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司雯雯 王延松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童貞、童樂、童技
——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研究
張洋 司雯雯 王延松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敦煌壁畫中所表現的一些兒童,充滿童貞、童稚,又擅長樂舞。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古代兒童樂舞發(fā)展的真實情況,詳細地描繪了兒童表演的精彩場面,這些圖像資料為研究古代兒童樂舞的發(fā)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敦煌壁畫;童貞;童子伎
由于少年兒童正處于迅速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生機蓬勃、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故許多對美好事物的描繪都與兒童相比。佛教中也不乏與兒童相關的故事。在敦煌壁畫中,描繪有許多古代兒童活動的場面;在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文獻中,也有許多關于當時兒童游戲的記載。壁畫的表演形式和內容均有不同:一者以表現現實生活為主;一者以宣傳佛法為主。
敦煌壁畫中所表現的一些兒童,充滿童貞、童稚,又擅長樂舞。這些壁畫中的兒童可以統稱為童子伎。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古代兒童樂舞發(fā)展的真實情況,詳細地描繪了兒童表演的精彩場面,這些圖像資料為研究古代兒童樂舞的發(fā)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高德祥將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從表演的不同形式分為三類:一為化生伎、二為百戲伎、三為經變伎。筆者認為,經變伎是敦煌壁畫中最常見的內容,故在下文論述中,依次為經變中的童子伎、化生童子伎以及百戲中的童子伎。
“經變”是指利用繪畫、文學藝術形式表現佛教經典。經變畫,也稱變相,即將佛經之文字內容,轉變成圖畫,有的畫在紙帛之上,更多的是畫在石窟壁上。在各種不同的經變畫中都反映了不同形式的樂舞,如“胡騰舞”、“胡旋舞”、“反彈琵琶舞”等,其中也有兒童樂舞。
敦蝗壁畫的經變畫中,繪有音樂內容的佛經有27部,其中最多的是“藥師經變”,莫高窟繪有64鋪。其次為“觀無量壽經變”,繪有62鋪。“阿彌陀經變”(即西方凈土變)37鋪。所謂有音樂內容,就是其中有樂隊和歌舞的場面。經變畫中繪有樂隊,最早見之于隋代,這以前音樂演奏都是單身獨奏的形式,自隋代就有小型樂隊合奏。進入初唐,出現有大型樂隊的經變畫,即220窟,有28人的樂隊,中間舞伎飛人。這個樂隊是莫高窟初唐壁畫中人數最多的一組。而且樂器繪制得精細,品種也是最多的。
變畫中所繪的樂隊形象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脅侍菩薩樂伎
(二)文殊、普賢經變樂伎
文殊和普賢都是釋迎生前弟子,因其地位重要,在繪制壁畫時,亦被列為偶像,成為洞窟常見的造像形式。他們的位置是佛盒兩側墻壁,或大門左右兩側,左邊畫普賢騎象,右邊畫文殊騎獅。
(三)禮佛樂隊
經變畫中,佛殿前沿兩邊排列的樂隊,稱為禮佛樂隊。由于經變畫大小不等,禮佛樂隊的規(guī)模、陣容也不相同。
(四)故事畫樂伎
佛經中的故事,巧妙地構圖,使人能理解,并有強烈的藝術個性,這是很了不起的藝術創(chuàng)作。
經變中的童子伎是源于民間的一種兒童歌舞,后被用于佛教之中,稱為“法樂童子伎”?!端鍟ひ魳分尽酚涊d:“帝即篤佛法,又制《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輸》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又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吹,設無遮大會則為之?!边@里明確地提出了“法樂童子伎”的稱謂,記錄了童子伎的表演形態(tài)——倚歌梵吹。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梁武帝時期,為了提倡佛教,擴大教義的宣傳,專門設立了童子伎,用以從事佛教宣傳活動。
淋醋的工藝流程包括:成熟醋醅、浸泡(加入炒米色、食鹽、傳淋付水)、傳淋、生醋,此階段涉及的傳統設備有淋池、大缸及炒色灶等,可用機械設備有不銹鋼泵、半自動化炒色鍋。
在對經典佛教思想宣傳的過程中,經變畫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童子伎作為其中的鮮明代表,既符合了佛教之教義,又與中國倫理道德的說教規(guī)范相一致,故敦煌經變畫中有許多是以童子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如在莫高窟4窟(五代)中的經變樂隊,是一組典型的兒童樂舞,其形式是:樂隊豎排,樂伎坐于仙草之中,持奏的樂器有笠笛、琵琶等,樂隊前面是兩個活潑雅趣的兒童,他們身著紅肯心,下穿短褲,騰踏跳躍,面對而舞,充分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歡樂雅趣的個性和特征,整個表演顯得熱烈歡快,情趣盎然。
在173窟(唐代)的經變圖中,反映了另一種風格的兒童樂舞形式,具有很強的寫實性。此樂隊為四樂伎組成,中間舞蹈者是一童子伎。樂隊的排列呈八字形,左、右兩邊各二人,坐于左邊的樂伎所演奏的樂器有琵琶、拍板,右邊樂伎演奏的樂器有豎笛、笙。舞伎是一名天真活潑的兒童,他身著長袖衫,下穿燈籠褲,腳穿黑色小皮靴,兩手揮動著長緘舞予一蓮花地毯之上,蒲灑飄逸的舞姿,細膩逼真的描給使人感到身臨其境,這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童子樂舞圖。
莫高窟第173窟(唐代)
佛教認為生命的誕生有四種方式,即卵生、胎生、濕生和化生。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四生篇·會名部》引《涅盤經》云:“依此生死,故有四生:依殼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潤而興曰濕,效然而現曰化,眾生所攝不過此四也。”丁福?!斗饘W大辭典》中解釋說:“化生,四生之一。謂依托無所,忽然而生者?!薄洞蟪肆x章》卷八:“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托,無而忽起,名曰化生?!?/p>
“化生”表現在壁畫中就是“花生”而已,并不是佛教中所說的“化生無依托”,而事實上是有依托。這依托就是佛教壁畫中象征著除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化”即“花”?!盎蛹俊币嗫芍^“花生童子伎”,即以為這些童子伎出脫于蓮花之中。
化生童子佛宮生,便得真珠綱里行,
耳邊唯聞念三寶,時時更聽樹相撐。
化生童子上金橋,五色云擎寶座搖,
合掌惟稱無量壽,八十億劫罪根消。
在經變畫中,在禮佛樂隊前面的蓮花池中,常有一群光身的兒童在水中嬉戲,這就是佛經所說的化生童子,表示一種純真無邪的生態(tài)現象,一般在這種場合都不持樂器。持樂器的化生童子樂伎,是在莫高窟第9窟,南壁下端(《勞度叉斗圣經變》之下)畫有兩朵大荷花,花瓣張開,里面坐著兩組樂伎,一組為夔摸、琵琶、拍板、豎笛,一組為拍板、豎笛。兩朵荷花并列,生動有趣。
莫高窟壁畫中的化生童子,現存最早的是北涼時的第268窟、272窟,其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直至西夏,化生綿延不絕。如西249窟西壁完媚中的化生坐蓮花上,半身裸體披巾,吹笛奏樂,合蓮花化生與伎樂為一身。北周432窟中心柱南、西、北向面下完壁化生,頭挽雙髻,稚氣十足。
初唐332窟阿彌陀三尊五十菩薩圖中,有一裸身童子盤腿而坐,左右各有一裸身童子在蓮中合掌而坐。這是化生童子畫在七寶池中的早期形式。其后,大多數化生童子都畫在蓮池中。在盛唐早期的第217窟北壁,在觀無量壽經變的西上角,畫二化生,為二裸體童子。一躬身施禮,又抬頭望佛;一屁股朝天,磕頭到地,情態(tài)生動,是完美的童子拜佛圖。
下圖為“生化童子樂伎”在敦煌壁畫樂伎中的分類。
敦煌壁畫樂伎分類表
百戲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于先秦時期,兩漢達到興盛,漢以后流傳久遠,歷經各個朝代傳演不衰。百戲內容包含甚廣,它是民間散樂、歌舞雜奏、雜技、角抵、幻術等藝術形式的總稱。
楊蔭瀏提出:“漢代的百戲,內容多種多樣。它里面飽含著許多與武術有著聯系的花樣,如比力、舉重、爬竿、弄丸、弄劍、走繩索、翻觔斗等;也包含著鳥獸魚蟲的扮演,人物故事的扮演等;有音樂、有歌、有舞、有動作,有時還應用著活動的布景,與戲曲相模仿?!眳轻摗|升認為:“百戲,又名散樂。它是雜技、歌舞及民間各種新的音樂技能的總稱?!崩顦s有寫到:“‘百戲’的名稱,始于漢代。它不是一種單一的藝術形式,而是混合了漢時雜樂和各種表演藝術技藝為一爐的綜合體。是民間散樂、歌舞雜奏、雜技、角抵、幻術等音樂藝術形式的總稱”。劉再生認為:“‘百戲’是我國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實際上包括雜技、武術、幻術、民間歌舞雜樂、雜耍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在表演中多伴有音樂的唱、奏,所以,百戲與音樂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p>
崔令欽《教坊記》中生動地描述了一個百戲中的童子伎:“于天津橋南設帳殿,酺三日,教坊一小兒筋斗絕倫,乃衣以繒采梳洗,雜于內伎中,少頃,緣長竿而上,倒立,尋復去手,久之,垂手抱竿,翻身而下?!蔽覀兛梢钥吹剑谝恍└唠y度的雜技表演中,童子伎是主要角色,他們驚險而又絕妙的技藝常常令人驚嘆不已。
敦煌壁畫中的百戲圖主要表現了童子伎的雜技表演。莫高窟156窟的《宋國夫人出行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百戲中的童子伎表演。途中有兩組樂隊,一為百戲伴奏,一為舞蹈伴奏。這幅出行圖的百戲場面使觀眾最有興趣。一個大力士,頭頂長竿,竿上有三童子,攀援其上,做各種動作,可見一千多年前雜技和今日者類同耳。
正是由于少年兒童所獨具有的童貞,他們的童樂、童技才被佛教藝術所器重。由于童子伎所獨具的藝術魅力,使得敦煌壁畫藝術錦上添花。
2015年4月底至5月初的敦煌之旅,令我大開眼界,更為我國璀璨的藝術精品所征服。被藝術震撼之余,回憶起陳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錄序》中所說∶“一時代之學術, 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 以研求問題, 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倍鼗筒娠L之余,更對自己的學術研究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認識:“敦煌學的豐富內容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多學科的、綜合的學術訓練, 你可以通過這一課程了解敦煌學的內涵, 在豐富歷史知識之余, 增進對宗教、藝術、文學、語言等多方面的了解, 或者進而利用敦煌文獻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p>
[1]王義芝,胡朝陽.敦煌古代兒童游戲初探[J].中國書畫,2007(8).
[2]高德祥.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J].中國音樂,1991(2).
[3]鄭汝中.敦煌壁畫樂伎[J].敦煌研究.1989(4).
[4]高德祥.敦煌壁畫中的童子伎[J].中國音樂,1991(2).
[5]楊琳.化生與摩侯羅的源流[J].中國歷史文物,2009(2).
[6]王重民,王慶菽,向達,周一良,啟功,曾毅公編.敦煌變文集(下冊)[M].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P485.
[7]鄭汝中.敦煌壁畫樂伎[J].敦煌研究,1989(4).
[8]楊雄.窟壁畫中的化生童子[J].敦煌研究.1988(3).
[9]楊鑒哲,百戲伎藝與戲曲關系研究, 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0(5).
[10]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124.
[11]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年增訂版:78.
[12]李榮有.漢畫像的音樂學研究[M].京華出版社,2001:139.
J0
A
張洋(1991-),女,陜西西安人,西安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藝術學理論及音樂教育方向研究;司雯雯(1989-),女,山東日照人,西安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藝術學理論及音樂教育方向研究;王延松(1970-),男,遼寧海城人,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藝術學理論、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等方向研究。
2014年陜西本科高校省級教學團隊——音樂教育學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