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生
摘要:本文依據課堂環(huán)境的“心理動力場理論”、“復雜系統(tǒng)理論”和翻轉課堂的相關理念,對當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課堂形態(tài)、師生關系、評價體系進行了反思,并提出只有創(chuàng)立良好的課堂生態(tài)系統(tǒng),加強職業(yè)英語教材建設,實施“概念型”英語教學法應對課堂危機。在教材、教法、評價、角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增效、增能,保障實現學生真正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才是解決課堂危機最根本的出路。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危機;挑戰(zhàn);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8-0234-02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技術進程的步伐加快和“自媒體”時代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超文本形式的出現,當下大學英語課堂已經發(fā)生了或正在發(fā)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學生對來自老師的有限的程序性知識和來自教科書靜態(tài)的陳述性知識乃至“眾隨一人”的師生關系,在態(tài)度上、行為上和情感上表現為誠惶誠恐、漠然無奈、消極抵制或我行我素。大學英語教師普遍感覺到伴隨著數字化時代成長起來的當今90后大學生“難教”、“難相處”;教師的身份、尊嚴面臨危機,情感、信念瀕臨崩潰。在當今大學生崇尚“快餐文化”和自媒體視域的語境下,面對學生敢于和善于逃課、拒教、拒考的現象和缺乏權威、缺乏活力的大學英語課堂危機的現實進行必要的反思,探究與時俱進、本土化、多模態(tài)化的新的英語教學法為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課題。
一、課堂危機的狀態(tài)及其成因
(一)課堂危機的表征
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拓展人生的視野和智慧。但目前,在許多高校,特別是一些高職院校,一種新的課堂形態(tài)悄然呈現:教師在講臺上熱情洋溢、不遺余力地展課件、講課文,可謂煞費苦心。而講臺下,學生玩手機,看iPhone,幾乎整體缺失課堂里應有的“眼球效應”和雙邊活動,理想無力、浮躁膚淺、糾結迷茫趨于常態(tài)。教師的講課演變成了“獨角戲”、“自娛自樂”。這樣的課堂危機,直接導致了被威脅、被漠視的教師身份的危機和對教師信念的惶恐與無奈。
(二)課堂危機狀態(tài)的成因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由于缺乏目標語環(huán)境,教材編寫的職業(yè)化定位淡薄,過于強調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形態(tài),沿襲語言分析而非語篇識解的教學方法,加之似曾相識、缺乏職業(yè)指向性的教學內容等都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果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英語應用能力差,自我效能感低。
1.心理懈怠。隨著大學英語學習評價體系發(fā)生變化,大學四、六級考試不再與畢業(yè)證和學位掛鉤,學生學習英語壓力變輕。受此影響,課堂缺乏活力在所難免。正是由于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和英語實用性的局限,學生英語學習缺乏持續(xù)的動力和投入,學生上了大學產生了懈怠心理。這種微妙的心理因素是誘發(fā)課堂危機的最主要的內部原因。
2.超文本文化的襲擾。在媒體發(fā)達的讀圖時代,便捷的網絡工具、豐富的網絡資源、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自主化的學習風格,學生學知識可通過各種途徑及平臺迅速獲取。有限的師源知識和海量的網絡知識之間巨大的差異是誘發(fā)課堂危機的外部原因。
3.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差強人意,改革滯后。大學英語以通用英語為主,有的內容甚至比高中英語還簡單。沒有符合現代學生身心特點的、具有國際視域的課程內容、教學環(huán)境,這是誘發(fā)課堂危機和教師身份危機的根本原因。
4.教師角色的定位不到位,教學方式陳舊、教學風格呆板?,F在的學生渴望建立“師生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追求“師生共同建構知識”。如果教師不關注學生的認知、思維等因素,后果只會使學生遠離課堂,藐視課堂,引發(fā)課堂危機。
5.其他原因。如課程資源不豐富、群體無意識心理、學生管理尷尬等。
二、反思
(一)教師的有效教學觀缺失
教學是一種意向性行為,應該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教必須保證學”、“教必須導致學”是”“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據此反思課堂危機中教師信念,不難發(fā)現:課堂教學中“保證效應”和“導致效應”的發(fā)育不良源于教師沒有準確領悟現代教學觀倡導的“教學是教師引發(fā)、維系、促進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核心理念。
(二)教學系統(tǒng)觀隱身遁形
由于大學英語教學本身是一個各種要素和主體不斷進行復雜交互作用的系統(tǒng)這一事實,語言教學在不同層次上都存在某種復雜系統(tǒng),教師從要素和主體間的動態(tài)交互作用出發(fā)理解和管理大學英語教育過程,通過共同活動而建立共享意義。
三、對策與預期
面對低效能、乏活力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增強使命感、緊迫感,除探究教學內容改革外,一直不懈地探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法,創(chuàng)建新時期下符合大學生心智特點、學習風格、職業(yè)訴求的新型的課堂教學形態(tài)。
(一)理論依據
1.課堂環(huán)境的“心理動力場”理論。課堂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場地,課堂環(huán)境直接制約教學過程。情感和認知密不可分,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和效果。通過“集體動力”,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習者在相互啟發(fā)的集體合作中擁有共同的內在動機,形成集體合力。
2.復雜系統(tǒng)理論。關注由持續(xù)流動的不同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及其隨時間發(fā)生的變換,具有動態(tài)性、非線性、開放性、自組織性以及適應性的特征。具體到教學實踐操作層面,包括三點:(1)堅持“增能”教學理念,實現師生主體系統(tǒng)的良性運作;(2)堅持合作學習模式,實現課堂系統(tǒng)的和諧運作;(3)建構學生學習支持網,保證教學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運作。
3.翻轉課堂。亦稱反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其理論基礎是教育界熟知的“掌握學習法”,是一種由教師創(chuàng)建音頻或視頻文件,學生在課下收聽或觀看,課堂上則進行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學生們共同完成作業(yè)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徹底顛覆了課堂的舊有模式,雖沒有跨越集體學習的藩籬,但彌補了掌握學習法教學時間不經濟,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難以區(qū)別對待以至于犧牲了優(yōu)質學生的學習速度等不足,讓學生真正能夠根據情況自主安排學習。創(chuàng)始人薩爾曼·可汗2011年在TED大會上做了翻轉課堂的演講,引爆了教育界的“翻轉革命”。
(二)實施“概念型”英語教學法
“概念型”英語教學法是本世紀外語教學中出現的最新流派,將教學分為五個階段:(1)解釋;(2)物化;(3)交際活動;(4)言語化;(5)內化。目前該方法開始成為國際外語教學研究的熱點。
1.“概念型”英語教學法的理論要點。一種教學法或教學流派的理論一般包括語言觀、習得觀和教學觀。除結構、功能和互動三種語言觀外,概念型教學法信奉社會文化理論提出的中介觀,即語言是個體從低級心理功能向高級心理功能轉化的最為重要的符號中介。語言習得觀關注語言習得的過程和學習環(huán)境。就教學內容而言,概念型教學法將語言概念作為外語教學的基本單位。就教學方式而言,概念型教學法主張采用顯性方式教授科學概念。同時,根據需要將二語與母語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兩種語言的異同。就教學評估而言,概念型教學法主張采用動態(tài)評估。評估內容不限于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習者超越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學習過程。
2.概念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與預期。(1)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學流派,倡導有理論指導的語言實踐活動,具有概括性和遷移性。它認為強調經驗規(guī)則的語法翻譯法或聽說法缺乏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而且缺乏語境;任務型教學法和交際法雖注重語境和真實性語料,但其語言實踐活動不具有概括性和遷移性。(2)重視概念性內容的教學,擯棄零散的知識,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化、科學的語法概念體系。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將一個概念分解成幾部分,零散地教授給學生,學生難以通過對比,形成系統(tǒng)的科學化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一旦學生擁有概念性的語言知識概念體系,他們就可以調整自身的語言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3)正視母語的中介作用,加強英漢互譯,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四級考試增加了翻譯分值,體現了母語是學習外語的重要的中介。如果教師輕易剝奪學習者運用母語自己學習的權利,那就忽視了外語與母語學習的本質差別。同時,幫助學生認識到:母語畢竟是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拐杖”,終究要“丟掉”。
四、結語
大學英語課堂危機的起因來自學生,他們對教師、教學、課堂、教材的不滿,促使教師反思、批判、顛覆、重構當下數字化信息時代的課堂文化。無論從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還是個人需求角度來看,都需要我們重視大學英語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介紹的概念型英語教學法仍在實踐探索階段,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法的某些不足,有效遏制課堂危機。高教改革呼喚具有時代元素的教學目的、內容、方法、途徑和模式,探索符合中國語境的、本土化的、人文化的、高效能的大學英語學習創(chuàng)新之路。
參考文獻:
[1]黃國君.大學英語課堂危機引發(fā)的思考及對策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03).
[2]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1).
[3]曹學慧.試論大學教學理論與方法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南昌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6,(01).
[4]徐國紅.分層教學理論在職高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10).
[5]王紅莉.利用先進教學理論和思想改革教法[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2,(03).
[6]江園.論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新教學理論與實際效果[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01).
[7]張褕.布盧姆“掌握學習”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