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明
中山路南端是太平路,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太平路興盛的標簽。未來,中山路也應和一步之遙的太平路一樣,重新找到屬于自己的輝煌。
打開一座城市的地圖,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街道,它們或長或短,或?qū)捇蛘?,共同?gòu)成了城市的整體框架。街道之于城市,就像是經(jīng)脈之于人體,有著重要的作用。每一條街道自建成之日起,便開始見證著城市的榮辱興衰。當然,它們中會有一些成為城市的名片或者代名詞,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寬窄巷子,濟南的芙蓉街,都是如此。青島的中山路,也是一條這樣的街道。
一條街曾經(jīng)的榮光
夏末的青島,已經(jīng)進入旅游黃金季的尾巴。中山路上的行人也是零零散散。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她的孩子邊走邊聊,“兒子,中山路是來青島的必逛之路。”五六歲的孩子顯然沒有明白“必逛”是什么意思,“媽媽,那什么是‘必逛???”“‘必逛說明它在青島很重要?!蹦贻p的母親解釋說。
就像年輕媽媽說的一樣,中山路在青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跋扔兄猩铰罚笥星鄭u城”這句俗語足以說明一切。這條建成于1901年的百年老街,緊鄰火車站,和著名的棧橋相連。在經(jīng)歷過德占時期和日占時期之后,于上世紀30年代達到了最為輝煌的年代。彼時的中山路,是眾多老字號的發(fā)源地,春和樓、亨得利、謙祥益等無不是從這里開始起步。聚集于此的百貨公司、食品商店和娛樂場所,為青島百姓提供了眾多購物和休閑選擇。在中山路的輻射下,海泊路鞋業(yè)一條街、天津路旅館一條街、濰縣路雜貨一條街,共同形成了中山路商業(yè)圈。
商業(yè)的繁榮,吸引了大批錢莊和銀行在此聚集。從1911年中山路上的首家銀行大清銀行青島分號成立之后,東萊銀行、明華銀行、交通銀行等先后在中山路附近開辦。那時的中山路是青島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被稱為青島華爾街。甚至它的金融榮光不僅僅局限青島,整個山東半島的金融業(yè)都在它的影響之下。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中山路的輝煌在青島都是其他任何一條街道無可比擬的。這種輝煌也印在了幾代青島人的腦海里。童謠就曾這樣唱道:“一二一,上街里,買鉛筆,買橡皮,再買一個泥老虎,咕嘎咕嘎兩毛五?!?/p>
看得見的落寞
然而,如今人們再談論起中山路的輝煌時,更多的存在于類似那位媽媽對孩子的講述中。
站在中山路北端的過街天橋上,你會發(fā)現(xiàn),和大部分現(xiàn)代化都市的街道相比,中山路已經(jīng)略顯擁擠。不太寬闊的街道上行駛著來往的車輛,街兩旁被各色廣告牌填充著。走下天橋,便是聲名在外的劈柴院。在很多網(wǎng)站的文章中,劈柴院是眾多吃貨推崇的必到小吃街之一。的確,劈柴院是繁華喧鬧的。各色小吃,特色海鮮,還有每家店鋪門前都會擺放的青島老酸奶,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站在劈柴院的門樓前往里看去,人頭攢動的小巷會讓人覺得繁華并未遠去。
但并非所有商家都有劈柴院一樣的高漲人氣。成立于1933年的青島國貨公司,和中山路一同享受過耀眼的榮光。節(jié)假日加上旅游季,本該是商場生意興隆的時候,但國貨大廈內(nèi),除了一樓一些鍋碗瓢盆的促銷活動帶來了一些人氣外,其他樓層的情形則不太樂觀。工作人員要么聊天,要么在盯著手機,甚至有的打起了哈欠。小李是某品牌服裝的導購,在這里工作已經(jīng)將近三年,她告訴記者,“我來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顧客很少?!?/p>
和國貨有著相同命運的還有位于中山路另一端的百盛。開端于1998年的百盛,是一度引領過青島消費的風向標,逛百盛也曾經(jīng)是青島人流行的休閑方式。如今,為了招攬顧客,不管是顯眼的外部墻體廣告還是內(nèi)部店面門口,都打出“17周年慶典優(yōu)惠”的宣傳口號,但商場內(nèi)部的顧客流量和其他紅火的商場相比,還是有些差距。
亨得利和春和樓是一直堅守在此的兩家老字號。青島亨得利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侯彥榮在談及營業(yè)現(xiàn)狀時表示,現(xiàn)在的中山路一直在走下坡路,消費力也在降低。和亨得利一街之隔的春和樓也遭遇著同樣的困境,接受記者采訪的孫經(jīng)理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經(jīng)營狀況遠不能和巔峰時期相比。
中山路,路在何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亨得利工作多年的侯書記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他認為中山路的今天是城市發(fā)展的結(jié)果。上世紀90年代,青島市發(fā)展重心發(fā)生變化,中山路的影響力隨之開始減弱。最重要的是,隨著城市版圖的不斷擴大變化,世代圍繞中山路居住的居民開始遷移,“現(xiàn)在附近居住的要么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要么就是外來務工人員。”接受采訪的劉先生就是在此生活了近30年之后,搬遷至東部的。周邊居民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山路的購買力。
中山路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新發(fā)展起來的城區(qū),配套設施更加完善,這些都是中山路無法比擬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停車問題。陪父母來百盛的劉先生每次都會選擇步行過來。不管是百盛和國貨,停車位過少已是限制它們發(fā)展的“先天不足”因素。所以,隨著其他商圈的逐步興起,市民有更好的購物選擇之后,中山路的競爭力就略顯單薄。
對于中山路如今的處境,人們并非漠不關心。“從感情上來,我還是很希望中山路和百盛能夠重新興盛的,雖然現(xiàn)在自己不再居住在這里,但是父母還在?!痹诖司幼×私?0年的劉先生說。而有著直接利益關系的企業(yè)則更加關心老街的發(fā)展,他們每年都會通過各種形式向上級提建議,這么多年從未間斷過。這些建議,政府的確有過反饋。區(qū)政府和市政府分別在1996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2年進行過五次改造,希望能夠重振中山路的榮耀。不難看出,對于中山路,個人、企業(yè)和政府,都是充滿著期待。
其實,中山路的遭遇并非個案,其他城市中,許多老街也都在波詭云譎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武漢的漢正街、深圳的布吉老街、濟南的普利街等都是如此。如何在新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需求新發(fā)展,是百年老街亟須解決的問題。而一些老街的表現(xiàn)則為探尋此類老街的發(fā)展提供了路徑。以深圳龍崗街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發(fā)展步入停滯不前的階段之后,為了適應消費能力的增長和購物人群結(jié)構(gòu)的變化,老街在自身重新定位的基礎上,對商業(yè)品牌進行了調(diào)整,一大批商業(yè)購物中心崛起,老街也在經(jīng)歷歷史浮沉之后迎來新的發(fā)展契機。而沈陽的太原街則一直是商賈興衰的傳奇之地,從最初“西四條街”,到“春日町”,再到如今的太原街,從上世紀30年代的商號集結(jié)地,到80年代的商業(yè)街,再到現(xiàn)如今的城市綜合體,太原街的每一次轉(zhuǎn)身都華麗而堅決。和龍崗街、太原街的“高大上”不同,杭州的小河直街在2007年重新開街之后,聚集了民間的米茶醬酒和傳統(tǒng)工藝等百業(yè)百技,但就是這種接地氣的店鋪的聚集,使小直街獲得“杭州味蕾”的美稱,成為這座城市著名的美食街。不難看出,適時的定位調(diào)整成為成就這些老街的重要因素。
具體到中山路,亨得利的侯彥榮也表示,目前限制中山路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定位不明確。從2012年開始的中山路歐陸風情區(qū)改造,就是為此做出的努力。發(fā)揮百年老街自身特點,從中尋找商機,在這座城市中找到別人不可替代的位置,應該是老街最好的歸宿。此外,顯而易見的銷售額增長也給商家們注入了強心劑。侯彥榮說“雖然不如以前那么景氣,但我們這幾年的銷售額其實一直是在穩(wěn)步增長的?!倍汉蜆堑膶O經(jīng)理也告訴記者,近幾年他們銷售額基本都是以每年近20%的速度在增長。
中山路南端是太平路,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太平路興盛的標簽。未來,中山路也應和一步之遙的太平路一樣,重新找到屬于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