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榮
摘要:中職計算機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隨著科技和經濟地發(fā)展,計算機應用領域涉及生產生活發(fā)展地方方面面,因此,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是中職計算機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創(chuàng)建教學氛圍、提高教師素質、選用教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 提高效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09
隨著信息科技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的應用領域涉及方方面面,人們生產、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因此,熟悉并學會應用計算機是一項基本的素質。中專學校計算機課程是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而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課程。一直以來,加強計算機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計算機重點強調的問題。
一、創(chuàng)建和諧的教學氣氛
營造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中屢遭挫敗,對課堂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愉悅,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協(xié)作能力。
因此,教師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如何教學才能被他們接受,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只有把師生關系處理好了,師生之間友好相處,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溝通,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形成和諧的教學氣氛。
二、提高教師的素質
對學生行使各項管理、提高學生素質,其任務最終還要落在教師身上。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對學生實施各項管理及素質教育的好壞。21世紀所需要的教師素質,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質、敬崗愛業(yè)的職業(yè)道德,也要求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接受培訓,充實和更新知識,提高專業(yè)水平和能力,成為教書育人的專家和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高級人才。現(xiàn)代科學的突飛猛進為教育的發(fā)展和質量提高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同時,也為未來的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ヂ?lián)網的開通、多媒體的應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網絡的構建等都意味著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上,不再局限于學校內,也不再僅僅通過教師和書本,而是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來獲得知識。這也意味著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而教師的角色變?yōu)橄驅АV袑S嬎銠C教師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去開發(fā)學生的智能而且要更多地致力于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學生身上的潛在創(chuàng)造性品質,以及激勵并促進學生在道德、情感、判斷能力和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三、合理選用和使用教材,注重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計算機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教師要注意選取內容新、實用性強的教材,并做到適時更新。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要求和就業(yè)的特點,開發(fā)校本教材,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教學內容。教師需準確把握教材的深度、廣度,讓學生學得懂、夠用、實用、能用。應當注重社會實效性和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和個性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找準切入點,學到實用的知識。
教師在備課中“備學生”這一步非常重要,必須對一節(jié)課全盤考慮,做好安排。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與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和諧的共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同時應重視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結合,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和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針對課程的不同情況采用任務驅動法、btec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生動靈活地表現(xiàn)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技術為教學環(huán)境的教學模式
時代的發(fā)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重于“教”,目的在于體現(xiàn)“教育應滿足社會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之需求”,體現(xiàn)“順應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多媒體技術為教學提供交互式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里用文字和語言難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學課件可以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既明了又生動形象。其次,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聽、能看、能動手操作以及進行討論、交流的環(huán)境,可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五、恰當?shù)剡x用教學方法
教師課上使用的教學方法應該符合教材特點、學生特點,并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科不同、學生水平不同、知識的形狀也不同、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方法。比如,當學生對教學內容了解不多,學習不夠主動積極時,教師要善于提出有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講到全課關鍵性問題時,教師要通過一定方式引導全班學生精神集中,全神貫注,力求使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如果有些問題學生難以理解,要采取通俗形象的語言進行類比分析,輔以生動活潑的直觀教學,為學生理解知識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當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大家針對某些計算機技能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互相交流分享思想,探索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師生單向交流的教學模式,變?yōu)閷W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大家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促進其良好智力品質的發(fā)展,而且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的力量要大于個人,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賀卡、圖畫、自檢書等;舉辦全校范圍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網頁制作、動畫制作等比賽??傮w來說,一節(jié)課不能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才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靈活性、實踐性、綜合設計性強的特點。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師需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大膽進行教學設計與改革,精心準備實踐內容,鼓勵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同步做好過程管理和評價工作,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貞志.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五法[J].安徽文學,2008(5).
[2]羅賢剛.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研究[J].新課程(上),2012(2).
[3]馬亮明.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之我見[J].華章,2010(9).
[4]張相洋.談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J].信息與電腦,2010(10).
(責編 張景賢)