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審美鑒賞與收藏評鑒

2015-12-16 14:52沈軍
中國美術(shù)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袈裟面容彩繪

中國古代雕塑對中華文明產(chǎn)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0月10日,在故宮博物院90周年大慶之際,作為院慶重頭戲之一的位于慈寧宮的雕塑館即將正式對外全面開放,為迎接這一盛世慶典,慈寧宮正殿展廳

雕塑薈萃館先期對外開放,此時,雕塑館內(nèi)人頭攢動,觀眾為精美絕倫的雕塑展品所折服……

故宮的雕塑館可以追溯到1958年,那一年,故宮博物院曾在奉先殿建成了我國博物館史上第一個專題性質(zhì)的雕塑館。通過歷代雕塑代表作原件與翻制模型的結(jié)合,雕塑館向公眾系統(tǒng)展示了我國古代雕塑的發(fā)展?fàn)顩r,這曾為研究者的進一步研究全面梳理出我國歷代雕塑藝術(shù)演變的重要資料。后來由于“破四舊”之風(fēng)愈演愈烈,而古代雕塑展品因多半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幾乎立刻被視為“封建糟粕”。在那些特定的歷史年代中,這些藝術(shù)瑰寶難以與時代氣息相融合。為了保證珍貴文物的安全,雕塑館中的文物被收回庫房保存,而這一存就是半個世紀(jì)。后來,然而在古代雕塑搬空之后,由于時代的緣由,故宮意外結(jié)緣了現(xiàn)代雕塑的精品力作——《收租院》,這對以文物展示為核心任務(wù)的故宮來說可謂是空前絕后。如果純粹從藝術(shù)的角度解讀,不啻為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這在藝術(shù)史上和故宮史上都是一次值得研究的現(xiàn)象。1966年5月23日,泥塑《收租院》在神武門城樓揭幕,后又移至故宮奉先殿繼續(xù)展出。為了配合展覽,1966年6月至7月,奉先殿“工”字形大殿被改為長方形。由于奉先殿前后殿打通,形成四方形大廳,展示面積增大,收租院泥塑群像擴容重做,制作單位包括天津工藝美院、中央美院、中央工藝美院、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廣州美術(shù)學(xué)院、北京電影學(xué)院、故宮博物院等,共一百余人,其中包括曾竹韶、司徒兆光、曹春生等著名雕塑家,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展品去向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80年代為迎接故宮建院60周年原雕塑館改作鐘表館開始對外開放,自此,曾經(jīng)的故宮雕塑館——奉先殿改陳鐘表后已有30余年,而新的雕塑館的設(shè)置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懸而未決。由于沒有開辟專門的展示場所,大部分時間,這些藝術(shù)瑰寶只能安靜地待在故宮的文物庫房里,很少有機會向世人展示,故宮所藏種類繁多的歷代雕塑作品只能通過齋宮“盛世唐風(fēng)——隋唐陶俑藝術(shù)展”等展覽偶爾與觀眾見面。為了充分利用藏品資源,故宮在內(nèi)閣大庫設(shè)置了修德寺白石造像專題展廳。由于條件有限及出于文物安全等方面的考慮,這個展廳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供研究機構(gòu)專業(yè)人員和藝術(shù)院校師生觀摩。有鑒于此,建立新的雕塑館的呼聲不斷,只是在等待選擇一合適的場所的機緣。

慈寧宮是明清皇太后的居所,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位于紫禁城內(nèi)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cè)。經(jīng)過幾年的大修小補,這里最終成了雕塑館的新址??梢杂脕碜鳛檎故究臻g的主要包括前殿、后殿和廊廡。院落總面積約3200平方米。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造型獨特、精美絕倫的具有較高歷史與文化研究價值的歷代雕塑,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雕塑史的縮影。本次中國古代雕塑的成體系的集中展示,在美術(shù)界和文博界也十分罕見,對于中國古代雕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此次雕塑館展示的主要內(nèi)容是故宮博物院院藏的四萬多件雕塑藏品中挑出的約433件各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雕塑精品,包括世俗類雕塑、佛教造像,古代陵墓雕刻等,按材質(zhì)分,有石、木、銅、鐵、金、銀、陶、瓷、泥、漆等。限于篇幅,本文尚不能逐一介紹其中的每一件作品,每一種材質(zhì)和工藝,但就其中大漆夾綸工藝以及這種以工藝制作的雕塑精品與慈寧宮雕塑館的淵源作一簡單介紹。

干漆夾纻工藝萌芽于戰(zhàn)國時期。而見于古代文獻最早的是東晉時期,著名雕塑家、畫家戴逵曾于招隱寺作夾芝行像五尊,時人稱這五尊造像和獅子國所進玉佛、顧愷之所作維摩詰像為“三絕”。延至北魏隋朝,到唐代佛教造像技術(shù)高度成熟,上承北朝,隋代遺風(fēng)的同時,繼續(xù)吸收外來藝術(shù),形成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唐代應(yīng)是夾纻漆像制作的高峰時期。

夾豬干漆工藝造像最重要的特點是重量輕、造型美、色澤鮮、耐酸堿、耐高溫、防潮防腐、堅固結(jié)實等。佛教盛行年代,每年的幾個特定時間一些寺廟都會將高大的佛像抬出寺外,接受各方信眾的朝拜,因此又稱“行像”,佛教造像不但是佛教的圣物,更是珍貴的藝術(shù)品。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般木雕佛像易受到自然力的侵蝕,不可避免的會開裂,變形,褪色,不能永久的保持佛像的藝術(shù)魅力。

夾芝漆器制作技藝主要有兩種:一是脫胎,即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生漆為粘劑,后用纻麻布(或綢布)在胚胎上逐層裱褙,待陰干后去原胎,經(jīng)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推光,最后施以各種裝飾紋樣,即成光亮如鏡、絢麗多彩的夾纻漆塑;另一是木胎或其他材料胎,以硬材為坯,不經(jīng)脫胎直接髹漆而成。夾纻漆器制作工藝十分復(fù)雜,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每件成品均須經(jīng)數(shù)十道工序。

雕塑薈萃館中的明金漆夾纻女官像(高153cm、寬54cm)在眾多的雕塑中較為引人注目,是本次展覽中唯一的夾纻雕塑。值得指出的是,夾纻造像一般都是佛像,而這件雕塑卻非佛像,關(guān)于這件雕塑的背景來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明代夾纻侍者傳世極少,藝術(shù)水準(zhǔn)極高者則少之又少,而且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個時代夾芝雕塑總量也很少,此像神態(tài)生動,線條流暢,比例恰當(dāng),除了冠、足等極小面積之外通體貼金,既顯得富麗堂皇,貴氣十足,又有一種高雅的感覺,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平,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shù)和服飾的珍貴資料。該文物入藏時間為1957年7月22日,1960年,由楊伯達、步連生、唐蘭組成的專家組從服飾、造型、工藝水平等方面,鑒定為一級,考慮到該文物手持物缺失,塑像上貼的金箔有些許剝落,在一級等級中又鑒定為乙等。

據(jù)檔案記載,該雕塑由國家文物局調(diào)撥,是沒收文物大盜岳彬的文物。然而,除了工藝精美以及獨特的干漆夾纻工藝之外,它也只是雕塑館中展示的眾多雕塑精品中的一件,它和它們本身和慈寧宮這座宮殿并沒有多大的關(guān)聯(lián),但有一批國寶級的雕塑精品不僅是大漆夾纻制造,而且原本就陳設(shè)在慈寧宮后殿(又稱大佛堂)之中,如果這批雕塑文物以原狀陳列的方式在雕塑館中展示,我想應(yīng)該比其他展品更具話題性,那么這批文物到底去哪里了呢?1973年3月27日,受洛陽白馬寺接待西哈努克親王的需要,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示,故宮慈寧宮大佛堂包括24尊干漆夾纻佛像在內(nèi)的全部文物被調(diào)撥至洛陽白馬寺,有的至今仍然陳列在那里。只是誰也不會想到40多年之后的今天,慈寧宮的大佛堂成為故宮雕塑館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專門用于陳列古代佛像,不禁令人感慨。面對時隔50多年方得恢復(fù)雕塑館,我們不禁會大膽假設(shè),24尊國寶級的夾纻佛像會不會回到它原先陳設(shè)的大佛堂,如果回來,它又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回來,這個問題恐怕會隨著雕塑館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成為每一個關(guān)心國寶命運的人揮之不去的疑問。國寶的命運我們現(xiàn)在或許還無法左右,不過我們可以先就這24尊夾芝佛像逐一介紹。

1.彌勒像

明代 內(nèi)地 夾纻 洛陽白馬寺天王殿

彌勒像,高約1米,為夾纻造像,圓頭長耳,耳廓下部貼于肩部,眉弓與鼻相連,眼睛幾乎瞇成一條曲線,嘴巴大張而含笑,眼角嘴角刻畫細膩,袒胸露腹,赤腳打坐,右手持念珠,搭于橫置的右腿膝蓋處,左手握布袋,手腳細膩柔軟,形象生動有趣。

2.三世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

明代內(nèi)地夾芝洛陽白馬寺大雄殿三世佛

正中主尊為釋迦牟尼佛,左手托缽,右手撫膝。造像通高2.25米,底座寬1.38米。釋.迦牟尼佛左側(cè)為藥師佛,亦名藥師琉璃光如來。其左手托缽,缽已不存,右手作手印。藥師佛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雙手施禪定印。釋迦牟尼像右側(cè)為阿彌陀佛,他主管西方極樂世界。造像通高2.25米,底座寬1.38米。

三世佛通體髹金,髻如覆甌,發(fā)如積栗,面如滿月。眉問白毫,閉目入定,胸部有卍字符,著上衣下裙,明顯的漢式寬大衣袍,像后皆有木雕山石,朵云支架,支架上置銅制大圓寶鏡作為釋迦牟尼佛頭光。寶座蓮瓣為仰蓮八層,最下為翻轉(zhuǎn)的荷葉,十分精致。造像身量縱橫相稱,周身骨節(jié)筋肉起落均勻,衣紋藏露折疊顯得非常自然,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yán)、圣潔、慈祥、恬靜之感。

3.韋陀

明代 內(nèi)地 夾纻 洛陽白馬寺大雄殿護法之一

韋陀天將,也稱韋天將軍,通座高2.75米,像高2.17米,底座寬1.03米,造像頭戴鳳盔,身披甲胄,胄纓頂植三刃,如古戟形,前后梁飾鳳首鳳尾,旁為鳳翅,鎖子甲系獅蠻帶,披飄幡瓔珞。合掌,以雙臂承金剛杵。足穿戰(zhàn)靴。此尊造像雖身著武將裝束,面容白皙英俊,顯得溫文爾雅。下承方形須彌臺座,臺座上枋下枋束腰處貼金卷草紋飾,上下裊雕刻肥厚的仰蓮瓣,瓣尖雕卷云紋。韋陀為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將之一,位居四天王三十二將領(lǐng)之首,被稱為護法神。唐釋道宣曾記載其事跡,以后被供奉于佛寺之中。

4.托塔天王

明代 內(nèi)地 夾纻 洛陽白馬寺大雄殿護法之二

托塔天王,彩繪描金,通座高2.71米,像高2.01米。長方臉,赭面瞪目,腮幫鼓起,鼻頭圓鼓,闊口緊抿,下巴兩個圓形鼓包,戴發(fā)箍,鏤花佛冠,耳飾圓環(huán),獸頭護膊上搭三角形圓背肩巾,胸飾護心鏡,縛擐甲,梳髻,鎖子甲系獅蠻帶,披飄幡瓔珞,右手執(zhí)戟,左手托塔,下生縛寬戰(zhàn)袍,足穿戰(zhàn)靴,兩腿邁開,“八”字站定,下承方形須彌臺座,臺座上枋下枋束腰處貼金卷草紋飾,上下裊雕刻肥厚的仰蓮瓣,瓣尖雕卷云紋。整個造像異常勇猛暴烈,造像身體勻稱,氣韻生動,與韋陀形成鮮明的對比。

5.金漆夾纻十八羅漢像

元代遺存 內(nèi)地 夾纻 洛陽白馬寺大雄殿東西兩側(cè)

十八尊羅漢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都是金漆夾纻工藝制作。其衣飾繁復(fù)細致,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同時也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

大殿東側(cè)羅漢有9尊:

(1)迦葉尊者

造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8米,怒目寬額,須眉濃黑,口作喝叱狀,左手持缽,一龍于缽中,騰空躍起,右手高舉,拈一火珠,盤右膝,左足踏地,坐于須彌座。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其上龍形紋飾于云彩之中翻騰,紋飾豐富多變,胸前衣紋行云流水,惜羅漢手中的缽、龍、火珠已佚。

(2)阿氏多尊者

造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8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狀,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雙手捧一軸經(jīng)文,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

(3)因揭陀尊者

像通高1.60米,底座寬0.98米,印堂寬曠,額中凸起,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袈裟上彩繪描金團花、云朵、卷草紋飾,復(fù)雜多變。左手托圓盤于胸,盤置山石,右手作扶持狀,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

(4)羅怙羅尊者

像通高1.61米,底座寬0.98米,面容呈褐色,須眉如積粟,亢眉瞪目作怒相,雙手置胸,握棒狀物,雙膝疊羅置,袈裟上彩繪龍紋、卷草等紋飾,活潑生動,坐于須彌座。

(5)戍博迦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寬0.98米,面容作中年狀,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雙手捧一函經(jīng)文,雙足下垂,坐于須彌臺座。

(6)迦理迦尊者

像通高1.56米,底座寬0.98米,面容作鍋黑狀,濃眉,虬髯如積粟,戴耳環(huán),二目圓睜含笑,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雙手抱獅,坐于須彌座。

(7)諾矩羅尊者

像通高1.59米,底座寬0.98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狀,目光向左注視,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右手抬起執(zhí)筆,左手作手印,手上放一函經(jīng)文,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

(8)迦諾迦跋厘惰者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寬0.96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狀,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袈裟上彩繪描金團花、卷草、釋迦牟尼佛像等紋飾,紋飾豐富多變,雙手合掌,夾一炷燃香于胸,香頭升起一縷煙云,云端現(xiàn)佛像一尊,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

(9)賓度羅跋羅惰者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7米,面容枯槁,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老人狀,閉目入定,左足下垂,左手撫膝,右足踏座上,右腕置右膝,手拈數(shù)珠,坐于須彌座。

大殿西側(cè)羅漢也有9尊:

(1)軍徒缽嘆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寬0.96米,面如枯木,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老人狀,右手拄龍杖,左手撫膝,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一獅位于座右側(cè),頭部左傾,兩眼大睜,斜對觀眾。

(2)注茶半托迦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5米,面容白皙,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青年狀,雙手捧一函經(jīng)文,盤雙膝坐于須彌座。

(3)那伽犀那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6米,瞪目凸額,須眉如積粟,面如重棗,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雙袖掩手抱如意一柄,垂雙足,坐于須彌座。

(4)伐那婆斯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7米,面容清癯,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老人狀,面有毛質(zhì)長眉,右手持竹杖,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

(5)半托迦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88米,面容白暫,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青年狀,二目微睜,右手執(zhí)塵尾坐掌中,盤長膝,坐于須彌座。

(6)伐者羅弗多羅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8米,面容作中年書生狀,頭戴兜,著上衣下裙,閉目入定,盤雙膝,坐于須彌座。

(7)蘇頻陀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9米,面容白皙,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青年狀,左手托缽,右手置胸作扶持狀,雙足下垂,坐于須彌座,手中缽已佚。

(8)跋陀羅尊者

像通高1.55米,底座寬0.96米,面容清癯,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老人狀,左手微招作手印,右手下垂作手印于胸,盤右膝,左手置右足上,上覆袈裟,坐于須彌座。

(9)迦諾迦伐磋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寬0.95米,面容白皙,削發(fā)光頂,著僧衣,披袈裟,彩繪描金,紋飾豐富多變,作青年狀,右手舉握,豎食指持法器于胸前,左手撫膝,雙足雙交下垂,坐于須彌座。

歷史證明,古代雕塑是一個國家、民族意識形態(tài)和歷史的標(biāo)志性的載體,中國古代雕塑作為與古代書畫并列的美術(shù)門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卻遠遠不及書畫,隨著雕塑館的成立,故宮還將進一步成立相關(guān)學(xué)術(shù)研究機構(gòu)——故宮博物院雕塑研究所,在制度創(chuàng)新的層面上,形成“一館一所”相結(jié)合,以“館”為展示傳播的媒介和載體,以“所”提供強大的學(xué)術(shù)和科研支撐,這將對進一步推動中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的研究和發(fā)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沈軍/博士,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中國城市雕塑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shè)指導(dǎo)委員會藝委會委員。)

猜你喜歡
袈裟面容彩繪
遺忘
盲人
快門風(fēng)景
真相
袈裟
八戒的悲催回憶錄
愛上別人
彩繪生活
佛祖的袈裟
彩繪是一種表現(xiàn)
独山县| 仁化县| 南部县| 平邑县| 泽库县| 中山市| 西乡县| 琼中| 浦江县| 沂水县| 湘潭县| 嘉鱼县| 菏泽市| 西乌珠穆沁旗| 威海市| 嫩江县| 杨浦区| 瓦房店市| 右玉县| 杂多县| 伊吾县| 武宁县| 余庆县| 永丰县| 尉犁县| 遵义县| 承德县| 苍梧县| 皋兰县| 汉寿县| 浪卡子县| 永州市| 炉霍县| 漳浦县| 茶陵县| 桐梓县| 海南省| 盐亭县| 峨眉山市| 罗定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