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飛
百姓的守護神
——泰山石敢當
□馬玉飛
利用假期,我有幸來到“五岳獨尊”的泰山腳下。清晨,沿岱廟走到紅門,沿街的門店里擺滿琳瑯滿目的泰安特產(chǎn),最奪人眼球的是大大小小的泰山石,大都刻有紅漆字“石敢當”,有的粗糙笨重,有的精細靈巧,讓人目不暇接。我詢問那位頭發(fā)花白的店主:“大爺,這石敢當能干什么用呀?”他理了理胡須,笑著說:“鎮(zhèn)宅辟邪,保平安唄。蓋新宅子,就得立一塊或埋一塊。立石時,要自家人培土,不讓外人看見,那才叫靈!”泰山是融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于一體的世界名山,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有靈性,都有傳說?!疤┥绞耶敗本哂猩衩厣剩N藏著歷史與文化的奧秘。
我查字典,翻資料,尋根求源?!笆耶敗笔沁h古人們對靈石崇拜的遺俗,《辭源》中解釋:“唐宋以來,人家門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當’三字,以為可以禁壓不祥。”史游曾在《急就篇》(章)有記載:“獅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薄笆耶敗痹诓煌牡胤接胁煌臉邮?,有淺浮雕的,有圓雕的,有刻有八卦圖案的,有只在石頭上刻字的。據(jù)考證,“石敢當”之前加泰山,叫“泰山石敢當”,應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傳至今日,其意是借神圣的泰山以增石敢當之威力。
“泰山石敢當”以石刻為有形載體,與無形的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同體存在。傳說,泰山腳下有一個人,姓石名敢當。此人家境貧寒,靠打柴為生,自幼喜歡舞槍弄棒,武功高強,好打抱不平,在泰山周圍名氣很大。泰安南大汶口鎮(zhèn)曾有戶張姓人家,女兒年方二八,長得異常漂亮。每到太陽壓山時,就從東南方向刮來一股妖氣,刮開她的門,上她屋里去。天長日久,女孩面黃肌瘦,很虛弱。張家老人心急如焚,聽說石敢當很勇敢,就騎上毛驢去請他降妖。石敢當慷慨應允,并做了充分準備。天黑后,從東南方向刮來一陣妖風,石敢當用腳猛地將熱銅爐踢扣在妖精頭上,約定的童男童女一齊敲鑼打鼓,妖怪頓時頭暈腦漲,嚇得一氣逃竄到了福建。后來,福建又有人被妖風纏住身體,怎么辦呢?經(jīng)多方打聽,就把石敢當請去了。妖怪一看又碰上了這降妖的人沒辦法,于是又跑上東北。東北也有個姑娘得了這個病,于是又來請石敢當。石敢當心想:我拿他一回,他就跑得更遠,山南海北這么多地方,我也跑不過來啊!于是就和來人說:“這樣吧,泰山上石頭很多,我找石匠刻上我的家鄉(xiāng)和名字:‘泰山石敢當’,你回去把它放在墻上,那妖就嚇跑了。”從此這降妖的辦法就傳開了,只要你找塊石頭或磚頭,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當”,妖怪就不敢來了。所以誰家蓋房子壘墻的時候,總是先刻上“泰山石敢當”幾個字,壘在墻上的顯眼處,就可以鎮(zhèn)妖辟邪了。
“泰山石敢當”不單是個美麗的傳說,有其歷史的必然。細數(shù)起來,我國歷史上一直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長期以來又是宗法式的社會結(jié)構(gòu),有埋石以鎮(zhèn)的習俗。齊魯大地,又有向往“天下有道”社會和培養(yǎng)舍身取義“兼士”的文化土壤,萌生出思想的胎芽。泰山崛起于黃河下游的沖積大平原,突兀挺拔,給人以格外巍峨險峻的視覺沖擊,它以其淵厚的人文和恒久的深邃,絕一無二的昂首著自己的高度?!疤┥绞耶敗笔⑹?,不僅是“平安”的象征,更是“無聲保鏢”“止煞祈?!钡娜f能神,給人以無窮的信心與力量。“泰山石敢當”走遍我國大江南北,甚至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在廣袤的鄉(xiāng)野農(nóng)村,許多民居墻壁朝街那面的上方,都端端正正地鑲嵌著一塊石頭,上面雕刻有“泰山石敢當”五個字?!疤┥绞耶敗边€成了中國的和平使者,傳播到了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馬六甲等地,甚至也傳播到了歐洲和美國的唐人街?!疤┥绞耶敗绷⒂趬Ω⒔窒?、橋頭、要沖,憑借泰山無可比擬的威望和靈性,鎮(zhèn)妖辟邪,逢兇化吉,保一家或一方平安。
“泰山石敢當”源于人們對靈石崇拜的遺俗,屬于中國的鎮(zhèn)物辟邪文化。所追求的“吉祥平安”,體現(xiàn)了人們普遍渴求安居、太平、昌盛、福康的愿望?!皣┟癜病?,國泰和民安互為依存,國泰民才得以安,民安國才得以泰。一塊普普通通的泰山石,守護著群眾戰(zhàn)勝邪惡的愿望,擔當著保護百姓平安的使命與責任,如此神威,令人敬畏。
人類自誕生以來勇于擔當?shù)拇笥腥嗽?。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數(shù)以萬計的英雄人物在險惡的環(huán)境里舍身求法、為民請命、履命擔責,弓起民族的脊梁。當下,我國改革發(fā)展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guān)鍵時期,矛盾多發(fā),問題疊加,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zhàn),逃避和退縮沒有出路。在鮮紅黨旗下宣過誓的共產(chǎn)黨員,都應該像“泰山石敢當”一樣,關(guān)鍵時刻,當仁不讓,敢于擔、勇于當,靠得住、頂?shù)蒙?,為人民謀福祉、保平安,問心無愧。
凡爬過泰山的人一定記得十八盤。從對松山谷底至南天門的一段山路叫十八盤,全程不足1公里,垂直高度卻400余米。盤道兩側(cè)崖壁如削,題刻遍布,遠望如天梯高懸,《泰山圖志》中“磴道盤空,朝天有路”就描述的這里。那石階鋪就的山路簡直和豎起的梯子差不多,道上是黑壓壓的人群,每走一步都覺得頭頂要和前邊人的腳跟相碰,每跨上一個臺階,腿就會不由自主地顫抖。有的扶巖而立,有的坐地大口喘息,走這樣陡峭危險的路段,說話也很費勁,無暇環(huán)顧風景,只顧低著頭,盯著腳下的路,斜腳走著S形,踉蹌前行,感覺每一步都沖擊著身體的極限。不攀登十八盤,理解不了什么艱苦、艱難和毅力的含義。爬泰山十八盤,最考驗和挑戰(zhàn)你的恒心和意志力。只有咬著牙一步一步勇敢地攀登,才能抵達至美的境界。
我們在劇烈的心跳中,氣喘吁吁地登上南天門,“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我陡然覺得,每位登泰山者都是石敢當:懷揣著信仰,不畏辛勞,自強不息,彰顯正氣凜然、當仁不讓的豪氣,挺拔起生命的高度和人生的純度。
責任編輯 曲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