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16/ 第14版面/國際論壇 /作者:阮宗澤
前幾天,筆者應邀出席了土庫曼斯坦政府在其首都阿什哈巴德舉行的中立20周年紀念活動。每年12月12日的“中立日”是土庫曼斯坦第二個重要的國家節(jié)日,“中立”已成為土庫曼斯坦自由與獨立的象征。那么,土庫曼斯坦為什么選擇中立?20年后的今天,我們又應如何看待土庫曼斯坦這一中立地位?如何看待國際關系中的中立現象?
土庫曼斯坦選擇中立是由其國家利益決定的。土庫曼斯坦是位于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家。該國歷史漫長而復雜,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拉伯人等先后都建立過自己的政權。13世紀,土庫曼一支部族首領奧斯曼率領所屬數百人的部隊西征,建立了跨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庫曼與土耳其是“一個民族,兩個國家”。1881年,沙俄軍隊攻陷阿什哈巴德,1924年,土庫曼斯坦加入蘇聯,成為其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土庫曼斯坦宣告獨立。
獨立后,土庫曼斯坦封閉了近百年的國門打開。年輕的土庫曼斯坦面臨如何選擇自身發(fā)展道路的問題,畢竟無論在歷史還是現實中,由于錯誤選擇國家政策而卷入沖突與戰(zhàn)爭漩渦的先例比比皆是。為消除周邊國家的疑慮,土庫曼斯坦政府宣布,在政治上奉行中立,在經濟上奉行開放原則。
1993年,土庫曼斯坦首先在獨聯體框架內宣布自身為中立國。1995年12月12日,第50屆聯合國大會上,185個國家一致通過《關于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的決議》,其中25個國家為共同提案國。這使土庫曼斯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得到聯合國承認的中立國。同一天,土庫曼斯坦還通過另一重要文件——《關于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的土庫曼斯坦憲法,確定了國家永久中立的政治、經濟及人道主義基本原則。土庫曼斯坦強調,過去和現在本國都沒有任何歷史或領土方面的訴求,決定在國際關系中奉行中立政策,不參與任何國際軍事組織和國際軍事條約。
中立國地位使土庫曼斯坦超脫于各種沖突與競爭。同時,土庫曼斯坦還積極參與調解地區(qū)沖突,如在協調塔吉克和阿富汗內部沖突中發(fā)揮作用。聯合國中亞預防性外交區(qū)域中心于2007年在阿什哈巴德建立,進一步鞏固了土庫曼斯坦在國際上的中立形象,體現了一種中立的力量。
土庫曼斯坦的經濟建設和成就,與其中立道路的選擇相輔相成。土庫曼斯坦自獨立以來,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2014年其GDP增長10.3%。土庫曼斯坦從原料供應國轉變?yōu)榭焖侔l(fā)展的現代化工業(yè)國家,而且在“國家——為了人民”原則指導下,土政府大力改善人民生活,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給民眾免費提供鹽、水、天然氣和電的國家。
正如土庫曼斯坦總統(tǒng)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所言,成為中立國家是土庫曼斯坦在一張白紙上描繪自身發(fā)展道路的最佳方式。實踐證明,當時的決定不僅符合土庫曼斯坦的國家利益,也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精神。
土庫曼斯坦的中立模式引起其他國家的興趣。比如筆者就聽蒙古國學者表示,蒙古國對土庫曼斯坦的中立模式很感興趣并有意借鑒其有益做法。事實上,2015年9月7日,蒙古國總統(tǒng)額勒貝格道爾吉就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蒙古國要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外長普日布蘇倫表示,中立原則一直反映在蒙古國的外交政策中,蒙古國一直在積極實踐中立政策,只不過最近才公開宣布了要成為“永久中立國”而已。
蒙古國之前長期處于蘇聯的陰影下。在冷戰(zhàn)期間,蘇聯將蒙古國作為一緩沖地帶,在蒙古國駐軍,最多時超過5萬人,這讓蒙古國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大國對抗。蒙古國學者說,他們絕不希望這樣的情況重演。
反觀當今世界,冷戰(zhàn)雖已結束20多年了,但軍事聯盟作為冷戰(zhàn)的遺產并未消除,反而還有所加強。為了增加軍事同盟所謂的合法性,一些國家無中生有地制造沖突、制造對手,導致國際和地區(qū)形勢緊張。這顯然與當前全球化、共同安全的大潮背道而馳。
目前除“永久中立國”的典型代表瑞士和土庫曼斯坦外,奧地利、芬蘭、瑞典等一些國家也實行中立的外交政策??梢?,中立國雖然是少數,但在今天紛繁復雜、明槍暗劍的國際關系中,也演繹為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ㄗ髡呤侵袊鴩H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