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氣”為文言審美之根本。古詩詞言簡意賅,短小精練,區(qū)區(qū)幾字,寥寥數(shù)言,全靠“氣”運轉(zhuǎn)其間。品詩經(jīng),濯濯樸素之氣;誦唐詩,洋洋涵容之氣;吟宋詞,涓涓婉約之氣?!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是志氣;“我欲問鼎天下,試問誰與爭鋒”是霸氣;“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是剛氣;“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是傲氣;“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骨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會產(chǎn)生不同的詩歌之氣。
“氣象”相生,以意象為基點進行提問。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的時候,心里所想、所感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狀的情緒,這種情緒到了一種非要表達不可的地步,可是卻無法用抽象的語言來表達,于是,采用了一種既直觀又妥帖的方法——使用意象。詩歌離不開意象,意象蘊含著情思,情思寄托在意象上面,可以說,詩歌之“氣”是和“意象”互相生成的。
李白《月下獨酌》是一首能夠詮釋“氣象”相生的詩歌,如果能夠以意象為基點進行提問,那么學生會從詩歌的“表層”語言過渡到“深層”氣蘊的領(lǐng)悟中。
李白這首詩取名“月下”和“獨酌”,可以說包含了李白一生的“摯愛”——酒和月。李白詩歌中酒和月這兩個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極高,因為這兩個意象都包含了一種感受,就是孤獨。李白窮其一生都在品味著孤獨、不得志的愁悶之苦。
可是,這首詩對于初中生來說,初讀時并未感覺到其中的“苦”,很多學生反而以為它是一首飄逸瀟灑、自得其樂之作。這真是個讓老師哭笑不得的“誤會”。
于是,在課堂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剖白”詩歌的“苦”,而是假意從“樂”這個誤會的起點開始設(shè)問,步步緊追,層層設(shè)套,提出問題。我根據(jù)詩歌中“月”和“酒”的意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浪漫的想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個“事件”給作者帶來了預想中的結(jié)果嗎?
第一個問題考查學生對前后幾句詩的理解。通過探究,學生發(fā)現(xiàn)了前一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中的一個關(guān)鍵詞“獨”,這個“獨”字,將李白的苦悶曝曬于日光之下,他多么渴望能有個知己來傾訴啊,可是剛剛送走賀知章,又剛剛知道玄宗沒有錄用自己,上書請還,離長安而去,只懷抱著自己擁有的月和酒。此行、此情、此景、此物、此心,這些悲苦可有知己一訴?但是,依照李白的性格,轉(zhuǎn)念一想,便產(chǎn)生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想法,浪漫而飛揚正是我們熟悉的李白啊。于是,學生對這兩句詩都有了清晰的認識。
接著討論后面幾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剛剛邀約了兩個朋友——月和影,可是一個“不解”我,一個“徒”隨我,不能讓詩人滿足,失落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李白終歸是李白啊,心念陡然一轉(zhuǎn),“暫伴”也是不錯的啊,行樂去吧,一個“樂”字初看好不瀟灑,可是細究那“樂”真能忘憂嗎?酒醒、月歸之后,恐怕是更深的愁苦吧。于是,學生對下一句“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那“分散”過后呈上心頭的越發(fā)凄涼的心境理解起來水到渠成。這句是典型的以“象”生悲情,言悲氣。
詩歌最后兩句“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中的“云漢”一個意象,如果能夠好好把握,同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上我和學生一同品味“云漢”的妙處。
關(guān)于“云漢”這個詞的品析,提問采用單刀直入式:“云漢”一詞妙在何處?
通過討論,我會引導學生得出以下一些“結(jié)論”:最后兩句詩將前文話鋒一轉(zhuǎn),表明現(xiàn)實的殘酷并不能壓制自己對理想的渴望,云漢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現(xiàn)實不可能壓制我,我可以去天際尋找自由。第二層意思是:云漢本身就象征著朝廷。這最后兩句詩真是絕妙之筆,表現(xiàn)了詩人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理,表現(xiàn)了不得志和不得已的心境,表現(xiàn)了尋樂和忘憂真真假假的情緒。是啊,這就是李白啊,是獨一無二、性格鮮明、“氣”質(zhì)特立獨行、“辨識度”極其高的李白!教學中,教師如果放過了“云漢”這一意象的精致品讀,就放棄了對李白這個詩人的整體氣質(zhì)的把握。李白的“氣”在整首詩中彰顯!顯而易見,倘若脫離了以“氣”為核心的提問,古詩詞教學課堂如一盤散沙。
古詩詞中除了物象外,人象和事象也不容忽視。所謂人象和事象,即用典。
李白的《行路難》中“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中的人象和事象有“姜太公受聘周文王”和“伊尹受聘前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教師可以用最簡潔的方式提問——此處用典的作用是什么?這樣的問題,直接而又簡單,讓學生馬上切入正題去尋找和探究。關(guān)于這兩句詩的用典,學生會憑借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回答問題。詩人往往借助古人之事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那么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句話的用意,學生便能體會當時詩人的心
境——盡管“行路難”但是詩人對未來是有信心的。教師將學生從“人象”和“事象”的故事中引向深入,學生對詩歌有深刻的理解和領(lǐng)悟。
參考文獻:
宋玉偉.淺談古詩詞課堂教學提問[J].現(xiàn)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3(0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