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琴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應(yī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闭Z文實踐主要是語言實踐,即言語實踐。李海林在《言語教學論》中說:“語文能力這種非傳遞性和內(nèi)在性決定語文教學方法必須以言語的實踐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須有學生主體的操作實踐,才能最后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那么,如何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言語實踐”呢?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習得語言
古人有“感言、會意、得意忘言”之說,說的是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語言,進而理解含義,最后往往記住了文章寫的意思,卻忘記了文章具體的語言文字。但我們的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得意”,更要讓學生“得言”。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誰的本領(lǐng)大》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見風帶著帆,帆帶著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逼渲小跋瘛粯印钡木涫绞堑谝淮纬霈F(xiàn),教學時,教者在指導理解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模仿表達。以下是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步驟: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讀一讀這句話,想想它是一個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師: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船比作了箭。
師:你真會讀書!以往我們說的比喻句,只是說什么像什么。你來說一句:“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生1:成熟的蘋果像一只只紅燈籠。
生2:天上的星星像我們的眼睛。
生3:黃黃的稻子像金燦燦的金子。
……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看來,你們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再讀讀文中這個比喻句,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這個句子不僅說船像箭一樣,還說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
師:你真棒!句子中不僅有“像什么”,而且有“怎么樣”,讀起來更加生動具體了。如果你學會了這種表達方式,你的寫話作業(yè)肯定得五星!想不想試試?
生:(個個躍躍欲試)想!
師:我們先來玩?zhèn)€“句子接龍”的游戲。
(教者先后出示兩個句子:“盛開的桃花像_____一樣_____?!薄扒锾斓穆淙~像______一樣______?!睂W生在幾乎不用思考的情況下,便說出“盛開的桃花像朝霞一樣燦爛?!薄扒锾斓穆淙~像蝴蝶一樣在風中跳舞。”這樣美妙的句子。)
師:誰來挑戰(zhàn)更難的?出示句式:“________像________一樣________。”
生1: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樣眨呀眨的。
生2:長長的柳條像綠色的絲帶一樣漂亮。
生3:遠處的群山像海里的波浪一樣連綿起伏。
……
習得語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實踐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既要面向全體,又應(yīng)兼顧差異,既要有文本語言的直接引用,更要進行語言重組的表達,激活學生語言儲存,促進學生語言的內(nèi)化,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二、注重體驗,多方實踐感悟語言
實踐是主動的、有挑戰(zhàn)性的。對于閱讀教學而言,語言形式的“秘密”是語文課本中最大的寶藏。言語實踐,應(yīng)該成為挖掘“寶藏”的鋤頭,幫助學生體會言語的表達效果。
《秋姑娘的信》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它以童話的口吻講述了秋姑娘將對朋友們的關(guān)心寫在楓葉上,托秋風捎去的故事,揭示了動物們不同的過冬方式,表達了朋友之間純潔的友誼。句子表達的形式是相同的,前半句寫“一封寫給什么樣的誰”,后半句是秋姑娘對他們的囑咐。即使是剛?cè)雽W的孩子,對于這些句子的意思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最后,孩子們望著黑板上黏著的楓葉(用彩紙畫成的),眼里滿是期盼,我當然懂得他們的需要,這也是我想要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
師:瞧,還有這么多楓葉呢!一片片將要被秋風吹落了!
生1:老師,我也想用一片楓葉給好朋友寫信。
生2:我想用它給家鄉(xiāng)的爺爺奶奶寫封信。
生3:我想給快冬眠的大黑熊寫信。
……
師:喲,小朋友們都想學著秋姑娘給好朋友們寫信呀!那,你想寫些什么呢?(孩子們紛紛舉手,迫不及待想要發(fā)言。)別急,你啊,再好好思考一下,然后學著秋姑娘寫的信,把你對朋友或者親人的關(guān)心寫下來。
(孩子們經(jīng)過短暫的思考,個個奮筆疾書,課堂上一會兒便小手如林。)
師:誰想來念念自己寫的信?
生1:一封寫給家鄉(xiāng)的爺爺奶奶,囑咐他們冬天快來了,要多穿衣服,別著涼生病了。
生2:一封寫給要飛往南方的小燕子,讓它們一路上多注意安全。
生3:一封寫給遠方的小河,讓它冬天結(jié)出厚厚的冰,小朋友們要將冰面當溜冰場。
生4:一封寫給蠟梅花,冬天快到了,你做好開放的準備了嗎?
……
模仿文本的語言進行言語實踐,是低年級語文課堂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式。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語言的情感,體味語言的韻律,感知語言的魅力,探索語言的表達方式,并且模仿表達,從而形成較為豐富的語感。
三、激發(fā)想象,巧設(shè)平臺創(chuàng)造語言
“給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闭n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地方。語文課上打造的平臺應(yīng)該是言語實踐的平臺。
《水鄉(xiāng)歌》是一首兒童詩,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水多、船多、歌多的特點。整首詩內(nèi)容淺顯,先問后答,語言通俗易懂。學完課文,教者提問:“水鄉(xiāng)還有什么多?”生活在江南水鄉(xiāng)的孩子,自然熟知水鄉(xiāng)的樹多、橋多、花多、魚多……于是,一個個孩子便化身為小詩人:
水鄉(xiāng)什么多?樹多。千棵樹,萬棵樹,樹兒多了空氣好。
水鄉(xiāng)什么多?橋多。千座橋,萬座橋,座座橋兒通四方。
水鄉(xiāng)什么多?花多。千朵花,萬朵花,花兒朵朵笑開顏。
水鄉(xiāng)什么多?車多。千輛車,萬輛車,車兒帶我去旅游。
……
“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舞臺就成長。”這樣的言語實踐,是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求,他們沉浸于老師構(gòu)建的言語情境中,樂學、會說,每個人的智慧閃現(xiàn)著熠熠光芒,在言語的創(chuàng)造中逐步成長。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yīng)從語文的角度出發(fā),把活動指向言語實踐,激活言語的體驗,張揚言語個性,回歸語文本色,讓語文教學求是、崇實、鼎新,肩負起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言語生命的重任,讓言語生命的枝頭綴滿芬芳的花朵。
參考文獻:
趙勇.加強言語訓練 發(fā)展思維能力[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3(0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