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蘇力
淺談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
程蘇力
目的 加強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發(fā)揮護理學的作用。方法 及時觀察病情,合理的護理方案。結果 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結論 增強了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臨床治愈效果佳。
上的消化道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現便是便血、嘔血以及程度不同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若是沒有進行妥當處理,會危及患者生命。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下面總結了相關的護理體會。
本組病人共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齡20~82歲,包括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13例,7例患者消化系腫瘤,16例患者消化性潰瘍,這些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便血、嘔血以及休克情況。通過護理和治療,其中20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好轉、2例患者自動出院、3例患者轉外科手術、還有1例患者病情惡化出現了死亡。
2.1 觀察全身癥狀 患者的癥狀和出血量以及速度的快慢有著直接關系,若是出血較慢并且失血量在400毫升以下時,可能不會出現癥狀,若是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并且出血的速度比較快時,那么很容易出現心悸、頭昏、煩躁、口渴的情況,并且收縮壓會達到90mmHg以下,心率每分鐘達到100次左右。當患者在8小時內出血量超過1000毫升,那么表現則是面色蒼白、心悸、出冷汗、尿量減少、脈搏弱,并且心率每分鐘會在120次以上,收縮壓則在80mmHg下,甚至測不出。由于外周血管收縮和血液灌注不足,皮膚濕冷,出現紫灰花斑或者整體灰白色,在施壓后還長久無法恢復,體表的靜脈會出現塌陷。病人會感到比較疲乏,精神萎靡或者煩躁不安,若是情況嚴重,可能會反應遲鈍和意識模糊。
2.2 觀察嘔血、便血性質、量及次數 可估計出血量,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出現黑便表明出血量要在50~70ml以上,胃內積血達250~300ml時可引起嘔血。嘔血呈鮮紅色或血塊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如呈咖啡色,則表明血液在胃內停留時間長,經胃酸作用形成正鐵血紅素所致。黑便呈柏油樣是由于血紅蛋白中鐵與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鐵所致,若是出血量比較大并且速度較快,那么大便可能是暗紅色甚至是鮮紅色。
2.3 觀察尿量 尿量能夠將腎出血或者全身循環(huán)情況反映出來,這便要求必須對24小時的出入量進行科學觀察。
2.4 觀察發(fā)熱情況 失血者的體溫往往會比較低或者不正常,在休克糾正后,患者可能出現低熱或者中度熱的情況,體溫一般會小于或者等于38.5攝氏度,可以持續(xù)3天到5天。因為循環(huán)血容量的降低,發(fā)熱機制可能會減少,容易出現急性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從而導致體溫調節(jié)中樞出現功能障礙。若是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上,那么必須考慮出血后是不是出現了感染,若是體溫一直不退或者退熱后又不上升,那么則需要考慮是不是出現了再出血。
2.5 觀察有無再出血跡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經常會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若是控制出血后還應該對其進行觀察,看是不是出現了再次出血,若是患者反復的出現黑便或者嘔血,顏色從以往的暗黑變成了暗紅,甚至嘔血顏色是鮮紅,脈搏和血壓不夠穩(wěn),那么則出現了再出血的情況。
3.1 休息和體位 輕者臥床休息,以減輕因缺血所致的心臟負擔,可下床上廁所。重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可采取平臥式或下肢抬高30°,以保證腦部供血。嘔血時頭側向一邊,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予氧氣吸入。
3.2 補充血容量 用大號針頭輸液,以備輸血時用,為及早糾正血容量應建立兩條輸液通道,必要時做中心靜脈壓測定。輸液開始宜快,要求1~3h內輸入缺血量的1/3~1/4,待補足血容量后應密切觀察,防止輸液過快過多而發(fā)生急性肺水腫。
3.3 及時配血交叉及做好術前準備 按醫(yī)囑給予止血藥與制酸劑。對肝病病人忌用嗎啡、巴比妥類藥物。
3.4 心理護理 病人出血時醫(yī)院應該安排專人進行護理,若是病人或者家屬看到嘔血的情況,那么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緊張或者擔心的心理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及時的進行嘔吐物的清理,對于病人的護理應該周到和耐心,做好心理疏導工作,醫(yī)護人員對待病人時應該親切和從容,操作時應該冷靜沉著,這樣能夠給患者和家屬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負面心理,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給治療更好的進行奠定基礎。
3.5 飲食護理 若是病人出血較多,并且伴有嘔吐和惡心時,需要禁食,出血量比較少時可以吃一些清淡和溫良的流質,這樣能夠幫助潰瘍更快的愈合。出血停止1~2天可給予少量流質,3~5天后如未再出血可給予半流質飲食,避免食堅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如堅果、濃茶、咖啡等。
3.6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進行插管前應該進行檢查,看是不是存在漏氣的情況,插管時還必須對患者的神志和面色進行觀察,并且插管結束后,應該確保胃氣囊壓力是200ml,食管氣囊壓力為100ml,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
放置三腔管氣囊壓迫時間不超過48h,每隔12h氣囊放氣5~10min,避免出現食道胃底粘膜出現壞死或者腐爛的情況,若是進行了48小時的氣囊壓迫胃管內還有鮮紅血液,那么直接說明了氣囊壓迫止血是沒有效果的,需要及時將這種情況通知給相關醫(yī)生。
在氣囊注氣牽引時,如病人發(fā)生呼吸困難,要立即放松牽引和抽出食管氣囊內空氣,如發(fā)生嚴重呼吸困難或窒息,應立即剪段二囊管。
出血停止48~72h后,可以考慮將插管拔除,在拔除前需要將氣囊中的空氣完全抽去,并繼續(xù)進行12個小時的觀察,若是發(fā)現沒有繼續(xù)出血,那么需要在吞服30到50毫升石蠟油后將管道拔除,避免因為血塊粘滯,將粘膜拉破從而導致再次出血情況出現。
3.7 健康指導 幫助病人和家屬掌握有關疾病的病因和誘因、預防、治療和護理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持樂觀的情緒,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誡戒煙酒,并避免過饑或暴飲暴食,遵醫(yī)囑服用藥物,病人及家屬應學會早期識別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立即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嘔吐時取側臥位以免誤吸;立即送醫(yī)院治療。慢性病者應定期門診隨訪。
[1]唐桂珍,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6,5(9): 1058-1059.
[2]武煥第,仲英琦.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 [J].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7,14(5),648-649.
[3]彭習蘭.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1-273.
[4]卜愛,陳建婷.奧曲肽、垂體后葉素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療效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3,19(1),135-136.
[5]陳妤,田虹,黃曉麗,等.肝硬化合并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4,35(2),278-273.
作者單位:130012吉林省長春市高新區(qū)新農合管理辦公室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