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近幾年中考計算選擇題中,命題者往往在題干中設置了層層干擾條件,以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技能?,F就初中化學常見的隱含條件題型歸類例析如下:
一、反應物性質的隱含
例1將鐵屑溶于過量的鹽酸中,再滴加下列物質溶液時,一定會有沉淀生成的是
()。
A.AgNO3B.BaCl2
C.NaOHD.Na2CO3
簡析學生時常只考慮鐵屑與鹽酸反應,生成的FeCl2與AgNO3和NaOH都能形成沉淀,卻忽視了隱含的過量鹽酸,所以此題的答案只有A。
答案:A。
二、化學反應的隱含
例2將8 g SO3溶于92 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
A.8 %B.9.8%
C.10%D.6.2%
簡析本題常見錯誤選項為A,而題中隱含著化學反應SO3+H2OH2SO4,所得溶液的溶質是H2SO4而不是SO3。所以本題正確選項是B。
答案:B。
三、關鍵特征量的隱含
例3有KClO3和MnO2的混合物若干克,其中MnO2的質量分數為20%,加熱一段時間后,MnO2的質量分數上升為25%,則氯酸鉀分解的百分率是()。
A.25%B.20%
C.51.1%D.63.8%
簡析初看此題因為只給了兩個質量分數感到無從下手。但細分析出MnO2這一類特征量的隱含條件,此題就迎刃而解了。MnO2是催化劑,反應前后化學性質和質量均不改變。若設MnO2的質量為a g,原混合物的質量為a÷20%=5a g,這a g也是個關鍵特征量,它是放出氧氣的質量。再根據氧氣的質量求出分解的氯酸鉀的質量。設分解的氯酸鉀為x g。
2KClO3MnO2△2KCl+3O2↑
24596
xa
x=245a96
氯酸鉀分解的百分率
=245a96÷4a×100%=63.8%
四、計算數據的隱含
例4銅與木炭的混合物,在空氣中高溫煅燒,使其充分反應,冷卻到原溫,測知反應前后質量未變,則原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為()。
A.20%B.50%
C.80%D.64%
簡析此題為無數據計算題,依題意本題發(fā)生兩個化學反應:
C+O2CO2
2Cu+O22CuO
根據“煅燒前后固體質量相等”這一隱含條件,可知混合物中木炭的質量和生成的氧化銅中氧的質量相同。所以求銅占混合物的質量分數,只需計算出氧化銅中銅的質量分數即可。
w=CuCuO×100%=6480×100%=80%
故選項為C。
五、實驗事實的隱含
例5實驗室用氫氣還原m g CuO,當大部分固體變紅時,停止加熱,冷卻后稱得殘留固體質量為n g,共用去氫氣為w g,此時生成的水的質量是()。
A.89(m-n)gB.98(m-n)g
C.940w gD.9w g
簡析初看此題,既有已知失氧的量,又有消耗H2的量,考生會認為有兩個選項。這樣考生就被表面現象迷惑了,H2還原CuO生成Cu和H2O,依H2用量,由化學方程式可計算生成水為9w g,但是反應過程中,H2不僅是還原劑,還是保護氣,故在實驗過程中用去H2的質量不是參加化學反應的H2質量。所以選項只有B。
答案:B。
六、守恒關系的隱含
例6有Fe、Al、Zn、Mg金屬的混合物20 g,與5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把所得溶液蒸干,得固體為29.6 g,則稀硫酸的質量分數是()。
A.10%B.20%
C.19.6%D.22.4%
簡析此題若按常規(guī)法求解非常繁瑣,但隱含Fe、Al、Zn、Mg四種元素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生成的固體物質增加的量,則是SO2-4的質量。再通過H2SO4~SO2-4的關系求出溶質H2SO4的質量,從而求出稀H2SO4的質量分數為19.6%,故選項為C。
答案:C。
(收稿日期:201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