜間按例要上燈,還要舉行許多文藝、雜技演出。上元張燈的習俗從北魏道教的上元節(jié)定型,直到隋唐、近代,一直延續(x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